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姐如后妈[六零](林果冻)_第75章(2 / 2)_长姐如后妈[六零]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75章(2 / 2)

大队长被夸的很高兴:“我也就这手字拿得出手了,说来不怕你笑话,当初被选为大队长,还是因为这手字的关系,当年我和另一个候选人评比,社长看了我的字,就直接选了我了,他说作为一个领导,字迹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几年,我一直都在练字,我家里厚厚的一叠报纸,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我炼的字。”大队长对着报纸上的字练,报纸上字多,他练一个认识一个。

林依依道:“您真有毅力,我好像听一位伟人说过,成功的前提就是坚持,您有这样的毅力坚持练字,真让人佩服。”

大队长越发喜欢林依依这个女同志了,为啥?说话好听啊。他跟家人聊练字,他们不懂,他跟村里干部聊练字,还不如扯淡呢。所以现在跟林依依聊,他觉得有意思:“一一侄女,要不你也写几个字?让我看看你们读书人的字。”

林依依道:“改天有空了一定让您看看,今天咱们还要讨论托儿所计划呢。”

大队长道:“对对对,不能把正事给忘记了。”

两人光托儿所计划的细节,就谈了两个多小时,谈完之后,大队长重新整理了计划,林依依回县城了。

第二天,大队长就去公社了。

大队长虽然是一个生产大队的领导人物,但是在公社里,他就是个小罗罗,说得难听一点,谁都可以给他脸色。大队长和肖大强打了声招呼,就去找杨主任了,以他的身份,还见不到社长。

走进公社里,他感叹,还是肖大强舒服,坐在外面看着门就有工资拿。

大队长去的时候,杨主任正在写报告,看到大队长来了,杨主任道:“啊哟,老张来了。”大塘生产大队的大队长姓张。

张队长道:“杨主任,我这里有份计划书,是关于公社托儿所的,您抽个时间看看?”

杨主任一愣:“你说啥?”他怀疑自己听错了。现在是怎么回事?每个人都可以开口就谈计划了吗?这行啊,谁都能出计划,这觉悟高啊。

张队长道:“是关于托儿所的,我想着啊,县城不是有托儿所吗?这有句老话说的好,教育从小开始抓起,县城里的人开托儿所,就是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抓教育,咱们农村里的凭什么要比他们落后啊?所以我就想着,咱们公社是不是可以开个托儿所。”

杨主任指着张队长,突然大声道:“老张,你你你你……”

张队长吓了一跳,他这是怎么了?

杨主任突然转了话锋:“老张啊,我真是没有想到,你是这么有觉悟的人,你比上林生产大队的老林还要有觉悟啊。你这具教育要从小抓起,说得好,说得好啊……我发现你们这些大队长,现在一个比一个有觉悟了。行,冲着你这个觉悟,我就看看你的计划。”正巧,养猪场的事情也告一段落了,他也想找点事情做,有事情做,才能说明他的工作积极性啊。

张队长把计划书递给杨主任,他就在一边站着。站着的时候,看到了桌子上的一份报告,当然,他看的不是内容,而是第一眼,觉得这份报告上的字写的真好。

杨主任看到了他的视线停在报告上,便道:“看什么呢?”

张队长:“这字写的可真好。”

杨主任道:“这是林一一同志写的养猪计划报告,她的字的确写的好。”

张队长一愣:“这是林一一侄女写的字?”

杨主任:“可不是吗?”

张队长突然觉得有些脸疼,昨天他还想让人家写几个字来着,当时林依依拒绝了,他以为林依依是急着谈托儿所的事情,看样子是为了给他留面子,人家夸他字写得好,他就飞了起来,可跟林依依这侄女的字根本没法比。

其实,张队长的字真的写的不错了,他是自己琢磨的,而且他接受的教育也不高,连小学都没有念完,也就念到了三年级。而林依依的字毕竟是因为学过书法,所以林依依夸张队长字写得好是真心的,结实这个时代、这个层次的人,张队长的字就算是好的了。

张队长老脸微红,看样子以后不能太得瑟了。

杨主任看了张队长的计划书,被计划书里的详细计划给惊呆了,不得不说,这个计划……有戏啊。

杨主任:“老张,走,咱们去见社长。”

张队长一听:“哎。”去见社长,说明……有戏啊。

社长办公室

社长看完托儿所计划书,他敲了敲桌子:“老张,咱们共事也有几年了,你这性格吧,比较稳,人也实务,这托儿所计划书肯定不是你想出来的,你就给我透个底,这计划书是谁想出来的。”

