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姐如后妈[六零](林果冻)_第65章(1 / 2)_长姐如后妈[六零]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65章(1 / 2)

听到林四军的话,林依依更加好奇了,但是看着三兄弟脸上得意的神情,就连一向没什么表情的林三军脸上也不自觉的露出了几分少年人该有的得意,她就知道这两头猪崽他们养的很好了。

林依依道:“那我还真想吓一吓了,如果把我吓到了,给你们每人一毛钱的奖励。”林依依平时不会给他们一毛钱这么多,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给他们一毛钱的红包。而林三军和林四军因为在念小学,且是在大队里的,所以每个礼拜只有一分钱的零花钱,林大军在公社中学念初中,每个礼拜有两分钱的奖励。别看一分钱两分钱少,大白兔奶糖也就2块钱一斤,水果糖也就1块钱一斤,一斤水果糖有200来颗,分量比大白兔奶糖轻,所以颗数比大白兔奶糖多,那1分钱可以买两颗了,掰开来算,一分钱两分钱就不少了。要知道,现在烧饼油条也就三分钱、棒冰也就四分钱。

不过,林依依至今都没有看到过棒冰。

再说了,别人家还没有零花钱呢,林依依是看他们养猪、养鸡又捡柴,听乖的,才给他们零花钱的,小孩子嘛,适当的奖励是他们前进和勤劳的动力,再说了,他们没有爹娘,如果她这个当姐姐的不给零花钱,他们是永远都没有零花钱了,不像自己那个年代,没钱了伸手向爸妈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抢着给的。而且就这每个礼拜一两分的零花钱,兄弟几人还挺骄傲的。除了面色不显的林三军,林大军和林四军每次说起零花钱的时候,都是雄赳赳的。

不过有一点,兄弟三人很像,他们就是有了零花钱,也不舍得花。都是苦过来的,爹娘饿死给他们的印象太深刻了,他们都很会存钱,深怕有一天,饥.荒再来临,他们有钱,心中总是放心一些。

林依依跟着他们来到茅房,三兄弟不仅把茅房的门关的严严实实的,还用家里爹娘穿过的破衣服破裤拼成一块布,但凡能看到的地方,也都挡的严严实实的。林依依看到这一幕,简直无言以对,难道他们不知道此地无银三百两的道理吗?

不过看他们高兴的样子,林依依自然不会打击他们,反而道:“你们做的很好,这跟财不露白的道理是一样的,等我们把养猪崽的秘方交给了公社,就不用这样遮掩了。”

林大军:“姐,万一公社也给你奖励工作,你是不是要给三军啊?”

林四军:“姐,那三哥有了工作,是不是也要说亲了?”

林三军:“我不。”他并不想说亲。

林依依道:“这次大概不会有工作。”

林大军:“为什么呀?”

林依依:“这次的工作,就算有,我也不会想要。”

林大军:“为什么啊,有工作就可以当工人,当工人就可以有商品粮,为什么不要工作啊?”

林依依道:“如果这次公社也奖励我们工作的话,大多数是养猪的工作。你们现在还是学生,不适合养猪,就算工作可以让别人顶,但万一养猪的时候出了事情呢?比如猪死了,这让谁负责?顶工作的人负责?如果是这样,那到时候三军接了这份工作,猪发生了情况、出了问题,是不是也要三军负责?”林依依不跟他们讲大道理了,大道理以林大军的脑子估计听不懂。

果然,听到猪崽会死,要负责赔偿等问题,林大军怂怂的被吓到了。一只猪多贵啊,得20块钱,如果等猪崽养大再死的话,那不是更贵吗?所以……赔不起的林大军坚决不要这份工作。

林依依:“到时候如果公社非要给我们奖励的话,姐再看看,能不能要其他的。”

林大军:“可以要自行车吗?”

林依依:“……”

猪崽看到有人来了,吼吼吼的叫,也许是因为平时三兄弟把它们养的仔细的缘故,所以它们对三兄弟还是挺亲切的。不得不说,三兄弟把茅房遮掩的这么牢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这猪崽……养的真壮。林依依不知道一般人家猪崽出栏的时候是几斤,但是看这两只猪崽,她觉得200斤肯定有的。

林依依:“大军,去叫大队长。”这天气热,大家平时没怎么上工,但是因为自留地的关系,农民又忙起来了,所以这会儿大队长是不是在家里,林依依也不知道。可是这猪崽可以出栏了,就没必要养着了,趁着这次农村政策改革的原因,让林家也出一波名声,这样一来,在这历史性的时刻,林家养猪事迹也会特别有意义。

林大军去了大队长家。

林珍:“大军,你咋来了,你没去开荒自留地吗?”

