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你小子运气真好。”
童四平在文件柜里找了老半天,找出一份红头文件,封面加封底只有三页。
文件上明确写着,原来规定,私人作坊和挂靠企业,雇工总人数不得超过六人。
现在规定,上限八人,比原来增加了两个。
陈扬松了一口气,心说我的运气确实好,我的加工厂只准备扩大到七个人。
再细看文件。文件上说,自己的家人不算雇工。
这下陈扬就更加放心了。
“扬,你的加工厂准备招多少人?”
“现在两个,准备再招五个。”
童四平笑了,“你小子,卡得真准啊。”
“呵呵,我可不想犯错误。”
童四平立即收了笑容,“你没有犯错误吗?”
陈扬怔了怔,“我确实没犯错误啊。”
童四平说,“大张旗鼓的放高利贷,这是不是在犯错误?”
陈扬笑着说,“放高利贷是事实,但没有大张旗鼓。而且我要的利息并不高,比真正的高利贷低多了。”
“还要狡辩。一天放贷几十家,搞得门庭若市。你看看人家童老贵,就是那么的低调。还有利息,国家有严格规定,一分利以上都属于高利贷。”
陈扬想了想,自己是做得不够谨慎,也不够隐蔽。
“童叔,对不起,我以后一定注意。”
“你啊。”童四平摆了摆手,“民间借贷,自古有之。只要不出事,我们也不会去管。但是扬啊,这种事最怕被人盯上。一旦被人盯上,没有大麻烦也肯定有小麻烦。”
陈扬吃了一惊,“我被人给盯上了?”
童四平不否认,也不肯定,但来了个默认。
陈扬是个明白人。
离开公社回家的路上,陈扬心想,有童四平在,即使盯上了也不用怕。
陈扬的心思,放到了扩大生产上。
扩大生产就是増人增效。
招工的首要要求,就是必须是本村人。
两名女工,由大妹负责招聘,她有不少好姐妹,可以广泛挑选。
三名男工,本来二弟说他负责招聘,陈扬不让,决定自己亲自负责。
大妹选了两个好姐妹,十八岁的蔡红梅,和十七岁的童姗姗。
陈扬选的三个,也都是十六七岁的小青年。
十七岁的童安军,十六岁的陈金德和蔡国定。
大人不好驾驭,小青年好使,心眼也不多。
只用几天时间,肥皂生产就井然有序,不用陈扬时时刻刻的盯着。
正月初十,第一批六千条肥皂,顺利运往天州贸易公司。
现在,一天开模二十四次,每次出产肥皂三十二条,总共一天生产肥皂七百六十八条。
就这个产量,王光荣照单全收,还不满意。
王光荣嫌陈扬产量不够。
但陈扬很满意。就目前的规模和产能,他已经竭尽全力。
要是再想扩大和增产,就得再招新的员工。员工超过八个,他就给人落下了把柄。
现在这样挺好,陈扬自己不用亲自干活,爷爷只负责配料,大妹也有充分的时间操持家务。
村里不少人前来参观。如果搁在以前,陈扬不会同意,也不可能有这么多人。
陈扬来者不拒,并告诉爷爷,他不怕被人参观。
因为陈扬肯定,他们就是拚命的看,也看不出他每天能赚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