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伯文,不是传言你已经死了吗?”董承当即大喝,这一句话绝对是脱口而出。
这下连心中最后一点点安慰都没了,连徐伯文都没死,你曹操现在是演都不演了是吧!?
我的人……
董承心里一紧,感觉喘不上来气,就这么一会儿额头已经开始冒汗了。
主要是气。
“谁说我死了?”
徐臻当即对天子抱拳道:“当时传出消息,不实也。”
“陛下,在下遭到袭击,刺客差一点就可得手,幸得在下行伍出身,绕柱而奔,拉开与刺客的距离,此后刺客眼见刺杀不成,奔逃了出去。”
“是以麾下金吾卫追杀,这些人无路可去,只能向陛下寝宫而逃。”
徐臻说完这话,董承人都要气晕了。
刺客杀你杀不死,杀我内卫三百居然可以全军覆没。
伱再骂!?
“董国丈麾下内卫,绝对是忠诚死士,才能悍不畏死的保护陛下,而刺客也是被追至走投无路,才会拼死一战。”
“此后,我从这些死尸上发现了一条密令,便是来自淮扬袁术的命令。”
“他下令刺杀天子,而先行刺杀我,应当是为了挑起董国丈与我之间的仇恨。”
徐臻沉着脸,无比笃定的说道。
我们之间的仇恨还需要挑起?
董承此刻可谓是手脚冰凉,但却还在死死的盯着徐臻看。
“原来如此,”曹操背着手,对徐臻点了点头,“那就不奇怪了。”
他扫视向刘协,微微躬身之后说道:“陛下可能有所不知。”
“在我迎奉陛下入许都安置之时,无瑕顾及徐州军防,乃至很多城池之城墙都没有办法去修复加筑,于是让袁术有机可乘,从扬州寿春,将领地向北推进了数十里。”
“他还收留了当年的贼将吕布,以为先锋主将,命其攻城略地,其心不安,其志不小。”
刘协一愣,旋即在主位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怪不得袁术一直不曾来朝贡,实际上是对朕并不满意。”
“又或者,此前与曹爱卿相争过多,不敢来奉,如今却又思量刺杀朕。”
“同时以兵马北移,妄图占据徐州之地,如此便可乱许都之政,夺徐州之地。”
曹操展颜大笑,眼里满是欣慰,“陛下圣明啊,此计无非是乱我之后,趁虚而入罢了。”
“不过袁术想不到的是,他碰见了忠义无双的董国丈!”
董承:“……”
曹操接着道:“董国丈以三百内卫,拼死了袁术的刺客,保卫陛下安宁,还我许都平定,如此我可更好出征徐州,去防备袁术,不让他的狼子野心得以实现。”
杨彪此时心中也震撼,自然有所猜测,可他明白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在殿上弹劾曹操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皇城内的安全守备,已经又只剩下了金吾卫,而现在执金吾还是曹操的大儿子,真正的自家人了。
是以,他颇为平静的拱手而言道:“如此看来,此次刺杀之事,便是一场误会,所幸陛下无碍,便是最大的幸事。”
“我等入宫来见,也是因为担心陛下安危,至于内卫……应当追封抚恤,以安其心,此后皇宫内卫还需要再选人手才是。”
“万不可选。”
徐臻当即摇头,道:“太尉,下官斗胆而言,一地之宿卫,需得是将官如臂使指,方可消除阻滞,否则军令无法传达,总需二令相传,并且彼此冲突,如何是好?”
“况且,董国丈如今损失如此多的亲信内卫,如何能再从他军中调任人手?岂不是让国丈军中无人可用?”
“在下建议,若是要抽调国丈内卫,那再调任将军到国丈军中领军,如此才能兼顾两方。”
你这话说得可真是公道。
杨彪平静的看着徐臻,暂且被噎住了。
想要再安排内卫,除非把董承兵马交给曹操来领是吧?
这么一说,两人都陷入了迷茫,不过此时,曹操却笑了笑,挺胸而言:“陛下,无需担忧无将领兵,今夜我已收到书信,正准备来告知陛下。”
“爱卿请说!”
刘协现在哪里还敢无视曹操,只要他一开口,必然是先和他交谈,否则触怒半分日子便不好过。
如今在整个皇城之内,都是曹操的亲信内卫,后宫伺候的宦官们还不知道有多少已经投曹操门下。
妃子也唯有董妃与伏皇后可当做自己人,除此之外,好似今夜一夜之间,全部被洗得干干净净。
还不能去查探,不敢有怨言,就算是猜测可能是金吾卫杀的人,也要含泪去感恩。
曹操笑道:“宛城张绣已经写了书信来向我道歉,请求归降天子。”
“我已经原谅他了。”
什么?!
董承抓胡须的动作顿时僵硬,以至于差点将一缕略微苍白的胡须都扯下来,这一个消息可当真是比他内卫全死光了还要心痛。
怎会如此!?
张绣不是还复反,叛曹而设伏,当初的消息绝对不会错,他差一点杀了曹操、曹昂父子,甚至连典韦都差点杀死了。
天下不知多少人在感叹,若是真能得手的话,全部杀死之后,张绣必然名声大噪。
当然,也有的人认为曹操本来就不可能死,谁死都可能,唯独曹操不会死,因为张绣一旦杀了曹操,将会遭到曹氏的疯狂报复,那个时候刘表绝对不会和他一同抵抗,只会任由他去死。
这一点,大多数人都看得很是通透。
鸟尽弓藏嘛,道理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可现在这状况,又是谁都想不到的,张绣怎么还好意思来投诚?!
而且曹操还答应?!你胸怀这么大吗?!人家可是差点杀了你子侄,杀了你的猛士爱将!
难道——一直在骗我!?
董承双腿一抖,此时再去看曹操时,刚好看见他审视的眼神盯着自己,让董承心一虚,连忙躲开视线,但浑身冷汗直流。
然后打了个激灵。
一种莫名恐惧的情绪在脑海之中蔓延。
“我非董卓,岂能如他那般蛮勇无知。”
这句话,曹操当着他的面说过。
想到这,董承手脚越发冰凉。
曹操兵败之后,回到宛城便已经在安排城内之事,或许在他看来,宛城攻克不下,但战事失败,可在另一方寻找胜利。
于是回到了许都之后,整个人沉默了许多,面对讥讽与百官暗中行事,丝毫不为所动,而当初本来想要提及的校事府之事也只字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