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她三岁半(老胡十八)_144、144(2 / 2)_小地精她三岁半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144、144(2 / 2)

“可咱们西瓜苗等不到割麦子啊。”

农人们你一言我一语,抱怨归抱怨,可都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只能想办法挽救。当然,因为迷信幺妹的“小福星”神话,他们压根没怀疑过她会不会说错。

当天下午,大队部召开紧急讨论会,决定按照幺妹说的搭架子。先在每一横排豆苗的两段插两根牢固的竹竿,竹竿绑上麻绳,绷得紧紧的,中间再间或插几根竹竿进去,固定绳子和松紧度,每隔二十公分绷一道麻绳,一直绷到一米五。

田间地头的本来就狭窄,还要多出这么多精细活,社员们真是提着十二分小心,蹑手蹑脚钻来钻去,钻的过程中又发现豌豆叶子上居然生了绣病……这下,大家都忍不住怨声载道了。

其他生产队本来还羡慕他们能搞经济作物,以为今年肯定又要像几年前赚得盆满钵满,尤其是种了这么多闻所未闻的“外国豌豆”,怕是要打个漂亮的翻身仗嘞!

谁知道这才几天,他们就引枝上架除锈病,腊月里别的队都在忙着分粮食分钱,唯独他们在地里瞎折腾,这不自找的吗?原本羡慕的也不说话了,都等着看笑话。

说不定呀,白忙活几个月,颗粒无收。

本来,按理来说大家都是种地的,彼此之间不至于这么大敌意,更该惺惺相惜才对。可牛屎沟因为被段部长亲自照顾,给批了那么多的瓜田指标,一百亩呢!

附近几个生产队就开始蠢蠢欲动,谁不知道他们那年种西瓜挣了多少,现在一百亩的指标啊,他们就是一颗粮食不种也能丰衣足食了!于是寻思着上门找崔建国商量,能不能匀几个指标给他们,每个生产队但凡能拿到几亩西瓜指标,这一年的钱就得多出不老少少呢!

谁知崔建国不是张爱国,张爱国当政的时候,西瓜籽儿西瓜苗只要有人买,钱能给到位,他都会卖,甚至偷偷背着社员卖,中饱私囊

可崔建国是个老古板,死脑筋,放着大把的钱不挣,就是不匀指标。挡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这不就得罪别的生产队了吗?

于是,他们整地平土准备种豌豆的时候,上游村子就开始不配合了。趁他们用水最紧张那几天,故意把水截断,截到自个儿坝里,让牛屎沟无水可用,跑大老远背水来灌溉,增加了许多人力和时间支出。等豌豆苗发出来,要开始控制水份的时候,上游又把半坝水“哗啦啦”的往下放,要不是那晚崔老头睡不着去豌豆地里转悠,好几亩豌豆不就让水淹了?冲走了?

这接二连三使绊子,两个队就闹开了,从祖上三代的恩怨情仇扯起,势必要来一场村民武斗会!

要不是公社找来两个队的领导谈判,今年牛屎沟就要倒大霉了。所以,你说他们能不恨上游生产队?

彼此仇恨得恨不能吃了对方的肉呢!有笑话看那真是赏心悦目啊,天天有别的队在半山坡上讲怪话,就等着看牛屎沟怎么失败。

可惜,他们没等来牛屎沟的失败,却等来一个巨大无比的好消息——崔建国家不止闺女考上大学,居然连侄女也考上燕京大学啦!这可是石兰省八个录取名额里的一个,唯一一个阳城市的,唯一一个女娃娃!

大家气得呀,牙都疼了。

这崔建国家是用么回事,踩了狗屎吗?任何一件单拎出来,放别人家那都是见不得的大喜事,他们家偏偏好事成双!

运气来了,真是挡都挡不住啊,原本去年还嘲笑春晖三姐妹不干活的人,全都被打脸了。

别说人家凭啥出两个名牌大学生,因为人家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努力上去的!

春晖如愿的考上了燕京大学,这个好消息很快传遍整个红星县乃至阳城市,连她那在远在阳城身居高位的姨妈一家都听说了,亲自跑到牛屎沟来恭喜她。

王大姐还是以前的模样,高高大大胖胖的,皮肤也是白白的,见人就笑,一点儿官架子也没有。不止有专门给春晖的一套精装版四大名著,还有给老两口的烟酒糖茶,给几个孩子的的确良布料和白棉袜。

暂新的白棉袜用皮筋一摞摞的捆绑着,打眼一扫,怎么说也有二三十双……崔家

人震惊了!

要知道,这白棉袜在供销社可是卖好几角钱一双的畅销品,谁家不是补了又补,补到实在是没法儿了,脚后跟和脚趾没了只剩一个光秃秃的袜筒。

可哪怕是有个光袜筒套着,那也是许多人求之不得的幸福。

他们居然把这么好的东西送人?

崔老太赶紧把袜子推回去,“她姨妈太客气了,这么贵重的东西我们不能要。”

“最近天冷,天气预报说明后两天还会下最后一场雪,婶子你们老人家要做好保暖,一双不够就穿两双三双。”

崔老太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被“最后一场雪”提醒到,是啊,今年都下了这么多场雪了,没见他们送来,早不送晚不送,偏偏孙女们考上大学,只剩最后一场的时候……袜子姗姗来迟。

当然,她倒不是说人家有义务给他们送袜子,老人家还是明事理的,只是忽然感慨而已。

原来厚重过头的礼,是这个原因呀。

王大姐笑眯眯的又推回来,“亲家婶子别跟我们见外,这么多年多亏你们照顾二妹,把她当亲闺女疼,还把春晖春月教养得这么优秀,我本该早点来看看你们的,只是工作太忙,实在抽不开身,婶子也知道……”

“知道知道,她姨妈客气了。”崔老太完全理解。

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虽然老崔家远远没达到“富裕”程度,可几个孩子这么会读书,以后前程一片大好,原本对他们爱答不理的亲戚都主动来往,也在情理之中。

别看王大姐和曹姐夫现在风光,可毕竟年纪在这儿摆着,没几年就要退休了,曹宝峰曹宝骏兄弟俩总得有几个得力亲戚不是?

