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突通听闻长安告急随即令鹰扬郎将尧君素守河东率领大军,军出城轻而易举便杀退围城唐军,在蓝田县大败段纶,进而攻克武关,一直杀到潼关城下。...
刘文静自然不敢怠慢,据城坚守,屈突通则心急如焚,日夜攻城。
两军交战一月有余,潼关兵士伤亡很大,士卒疲惫,今日屈突通令桑显和为先锋,再度攻城,双方激战了一个上午,桑显和见唐军已生败相,不忍士卒疲惫,随即下令大军就地歇息,生活造饭,停止攻城。
刘文静看到桑显和犯此兵家大忌,当即率军出城,乘机出城偷袭,隋军随即乱做一团四散溃散。
屈突通见此只好退守尉南城。
同时,李渊率领大军已对长安呈合围之势,随即发动总攻,长安沦陷,李渊拥立代王为皇帝,传檄文布告天下。
屈突通听闻长安陷落,内心痛苦不堪,部将桑显和劝他投降,屈突通放声大哭,说道,我等蒙圣上大恩,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怎能在国难之际避祸,众将士为之动容桑显和也是羞愧万分。
不久留将领桑显和驻守尉南城,欲赶赴东都洛阳投奔越王杨侗。
这桑显和一见屈突通出城,自知他不会回来,故而率军投降刘文静。
刘文静看其已经投降,随既率军集结兵马会同桑显和去追屈突通。
再说屈突通率众向洛阳方向前进,屈突通帐均是关中人氏,如今正值战乱,盗贼横生,兵祸四起,将士均惦记家人,故而逃跑者慎重,屈突通只得整肃军纪,抚慰将士。
大军正在行进,忽闻军士来报,一队千人骑兵正从后方赶来据此已不远,屈突通一见大吃一惊,知是唐军先头部队,他本料想这桑显和驻守尉南城至少也可阻击唐军半月,那时他早已率众行至洛阳,怎想唐军竟如此只快便追赶上来,心中不免脊背发凉。
心道这桑显和必是早已暗通唐军,不然怎么投降如此之快,我若走的晚必被其所杀,随即派出部分军队迎战唐军先锋,指挥其余军队扎寨御敌。
屈突通随即被引至
待到刘文静统帅大军杀至屈突通军前,隋军营寨已经完成,刘文静见屈突通军队队列整齐,不由得感叹,这屈突通不愧为一代名将,部队如此困境,竟还能有条不紊的组织军队抵抗,真是其人。
随即统帅大军进攻,怎料隋军拼死抵抗,唐军久攻不下。
刘文静见久攻不下就派已经在长安归顺唐军的屈突通之子屈突寿于阵前劝降,隋军将士一见是屈突通之子,屈突寿在此,纷纷不愿射箭将其击。
只见屈突通大骂儿子不忠不孝,随即发箭射向儿子,但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故而射偏。
其部下心知其已心生投降之意,只是碍于名节不肯投降,随即纷纷说到,我等已为大隋用尽全力,怎奈天命如此,生儿为人怎能逆天而行。
屈突通听罢,随即向洛阳的方向下跪,说道,嚎啕大哭,臣下有愧于大隋,随即投降。
屈突通随即被引至长安,面见李渊:李渊见屈突通投降心里自然大喜过望,但碍于面子还是说道,屈突通,你为何逆天命行事,率军抵抗我的大军,屈突通含泪说道:“我未能尽人臣的忠节,所以到了这个地步,让本朝蒙羞,实在是愧对代王”
李渊见屈突通为人颇具才干,故而说道这是隋朝的忠臣啊。”下令将屈突通释放,并授兵部尚书,封蒋国公,为秦王李世民行军元帅长史。并令屈突通前去说服河东郡投降。
屈突通来到河东郡城下,随即劝说尧君素归降,尧君素看到屈突通,痛苦不已,屈突通也面漏羞愧之色,眼含泪光说道:“我军已经失败,唐王义旗所指之处,无不响应,事情已到了如此地步,你还是早些归降为好。”但尧君素态度坚决:“您身为国家大臣,主上委任您以防卫关中的重任,代王将社稷都托付给您了,您为什么背弃国家而投降呢?还替人家作说客呀!您所乘之马,就是代王赏赐的,您还有什么脸骑着这匹马呢!”屈突通叹息道:“唉!君素,我是力尽图穷才来的!”但尧君素不听,说道:“我的力量还未用尽,何必再多说!”屈突通无奈,只好退走。
随即唐军开始攻城,三日以后,河东郡守将尧君素为部下所杀,河东郡降,至此关中得以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