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唐(巴东五溪蛮)_第六章 校场试射,会稽论法(2 / 2)_挽唐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六章 校场试射,会稽论法(2 / 2)

挽唐 巴东五溪蛮 2625 字 2022-10-11

自发愿以来行走天下各道州郡,而今已然十七载,若贫僧受施主之馈赠,岂非破戒?”

顾柯父子不曾想这游僧竟有此宏愿,要以一己之力革除天下寺院僧众之积弊,这下面面相觑,一时之间竟说不出话来。

不料此时顾柯听得游僧的这种主张脑中不由得蹦出一个词来“基要主义”。

他虽知这僧人的主张与他脑中所显现的词语并非完全一致,但在道理与起因上却有相近之处,于是略略思索一二后便说:

“法师大德宏愿,弟子深有同感,愿一同修行此法门为俗家弟子,不知法师如何称呼此法门?”

普惠双手合十:

“此法门传自净土宗祖师释慧远于庐山东林寺与众弟子结白莲社修行时,为净土正宗,贫僧故以净莲为名,唤为净莲宗。”

顾柯顿时明了,难不成这便是那“天魔”脑中所传白莲宗之前身?

然而经过昏迷期间反复经历两世为人的奇妙体验后,他一眼便看出普惠之法虽较之传统寺院依靠富人权贵捐纳财富,造像抄经有所进步。

但其戒律过于简单而又缺乏足够的传世文本来详尽阐述其理念,且普惠拒绝接受超出生存必须以外的捐纳更是无法长久,完全是把宗派发展未来寄希望于僧众和俗家弟子的高尚德行。

这样不消几十年发展便会完全偏离普惠的本意,这种现象似乎也被“天魔”称之为“去中心化”,细品这个古怪的词语后,顾柯也不得不承认这个词相当的精炼准确。

想到这里,顾柯对正欲告辞离开的普惠正色说道:“法师请留步!弟子于昏迷之中闻得法师颂经,朦胧间如醍醐灌顶,似有所悟,再听此法门后已有一问,还请法师解惑。”

普惠只好请顾柯明示:“郎君请说。”

“某听闻法师打算以十戒匡正僧众德行,不知法师十七载共感化多少弟子?”

“带发俗家弟子修行贫僧法门者数万,同发大愿出家弟子百余。”

顾柯再问:“法师觉得其中多少能领会净莲法门真谛并始终修行?”

普惠这才严肃起来,认真思索后不由得坦然承认:

“贫僧估计若有三十人能行终身此法门便算传法有方了。”

“然也,依弟子看来,法师德行之高已如古圣先贤,四众难以望其项背,正因如此,法师宏愿,恐难大行于世。且法师修行太过清苦,世人皆好名利,如若过分强调清修苦行,岂不是如孔子所言子贡赎牛一般,要么让此法门束之高阁,要么令欺世盗名之辈充塞其中。”

普惠眉头皱得越发紧了,显然,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他,但如若回到求取富贵人家捐纳维持的老路上,岂不是让净莲宗法门又如各宗造像开窟之故事?

这样僧众也不会再坚持清修苦行,一心只求贵人青睐,不顾众生疾苦。

那还谈什么匡正天下四众,与其为净莲宗存续而丧失本心,他宁愿让法门就此蒙尘无人传承。

正当普惠打算将自己殉道的决心告知顾柯时,顾柯却话锋一转,说:

“由此观之,法师净莲宗法门欲大行于天下,无非三难:

一曰乏经书,法门仰赖僧众弟子口耳相传,弟子修行时难免有所错漏;

二曰无钱粮,僧众苦行传法之余还饱受生计所困,明言不受馈赠,实在难以为继,最多局限于数州,不可大行于天下,更难称革除寺院积弊;

三曰无定法,法师只持十戒修行,然则此十戒作何解法师却无经书阐明。

若依靠僧众手抄则荒废传法,若雇佣抄手则困于薪金,如此传法只怕不过十数年便面目全非,除却所传十戒以外与法师本心再无瓜葛。

此三难不去,则无以约束僧众弟子,也不能广传法门。”

普惠点点头,示意他也认可顾柯的分析,但这下除了忧虑外他又多出一分好奇,这顾家郎君如此聪慧,举一反三,既然提出此三难,想必是有解决之道了?

