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了一番本地农业产能提升后在亡灵指导下“开发”出来的新鲜美食,没发现自己已经歪楼的威尔女士又热心地介绍起广播台推出的几部广播剧,并大方地借出收音机和耳机,让两位肯亚来的客人感受一番广播剧的魅力。
次日,客轮抵达纽因镇,威尔女士与哈林顿太太母女、佣兵贾斯帕一块儿下船时,哈尔的堂妹已经跟威尔女士混成了密友;双方约定写信保持联系,哈尔的堂妹才依依不舍地上了市政厅安排来接她们的马车。
挥手送别刚认识的密友,到马车驶出纽因镇码头、彻底看不见了,威尔女士才忍不住有些害羞地捂脸……她活到这个年纪,还是第一次对别人说这么多的话。
“希望她们不要觉得我过于聒噪才好。”
威尔女士惴惴不安地担心着能不能收到信件,招手叫了辆马车。
坐公共马车也能抵达她家住的乡下,但既然她这次回老家需要让家人重视并接受她的意见,那么多花点儿钱租辆马车、稍微摆一下排场就很有必要。
坐在市政厅马车上离开的小堂妹,在看不到挥手送别她们的威尔女士后,忍不住对母亲道:“妈妈,虽然威尔只比我大几岁,可她真是了不起,能懂得那么多的东西。”
“既然你喜欢她,那就多给她写信,也学一学人家的优点。”哈林顿太太拍了下女儿的手背,感慨地道,“哈尔能让这种聪明能干的文员小姐如此推崇……这些年里,看来你的堂兄也成长了不少。”
数小时后,马车驶进因纳得立城。
一直马不停蹄地赶路、路过阿德勒领时也没有下船看看本地风情的哈林顿太太母女,好奇地拉开车窗,往外打量。
因纳得立城建成不到百年,沿街建筑(相对于历史比较久的城市来说)比较新,路面也较为宽敞(巴特莱斯家的祖先成为本地领主时已经有气动车了,城市建设时便比传统的、只考虑马车的城市路面更宽)。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让哈林顿太太惊诧的事——肯亚帝国南部也有不少新城,与那些新城相比,因纳得立城并不显得特别出色。
让哈林顿太太惊诧的,是街面整洁得过分,简直像是哪位贵族人家的庭院一样——明明是刚进城门的外城区域,按理来说应当是一座城市环境最糟糕的地方,路边居然看不到堆积的垃圾,沿街建筑的墙体上也看不到丝毫尿渍。
母女俩正新奇地朝外打量,远远看见有个穿着黄色马甲的老人提着长长的火钳和撮箕从路边巷子里出来。
这个满脸皱纹、微微佝偻着背的老人低头打量了下四周,径直朝一片落在马路牙子旁边的树叶走去,熟练地将树叶夹进撮箕内。
哈林顿太太的女儿惊奇地道:“快看,妈妈,那里居然有个专门捡树叶的人?”
驾着马车来接典狱长家属的合同工好笑地回头:“不是的,小姐,那是民政司环保局的环卫工人,他们的工作是保证自己负责的区域干净整洁,所以才会捡走掉落的树叶。”
哈林顿太太呆了呆,惊叹地道:“居然是这样,难怪了,以前我们家还住在肯亚北方的大城市时,也没有像这里这么干净的。”
“可不是呢?”合同工自豪地道,“咱们因纳得立全领有三千多个环卫工人,市政厅每年要拨付三万多的金币投入到各个城镇的环境卫生改善上,随便去到哪座镇子,都跟城里是一样的。”
哈林顿太太大吃一惊:“三万多金币?!就为了清扫街道??”
“我的天,这儿的领主大人是有多么爱干净啊?”年轻的女儿震惊得连连咋舌。
合同工自然地道:“大家生活的街区干干净净的当然是好事,但花这么多的钱也不仅仅只是为了这个。三千多个环卫工人呢,每个人只要干满一年都能领到十三个月的薪水,年薪就有十个金币了,就能让三千个家庭得到最起码的生活保障了,这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哈林顿太太呆滞地看着车厢前方驾驶马车的合同工。
这位青年男性穿着布料结实的深蓝色工作服(劳保服),脸和脖子、双臂晒得黝黑,手上满是老茧,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位有地位的绅士。
哈林顿太太缓缓抬起手,捂住嘴。
一位偶然在客轮中遇到的文员小姐,就能对高级官员的功绩、本地领主的政策、以及全领的物价如数家珍。
一位干着车夫活计的工人,就能说出让她这位曾经的资产贵族富商夫人、玛克斯韦尔家的太太震撼无比的、充满智慧的话。
——居然能在这种到处是人才的政权里混出头,她那个在她记忆里只会惹是生非的侄子,这些年到底经历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