张队长想都不想的把林依依给卖了。

程社长和杨主任对看一眼,没有想到中间还有林依依的份儿。又想到,这个林依依这么会干事,这种人才就应该来他们公社,加上她也是公社的人,不管是娘家还是婆家,可都是阳光公社的。

程社长心里有了主意,对张队长道:“老张啊,你们下面办学校、开托儿所,财务这块不涉及到公社,我们是不会管的。”简单来说,只要工资不让公社发,随便你们怎样,“但是,这事情既然办了,就要办的像样一些,可不能马马虎虎的。”

张队长忙道:“您说的是,您说的是。”

程社长又道:“不过这托儿所,既然是阳光公社托儿所的分所,那么就应该阳光公社先开,然后再是轮到你们大队。”

张队长道:“的确是,没有总所哪来的分所?”

那么问题来了。

程社长看向杨主任:“你觉得咱们这镇上,哪里适合开托儿所?”

杨主任想了想:“我觉得也不用另外开,直接开在公社小学里就好,那边有空着的教室,可以供孩子们玩,先看看托儿所的情况,等开起来了,孩子多的话,咱们再另外建托儿所。”

程社长觉得也应该是这样:“咱们阳光公社下面,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数量你去统计出来,按照年纪来统计,只统计3岁到7岁之间的就成。哦对了,可以直接去派出所,按照户口来统计。”

杨主任:“是。”

张队长离开公社的时候,松了一口气。只等这边公社这边情况确定之后,大塘生产大队开托儿所的消息也可以传出去了,不过在这之前,他们托儿所可以先建了,最好敢在9月之前,现在还有13天呢。

杨主任的动作还是很快的,第二天,他就把3-7岁的孩子统计出来了,不分男女,整个阳光公社下面13个生产大队,3-7岁的孩子有600多个人。如果这些孩子家里都会送托儿所的话,那托儿所可能要比较大。但是每个送托儿所是不可能的,程社长也是根据这个数量,来考虑开托儿所的情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那么多,的确有开托儿所的必要。教育要从小抓起,这句话说的真是太好了。

……

“请问有人在吗?”一个高高瘦瘦的小伙子拎着两个木桶,站在林依依家的院子门口。他身上的衣服有些破旧,叫上穿着草鞋,整个人有些拘谨,也不敢乱看。

林依依从屋内出来,看到了对方,很是高兴:“小黄,你来了。”这个黄姓的小伙子就是和林依依在交易日交换蟹和虾的,这都过去十来天了,如果不是他再出现,林依依都把他忘记了。林依依说着,把她带到厨房。

小黄道:“大姐,我来还碗了,还带了蟹和虾,您这边……还要吗?”

林依依道:“要的要的,谢谢你啊。”

小黄这回的蟹和虾没有上回的多,毕竟靠海吃饭看运气。蟹大概有三斤,虾只有两斤,林依依全要了。蟹和虾吃不了多久,半个月吃一回刚好可以减减馋,虽然这两种她系统商城里有,但是这东西现在的县城市场上没有,所以她一直没有买过,不过现在看到小皇,她有了主意,以后一个月吃一回虾还是可以的,就说小黄送来交易的。

小黄道:“您太客气了。我……我现在的这些东西,加上之前的三斤左右的虾,能交换多少布啊?”

这个价格林依依真不好说:“你姐姐什么时候结婚?”

小黄:“9月15日。”

这个天气还算热,那么做新衣服的布,应该是适合这个季节的,林依依道:“我这里有块碎花布,可以做一件上衣的,大概有5尺,和你换这些东西,你看怎么样?”

小黄:“我能先看看布吗?”

林依依:“你在这里坐一下,我去房间里拿。”

林依依回到房间,直接从系统商城买了六十年代碎花布,然后回到厨房:“你看,就是这块布。”

小黄看到布,小心翼翼的摸了一下:“好,就这块了。”这块布料做件衬衣,他姐姐穿着一定很好看,“大姐,你以后还要蟹和虾吗?”

林依依道:“要,但是不用这样多,一个月一次吧,两斤虾和一斤蟹就够了。”

小黄:“行,往后我地里忙了,也没有现在这样有时间了,大姐你一个月两斤虾和一斤蟹,恰巧是我能应付的过来的。”

林依依:“那你要换什么?”

小黄想了想:“可以换粮食、红糖、肥皂之类的吗?”