林大军:“我姐来了,我们家的猪要出栏,让我来找大队长。”

林珍:“我爹我娘还有我爷爷他们去自留地了,你先回去啊,我去找他。”

林大军:“哎。”

林大军回到家,没过一会儿,大队长就来了。说句实在话,大队长对林家的阉割猪真没怎么在意,毕竟林大军他们年纪小,林依依又只是偶来的,所以林家几个弟弟在他眼中,就只是小孩子玩过家家一样。现在听到林珍说林家的猪要出栏了,他才觉得惊奇。一般来说,猪崽出栏要一年,可现在林家的猪才半年啊。不管怎么说,大队长都该来看一下。

到了林家,大队长看到了要出栏的猪之后,整个人都惊呆了,过了好久,才找回自己的声音:“这……就是这猪要出栏了?才养了半年?”

林依依道:“可不是?这猪还是年前领的任务猪呢,在这之前,咱们这地方可没有猪崽领。”

大队长:“所以,这两只就是那阉割的猪?阉割的猪只养半年就可以出栏了?这也太快了吧?没有问题吗?”大队长真担心有其他的问题。

林依依道:“没问题的,林医生每个月都在检查,猪崽很健康的。现在这两只猪要出栏了,我准备抬到公社去,大队长能叫人帮忙吗?过后我会把养猪的步骤告诉大家,感谢大家帮我抬猪。”

大队长沉思:“你真的要把养猪的步骤告诉大家?”

林依依道:“当然了,不过在这之前,我要先告诉公社,等公社那边处理之后,看公社的安排是否能告诉大家。”

大队长:“这当然没问题了,没问题没问题。”如果他们大队里每户人家都能养出这样肥膘的猪,大家到了猪出栏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能吃上肉了。一年两次出栏,也就意味着一年可以吃两次肉了,这可是他当大队长时的贡献,大队长想想就高兴。

林依依心道,就是把怎么养猪告诉大家,也不是每家都能把猪养的这么肥膘的。首先,这猪的卫生问题,不是家家户户都能搞起来。其次,他们家的猪可是吃过番薯的,谁家舍得给猪吃番薯?最后,等到家家户户都养猪,蚯蚓就会少了,到时候蚯蚓粉没了,猪崽的营养就会下来。不过就算如此,也比之前一年一次出栏的要好。

大队长叫上三个个中年男人一起把林家的两头猪抬到了公社,这一路,可所谓吸引了不少的目光,别说大队长骄傲,就是抬着猪的男人们也觉得与有荣焉,这么肥膘的猪,真是一辈子都没有见过。

说一辈子也是毫不夸张的,现在大家吃的粮食都是磕磕巴巴的,就是之前光景好的时候,大家都养着猪,吃的都是猪草,能有什么营养?那都是瘦不拉几的,任务猪达标不了,一年到头,也就领着公社补贴的一斤肉。

所以林家这样肥膘的两头猪,可不就是一辈子都没有见过吗?

到了公社,公社里面的人都被猪叫声给震惊了。不仅仅是公社里面的人,就是附近的人也都来看了。还有的是一路上跟过来的人。

林依依先跟看门的肖大强打了招呼,然后熟门熟路的去了杨主任办公室。

杨主任看到林依依有些惊讶:“林依依同志,你怎么来了?”

林依依笑着道:“杨主任,我来给您报告好消息。”

杨主任一听,十分好奇:“难道林依依同志又发明了其他的东西?”想到灶炕种菜的实用,杨主任更加期待了。

林依依:“……不是,我过年的时候不是领养了两只任务猪吗?”

杨主任听她提起这件事,心里便有数了:“难道这个好消息跟猪崽有关?”

林依依:“可不是,我们家的猪崽出栏了,现在乡亲们帮我们家把两只猪崽抬到了公社,您快去看看,惊喜不惊喜?”

杨主任这下是完全被震惊到了:“你家的猪崽出栏了?才养了半年吧?我没记错吧?”

林依依道:“您记性好着呢。”

杨主任:“林依依同志,任务猪的重量可是不能低于150斤的,不然只有一斤肉票的补贴,没有奖励的。”

林依依:“保准超过150斤,您啊,就等着给我们家奖励吧。”这句话带着打趣,很渲染气氛。

杨主任道:“你等着啊,如果真的半年就养出了超过150斤的猪,我肯定给你申请大的奖励。”

说着,杨主任和林依依来到公社外面的操场。

吼吼吼……

两头猪躺在地上,四个猪蹄被绑着,大队长带着他们村里的汉子骄傲的站在一边,有的人想来打听情况,但是打听不出所以来。大队长说过,林依依承诺过,他们帮忙把猪抬到这里来,到时候林依依可能会把养猪的法子告诉他们,这可是半年就出栏的猪,而且养的比人家养了一年的猪还要肥膘,大家只要一想到这个法子,哪怕是可能,他们的内心也沸腾,因为以后他们家也有可能养出这样肥膘的猪了,这可都是肉啊。所以大家怎么可能告诉别人。

而且,有些技术是属于个人的,所以他们就是不说,就是公社也不会勉强人。

杨主任咽了咽口水,大步上前,把猪仔仔细细的看了个遍,一遍又道:“称……称呢,快来称,这猪崽几斤重。”

“来了来了……”公社里可不缺称。

很快,几个汉子帮忙,猪称了起来。

“208斤……208斤……”

“天啊,是208斤,不会称错吧?”

