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走山路,认准方向,直接从山岩石壁飘身而下,行至果老岭,见石径上陷有行行小圆坑,形似驴蹄印,据说这是张果老在恒山修仙时倒跨驴留下的蹄印。李牧仔细观看,到让人无法分辨真假。
在横山上逛了小半天,等赶至山下小镇,已是夕阳西下,此时街上人流如织,卖声不断,李牧又逛到掌灯十分,这才回恒山别院休息。
次日,李牧再次上的恒山,正在考虑今日辞行,还是过两日再走。岳不群让他来恒山游历,立刻辞行说不过去,多待两天也算有个交代。
刚来到演武场附近,耳边忽然有一道清脆的声音传来:“听说师弟剑法高强,师姐想讨教一番。”
李牧轻轻的吸了一口气,昨天连赢两场的后果出来,都开始有人主动挑战了。
他寻着声音转头看去,只见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女尼正向他走来,身着灰缁衣,脸色素净,颊间微微泛起一对梨涡,此刻正笑吟吟的看着自己。
她的身后,还有一群叽叽喳喳的小女尼,仪琳和郑萼此刻也在人群中,一边往这边看,一边叽叽喳喳兴奋的讨论着什么。
李牧知道这场架,是不打不行了。
接下来按照程序,两人互通姓名,李牧听她自称仪清,心中微微有些吃惊。
昨天中午在膳堂,他从仪云口中得知,恒山大弟子法号仪清,没想到今天这位竟然亲自来了。
也是,这里毕竟是恒山的地盘,总不能坠了恒山派的名头。
两人互相施礼,李牧知仪清身为恒山大弟子,不会先行出招,便一招华山入门剑法的起手式“白云出岫”使出,飘飘渺渺,无迹可寻。
仪清身形一动,恍如灵燕,一式“如花似锦”使出,剑光飘飞,绚丽夺目,如诗如画,接下李牧一剑。
李牧淡淡一笑,轻提内力,腾空而起,一招“天河倒挂”,剑势彷如滚滚水浪涌来,声势浩大,攻势源源不绝。
仪清丝毫不慌,足尖轻轻一点,身形忽而旋起,衣袖在虚空中浅浅的一抹,就像是要拨开李牧绵绵延延的剑势,手腕翻动,剑随身转,渐渐的,越转越快,衣袂飘飘,恍如凌波仙子,把地上的落叶都卷了起来。
旁边的一群小女尼看的异彩连连,口中传出一阵阵清脆的惊呼声。
“天女散花…”
“大师姐使的是天女散花…”
“大师姐练成了万花剑法的绝招‘天女散花’。”
李牧也赞叹不已,恒山剑法当真不俗,五岳剑派,果真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
想来,昨日仪云和仪和没有使出,不是她们藏私,估计尚不能使出此招。
周围的动静丝毫没有影响两人,继续切磋。
李牧也出剑了,身形一动,飘身飞起,长剑斜指,漫天剑影挥洒,如云蒸霞照,气韵悠远。正是“朝阳一气剑”中的一招“紫气东来”。
仪清见这一招奥妙绝伦,不敢怠慢,一声娇喝,脚踏奇步,身形变换,姿态轻盈,每走一步剑光便化成一朵莲花,如此连踏七步,接连变幻七朵莲花,方才勉力抵住李牧这一剑。
使得是万花剑法中的又一绝招“步步生莲”。
李牧暗中赞叹一声,不愧是恒山大弟子,一场切磋,让他也生出许多感悟。
长剑一震,嗡的一声,铁线剑式展开,长剑化作一片弧形残影,向着仪清身上笼罩而去。
仪清也是不凡,丝毫不为所动,脚踏奇步,手中长剑轻飘飘的往上斜指,手腕一弯,一招“蟾宫折桂”使出,仿佛要折下一根树枝,长剑变幻无端,两剑瞬间相击数次,又无声无息的分开,仪清接下这招虽微微有些喘息,却也十分难得了。
如此两人也打出了兴致,李牧也没什么胜负欲,更多的是见到这么多厉害剑法的见猎心喜。
都说恒山剑法善守,其时亲身领受,果不虚传。华山派的养吾剑也是善守之剑,但讲究以意为先,善养胸中一口浩然正气。
相比之下,意境过之,变化却没有恒山剑法来的精妙。
细究起来,恒山派剑法讲究以圆转为形,绵密见长,每一招剑法中都隐含阴柔之力,与人对敌之时,往往十招中有九招都是守势,只有一招才乘虚突袭。而往往在最令人出其不意之处突出杀着,招招成圆,余意不尽。
加之恒山派本是佛门,这武功要诀,本源便出于佛家因果报应、业缘自作、善恶由心之意。便如是暗藏钢针的一团棉絮。旁人倘若不加触犯,棉絮轻柔温软,于人无忤,但若以手力捏,棉絮中所藏钢针便刺入手掌。
刺入的深浅,并非决于钢针,而决于手掌上使力的大小。使力小则受伤轻,使力大则受伤重,由此可窥出恒山武功之要旨。
两人一直切磋了半个多时辰,这才结束。
一场切磋下来,李牧感悟良多,不但剑法更胜几分,就连趋于圆满第三层的紫霞功,也更进一步,更加圆润了,离突破大概就差一个契机。
内功的第三层到第四层,是一个大坎,不是那么容易跨越的。
比如林震南,已经在正阳功的第三层,待了十一二年,仍然没有一丝突破第四层的迹象,如果没有奇遇,这辈子都不可能了。
还有令狐冲,十六岁练至抱元功第三层,在这一层待了五年多,直到去年年底,在山下和别派弟子干了几架,总算突破到抱元功第四层。
见令狐冲内功突破,岳不群才勉强有点好脸色。
随着李牧紫霞功第三层趋于圆满,岳不群对他内功突破也开始上心,恰好李牧想回福建一趟,就顺便安排了的历练之事。
果然岳不群还是有一套的,和衡山的师姐们切磋了几场,感悟良多,内功剑法具有进步。
想到此,李牧决定多留两天,再找几位师姐切磋一下。尤其是大弟子仪清,剑法颇为不凡,可以多多切磋交流,对双方都有益处,想必仪清同样如此想。
就这样时间一晃,就是几天过去,这几天,李牧每日与恒山弟子切磋,收获极大,特别是武学底蕴更深厚了不少,便是恒山剑法的真意也悟得几分。
眼看时间不短,李牧决定告辞。(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