回到开封,展昭先将事情的前因后果报知包拯,因着事涉怪力乱神,不好对官家明言,只得商定以“陇县之行无甚斩获,姚家与姚美人出逃案无关”的托辞先行应对皇上。
仁宗对此事倒也了了,他的怒气只是在获知姚美人出逃的那一刻沸反盈天,经过这么些日子的消磨,已然有了明显回落,再加上正宠幸张贵妃,对姚美人一案就多少有些不那么挂心,下令开封府全力追查便是,连期限都不曾限定。
皇上这头虽然没有施加压力,开封府一干人的心中大石却不曾有片刻放下过,尤其是包拯,忧心忡忡至夜不能寐,向展昭公孙策道“听闻那姚美人是在宫中无故身死,魂魄尽散难道说皇城宫苑竟深藏妖孽倘若听之任之,焉知不会伤及天子”
一连几日,计无所出,眉心的川字深如刻凿,这一日入朝议事,散朝时李太后遣人相请,说是有上好贡茶,邀包拯同享。
自狸猫换太子一案之后,包拯便是李太后的座上宾其它朝臣看在眼中,虽是心中嫉妒,却也不好说什么,任你再小心眼呢,也不得不服气使得李氏由破窑寒妇而至当朝太后,这是多大的功劳天天烧香供着都不过分,奉为座上客实属应当。
包拯同李太后品茶之暇,忽的就生出一计来,回至府中,尚未坐定便急令人请展昭公孙策议事,开门见山道出用意“展护卫,本府想让端木姑娘入宫。”
想来想去,天子身侧若果有妖孽,任你派多少禁军侍卫,终是肉眼凡胎,起不到什么作用,若是送一堆和尚道士入宫去,皇上以为你脑子有病不说,朝野内外也势必议论纷纷,为免打草惊蛇,送端木翠入宫自是再好不过了目标小、能耐大、低调不张扬、收妖经验丰富,所谓端木上场,一个顶俩。
展昭一怔,一时间竟不知如何作答,愣了片刻,语气颇为踌躇“端木的法力失去大半,大不如前,属下担心”
包拯惊讶之余,看向公孙策“不是说这丫头穿墙过户毫不费力么如今她的法力究竟恢复至几成了”
这里,包大人显然是混淆了法力同法咒的概念了,即便不是神仙,只要能施展道术法咒,也能够降服小鬼,荡平菜鸟小魔头,民间不是流传很多游方道士画符捉鬼的故事么,聊斋中还记载某个书生向道士学艺念咒穿墙的故事,可见法咒一节,只要有心有力进对师门,凡夫俗子亦可施为。
可是对付棘手的魔头妖怪之时,法咒威力如同隔靴搔痒,皆因这些魔怪亦精通咒术,两相抵消,以力论高下,端木翠身为细花流门主之时,收妖降魔,靠的多是法力。
况且这丫头之前仗着法力高超,咒术的背诵可谓一塌糊涂,公孙策只看到她穿墙过户毫不费力,可没有看到她背后的辛苦因为背错了符咒,脑袋上不知道撞了多少包。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了,为啥展护卫说“端木的法力失去大半,大不如前”,而不是法力尽失呢难道她的法力有恢复的迹象
对此,我们的回答是然也不尽然也。
打个比方,用完了的蓄电池,你放一段时间,说不定在某个时刻,某个场合,它还忽然能发挥一下余热端木翠的法力目前正在这个状态上逡巡。
和包大人谈过之后,展昭和公孙策决定去端木翠那走一趟好端端的,你要把人送进宫去,可不得跟当事人知会一声人家端木姑娘乐不乐意还不一定呢。
这当儿,刘婶出外买菜未归,端木翠在水缸边练法自从她发现自己还有些残存的法力,且这些法力时灵时不灵之后,她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热衷于法力的修炼。
院子里还有一位客人,开封府的四大校尉之一,张龙。
此时此刻,他坐在花坛的边边沿上,出神地看着光秃秃不长一物的坛土,忍不住问道“端木姐,这木棉树,究竟什么时候能长出来”
“该长出来时就长出来了。”端木翠一心二用,“起”
“起”字不是对张龙说的,是对水缸里的一条鱼说的。
端木翠不沾荤腥,按理讲水缸里应该养点海带海草什么的,之所以有鱼,是因为展护卫经常过来吃饭大厨刘婶自然不会亏待他,鸡鸭鱼肉,时不时饲弄点精细的菜色奉上。端木翠和展昭一起吃饭的场面是道风景展昭那边是鱼肉羹汤,端木翠是白粥馒头素馅的包子,每次共餐,俨然都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鲜明对立,好在这粗神经的姑娘暂时心心念念法力的修炼问题,没太注意饮食有别,等她将来回过神来掩面展护卫的荤食时代差不多也就终结了。
现在她正跟鱼铆劲儿,“起”字音落,那条鱼哗啦一声脱水而出,嘴巴一张一合,在半空挣扎着摇尾巴,水珠四下溅开,端木翠首当其冲,弄的满脸都是。
不过惊喜大于恼怒,端木翠瞪大眼睛看着那条鱼儿,待到此鱼接近脱氧边缘时,她才笑嘻嘻放人家入水。
入水不到半柱夫,她又把人家折腾起来了。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