想到此处,普惠庄重地行了一礼,请教道:“还望顾檀越指点迷津。”

顾柯也不藏私,笑着说:

“法师高义,弟子身不能至而心向往之,只望可为法师实现宏愿添砖加瓦。既然乏钱粮,那法师不妨便广纳捐献。

但严定额度,每年只许收每户穷苦人家两升米粮为限,此后每年按时纳过此数便算俗家弟子。

净莲宗出家弟子此后便为其家无偿做法事,行祭祀,并助俗家弟子结社互助,所有弟子皆以劳作为修行根本,只需念颂尊者名讳便可升入净土。

于富家则多多益善,将此捐纳置于各地净莲社中作为公产,以低息借出随时救济穷困弟子,购置改善农具耕牛等,而非用于造像修窟。

在净莲社中设‘善主生祠’,将所有捐纳富家之名置于其内,社中每家弟子皆称其功德,手抄经文为其家祈福,如此则可两全其美。

而每社之立皆由法师或亲传弟子主持,不可私立净莲社,所有出家弟子皆需法师亲自认可其德行学问后方能由社内出资为其购买度牒。

至于经文缺乏一事,还请法师宽限弟子些许时日,必能让法师如愿。”

见顾柯突然卖起了关子,普惠略一思索便知他话里有话,定是有求于自己,便直言道:

“顾檀越经本师点化,如醍醐灌顶,贫僧以往多有思虑不周之处,幸得檀越指点迷津,如若有用得上贫僧之处,除非破戒,贫僧必然倾力而为。”

看到普惠如此上道,顾柯暗自窃喜,看来他的盐政改制计划距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随即便邀请道:“法师可知亭户煮盐之苦?”

“早有所见,目不忍视。”普惠叹了口气,双手合十颂了一声“阿弥陀佛”后说道

“弟子欲革除盐法弊政,然而深恐亭户抵触新法,故希冀法师能做个中人,于华亭县盐监亭户中率先立净莲社以团结亭户,便于新法实施。

弟子保证,此法推行后,亭户劳苦必将大减,而所得亦将大增,届时法师之名,亦可响彻三吴,净莲结社之法,也可借此推行。”

顾柯行了个俗家礼之后诚恳邀请普惠道,“不知法师意下如何?

【作者题外话】:本书的核心要素之一“明王降世”总算是进入正题了。

众所周知,如果在中古时代搞社会变革,想要实现长治久安,不改造和依靠宗教是不可能的,而真正意义的科学和哲学实则也是经由各个派别的宗教人士代代接力

(中古和近古除非是出家人谁都没有那个脱产搞实验和思辨的闲工夫),在以探究真理为而目标修行的过程中通过对前人的批判继承逐步褪去了盲信,建立了基于“理性”和“经验”的思想大厦。

可以说宗教哲学便是科学和哲学的胎盘,如果想要跳过胎盘的孕育而直接获取“科学精神”显然是空中楼阁,社会发展必然要经历“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才能向前。

作者经过中古的宗教组织变革与其公共服务的研究后,发觉在汉传宗派中寺院对于世俗的贡献和公共服务堪称是所有传世宗教里最薄弱的,这也是多次灭法运动的根源所在,寺院掌握的社会财富与其社会公共服务的匮乏导致了激烈的矛盾,而广泛流行于民间的各类法门则陷入新教去中心化后的窘境,毫无统一戒律约束,失却了本来结社修行互助的功用。

不论是自上而下的各名门正宗还是自下而上的白莲各派,唐以后宋元明清近世的千余年都未能实现“否定之否定”的蜕变,不由得令人感到遗憾,本书的目的之一便是想从“科学精神”的孕育来探讨“李约瑟问题”与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新可能(本人不赞同黑格尔的历史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