林依依:“可以,一斤蟹、两斤虾,我给你换半斤红糖或者一块肥皂。”半斤红糖3毛钱,一块肥皂3毛6,价格都不贵,但是票难得。

小黄也不是不知道红糖和肥皂的价格,想着每个月能给家里人换半斤红糖,还是挺高兴的。其实,林依依也不知道该怎么换,但是对于一个陌生人,她知道交换东西时不能太大方。两人谈好之后,小黄就离开了,走出职工院的时候,和迎面来的秦香菊碰了个正着。两人都是认识的,且印象深刻。

小黄:“婶子。”

秦香菊:“哎,你这是来还碗啊?”还拎着木桶,看样子不仅仅是还碗。

小黄也没有多说:“是的婶子,我也回家了。”

秦香菊:“路上注意安全啊。”

秦香菊今天来有三件事:一件是给儿子儿媳妇送点蔬菜;第二件事是二房的屋子起好了,接下来的章程得和二房商量商量,比如乔迁之喜之类的;第三件事是大队的托儿所快造好了,到时候大队长想请林依依去撑场面,然后说些话什么的。

到了儿媳妇家,看到儿媳妇在处理蟹虾,秦香菊道:“一一。”

林依依:“娘来了,您来的正巧,今天小黄刚好送了蟹和虾过来,待会儿吃午饭的时候有口福了。”

秦香菊看着今天的蟹和虾没有昨天的多:“我在大院门口遇见他了,他给他姐做新衣服的布票换到了?”

林依依:“换到了,我给他换了一块五尺碎花布,够他姐姐做件新衣服了,不管她姐姐旁还是瘦,不了都有余。”

秦香菊:“合着今天的这些一起换的?”如果是的话,五斤虾和三斤谢,就换一件衣服的布料,倒是也划算。

林依依:“是呢,算上这些,您今天怎么来了?是大队里发生什么事情了吗?”特意送蔬菜来?那不可能。她婆婆还没这么闲,都是有事情的时候来了,才带着蔬菜来的。不过乡下距离县城走路太远了,让她婆婆特意为了送蔬菜来,林依依也觉得没必要。

秦香菊把房子和托儿所的事情说了:“你怎么看?”

林依依道:“关于房子的事情,我和宇哥都是新手,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娘您看着拿主意就好,您觉得要办乔迁之喜,那咱们就办。关于托儿所的事情,我可以去,但是这种重要场面讲话的话,肯定要请社长,而且大队托儿所是公社托儿所的分所,社长讲话才是重头戏,也比较让人信任。”

秦香菊:“你说的对,那等我回去跟大队长说一说,这请社长的事情可不能耽搁,社长是个大忙人,不提早说,万一人家有事情就不好了。”

林依依:“您说的对。”

到了中午,肖宇回来吃饭,看到他娘来了。

吃饭的时候,说起了托儿所的事情,肖宇道:“程社长会去的,托儿所的事情有利于程社长的名声,而且大队托儿所也不花公社的钱,更加不用公社出力,这种什么都不用干,白占好名声的事情,谁会拒绝?”

林依依道:“这话也有的道理。那我们房子的乔迁之喜呢?”

肖宇:“这个爹娘决定就好,到时候提前给我们说一声,我们会准时到的,如果能选在周末的话,那就更好了。”

秦香菊道:“那就选在周末,你们能回去的话就更好了,毕竟是你们的房子,也要去看看。”

肖宇:“嗯。”

林依依:“娘,如果办乔迁之喜的话,得需要些什么?您同我说,我在县城可以买好。”

秦香菊:“咱们就叫亲戚,村里人就不叫了,就这一点点的人情,大家都拖家带口的来,一桌子的菜还不够一家人吃的。而且你们已经分家了,你们小两口跟大家也没有人情往来,不叫也没事。”

林依依:“那听您的。”

秦香菊:“就亲戚的话,秦家、肖家、加上大军他们,也得有五桌。”

主要是这个年代的人会生,很多一户人家就一桌,比如肖家就是如此。

林依依:“那菜呢?”

秦香菊:“菜准备两个荤菜、八个素菜就够了,荤菜一个肉、一个豆腐。”其实豆腐就材料来说,是素菜,但是很多人会把它归为荤菜,把豆腐归为荤菜,主要还是豆腐的营养价值。就拿减肥的人来说,豆腐是可以代替肉的,“接下来准备八个素菜,喜宴摆上十个菜比较好看。”十全十美,这个寓意好。

林依依:“那八个素菜要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