“怎么可能?大家都看着呢。”

“第二只198斤。”

一头208斤,一头198斤,真是厉害了。

“这猪肉奖励的话,得奖励50多斤啊?”

“一只奖励58斤、一只奖励48斤,这也……这也太多了吧?”

杨主任激动极了:“林依依同志,你等一会儿。”说着,他往公社里面跑。没过一会儿,程社长跟着杨主任跑出来了。说实话,跑出来之前,他还觉得杨主任可能在说大话,夸张了点,但是现在看到躺在地上吼吼吼叫着的猪,连他都不自禁的咽了咽口水。程社长声音激动的问:“称过吗?几斤?”

杨主任赶忙道:“看把您急的,我刚才不是跟您说了吗?一头208斤、一头198斤。”

程社长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对对对,瞧我给忘记了。林依依同志,听老杨说这猪才养了半年就出栏了?”

旁人听到程社长的话,都非常的吃惊。

“半年就出栏了?”

“骗人的吧?”

“人家一年都养不到这个斤两,这不会养了一年半了吧?”

林依依道:“是的,养了半年就出栏了。”

程社长:“这怎么养的啊?”话一出口,大家都睁大了耳朵听着,那气氛……程社长又道,“瞧瞧我问的什么话,这是老百姓的技术,这养猪的技术怎么能外传?”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这一户人家的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谁家有这样的技术不都是藏着掖着?怎么可能告诉别人?

林家几个弟弟挺直了胸膛站着,都非常的骄傲。

林依依道:“社长,我愿意把养猪的技术告诉公社,希望我们公社以后能办养猪厂,成为全国有名的养猪基地。”

程社长看着林依依,心头的震撼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他们县城落后,他们公社在下面就更加落后了,作为社长,他当然也希望他们的公社能够发展起来,成为全国知名的养猪基地,这要是以前,他都不敢想,但是现在,看着这半年就出栏的猪崽,他的胸腔在跳动,越跳越快。

程社长很快回过神,脑海里想了好几处计划,然后正色道:“作为公社社长,我们干部不能白要老百姓的东西,何况技术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如此珍贵的智慧结晶,我们公社更不能要,这样,我们出钱向林依依同志买下养猪的技术,同时聘请林依依同志为我们公社养猪厂的技术指导员。”

杨主任看着程社长,心道,程社长行啊。这技术一旦买下,那就是他们阳光公社的东西了,其他公社就不能再买了,而且林依依也不能把这技术再传给别人了。这样一来,他们阳光公社的养猪厂……说不定还真的能闻名全国呢。不过,也是他们社长有魄力,不然仅凭两只猪,一般人会买下这个技术,然后承诺开养猪厂吗?

林依依也没有想到程社长会这样操作。

程社长这样决定是有理由的。

首先,此刻眼前的猪崽就是证据。

其次,刚才林依依也说了技术,那么她手中肯定有真材实料。

第三,林依依之前才成功了灶炕种菜,这次再来养猪技术,程社长觉得也有可能,在他心中,这个女同志是有本事的。

第四,她是肖宇的爱人,肖宇是公安局的副局长,程社长和肖宇接触过,那人部队出身,他的人品程社长是相信的。

基于以上四点,程社长冲动了一把。

接着,程社长又道:“老杨,派人把猪的事情处理好,林依依同志,我们去里面谈?”

林依依道:“好的,社长。但是关于养猪的事情,我三个弟弟也知道,能把他们也带上吗?”

程社长有些惊讶,不过很爽快的道:“当然可以。”

林依依带上弟弟们去了程社长办公室,林五弟还在林家,由林珍带着。

此时,在一边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公社书记也来了。

程社长道:“林依依同志,跟我们来说说养猪的事情吧。”

林依依道:“是。养猪的技术是我提供的,主要还是以前听我娘提起的。我娘是在解放前逃难来这里的,后来和我爹认识,当时我爹也是个半大的孩子,家里的亲人都去世了,只留下一间破旧的屋子,然后他收留了我娘,再然后他们都长大了,就成了夫妻。我娘说,她老家是专门养猪的,对于养猪有自己的一套,只是可惜当时她年纪小,记得也不清楚,大约就是把猪崽阉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