以后啊,崔家几个孩子念书念得有出息了,还不定谁求谁呢。

这个认知,让崔家人是又惊又喜,读书真能改变命运,大学还没开学,这个铁的事实就得到证实。

以后要是工作了,还不得门庭若市?

刘惠终于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大大方方收下垂涎的袜子,口口声声“大姐”“大姐”的喊,真当亲大姐似的积极。崔家人嫌她嘴脸丢人,都各自找借口跑出去了,只剩她跟王大姐坐堂屋。

曹宝骏看见幺妹的一瞬间,漂亮

的桃花眼就亮得不像话。“崔绿真,原来你们家在这儿。”

绿真在家里玩儿的可多,伙伴儿也多,对他远没上次上心,只偶尔他问五句,她答应两句。

“你,你怎么……你不开心吗?”他戳了戳手指,委屈巴巴的看着她。

绿真一脸懵,“没有呀。”

“那……那你为什么不像上次一样跟我说那么多话了呀?”小男孩鼓起勇气问,他也才十岁出头,娇生惯养啊。

绿真再次懵了,“我在跟你说呀。”

“可,可……”他还没扭捏出来,崔绿真就被张秋萍一喊,出门去了。

曹宝骏有点受伤,他长这么大,还没被人这么忽视过。十岁的小孩,谁会不期望得到别人的喜欢呢?小帅哥沮丧得都快哭了,啥也不说,就乖巧得小兔子似的坐板凳上,双手托腮。

绿真会回来跟他玩儿的吧?

绿真会想起他的吧?

然而,崔绿真早跟她好久不见的朋友跑远了。当年张爱国和周树莲奸情被抖落,虽然他们极力否认和狡辩,可身为枕边人的黄英,她比谁都清楚。

他俩就是搞破鞋了!

可时隔多年她早没证据了,咽不下这口气只想离婚,甚至带着三个闺女回了娘家。

张爱国一开始是不信她能真离的,以为是女人闹脾气摆架子,他也懒得哄她,毕竟这么多年也没哄过她,不能惯她毛病,他上省城上学去了。谁知没去两个月,张家爹娘就拍电报去,说家里地没人种,猪鸡也没人管了,这“不听话的媳妇”像在娘家生根一样,总也不愿回来。

不回来,没人挣工分,谁供他们儿子上大学?

谁给他们养老?

谁替儿子敬孝?

张爱国这才非常不情愿的放低身段给她道歉,让她别闹了,见好就收,赶紧回家挣工分去,他走时带的地区粮票马上就用完了,到时候捉襟见肘怎么交朋友?做老婆的怎么能让自个儿男人饿肚子丢面子呢?

哪怕这个男人他出轨别的女人,甚至生下的私生子都能打酱油了。

可黄英愣是“不知悔改”,不懂见好就收,既不回他信,也不回婆家,在娘家妥妥的住下,天天跟着舅哥丈人们下地挣工分,最过分的居然还把三个闺女也转学了!

这简直不能忍!

他立马快马加鞭,又投去两封指责她不负责任不是一个好妻子好儿媳好母亲的信,敬告她速度认识自己的错误,速度回家给老两口赔礼道歉,最好是痛哭流涕下跪求原谅。

这一次,黄英终于回他信了,但只有六个字:滚!滚回来离婚!

当了半辈子“官儿”的张爱国,差点被气得当场原地去世,她哪来的胆子对他说这种话?这女人就是欠收拾!

他很想立马回大河口收拾她一顿,可他现在已经穷得火车票都买不起了。于是,他又花八分钱买了一张邮票,给另一个女人寄去,让周树莲给他寄点儿路费。

然而,周树莲现在也是过河的泥菩萨,自身难保,随意敷衍他两句,又花八分钱寄回去。

可怜的张爱国,就在两个女人都不管的时候,饿了几天肚子,好在他确实有几个朋友,厚着脸皮也能打几顿秋风……疲于奔命裹腹的他,再也没有时间管黄英。

这一次,黄英带着孩子回来,是听说张爱国要回家过年了,她来谈离婚的事儿。

幺妹很喜欢听八卦,可这么劲爆狗血酸爽俱全的八卦,着实惊呆了她!顾忌着朋友的心情,她尽量装得若无其事。

可张秋萍却一点儿也不难过,甚至比她还八卦,还开心,“我爸可快点回来吧,早离早了,总这么拖着不上不下的烦人,我大舅说了,赶紧把婚离了,给我妈找个煤矿工人!”

崔绿真:“???”这样真的好吗?

“我二舅还说了,明年我姐上高中毕业,想办法也让我姐当煤矿工人去,到时候就能挣工资孝顺我妈妈啦!”

崔绿真:“???”你们真的不要你爸爸了吗?

***

对于大山深处的农村人来说,大学录取通知书这么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他们是要好好欣赏欣赏的。自从春晖和友娣上学校里取回通知书,牛屎沟的社员们又多了一个休闲节目——上崔家串门。

姐俩的通知书原件收起来锁进柜子里,让幺妹照着原模原样“y”两份,贴在堂屋墙上,像两个五好家庭的奖状,闪瞎了眼!每一个来串门的人,终极目的就是瞻仰一下这两份通知书,吸一口文曲星和紫微星的仙气儿,憋回去给,,网址,:感谢访问G小\说\网!请记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