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快穿](钦匀)_39、一心为民景德帝(十一)(1 / 2)_圣母[快穿]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39、一心为民景德帝(十一)(1 / 2)

圣母[快穿] 钦匀 1822 字 2020-06-02

第39章

日子不急不缓地过去,春闱还未到来之前,太傅把完善的免费学堂计划递到了叶锦的面前,和礼部尚书两人一起,说着大家一起想出来的法子。

“免费学堂要想在三十六城建起,除了春闱被选中的同进士外,每城的知州大人也必须参与其中,起到监督作用。”

“臣和尚书大人们一起翻阅了天启三十六城的人口情况,并查阅了近几年三十六城中年龄在5岁至14岁的孩童人数情况,发现帝都孩童人数较多,有八千七百人,而荒漠城最少,有两千一百人。”

“考虑到城中富贵家庭子女都有专门的私塾与教书先生,排除城中中上层阶级,需要进入免费学堂读书的只有平民百姓的子女。”

“鉴于每座城的情况不一样,考虑到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臣等建议免费学堂能容纳的人数应在三千到五千人。”

“再考虑到免费学堂的最终落地点,以及偏僻小县的远近距离问题。若一座城只建设一座能容纳两三千人的学堂,那是完全不可能的。毕竟车马差旅费这些普通百姓可能负担不起。他们的子女费劲千辛万苦去了学堂后,衣食住行样样需要花钱,更重要的是,这时候的他们可能还没有完全的自理能力,而种种问题,会导致距离学堂落地点较远的百姓们放弃将孩子送入免费学堂,这样则达不到给孩童启蒙的目的。”

“经过多日的思考,臣等觉得不如在一城设立多个学堂。以京城为例,京城分内外城,周边县城一共18个,住在县城内的百姓要想跨县城去另一个县城,那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三十六城,大抵都是这样的情况。”

“臣等建议,不如依照每城的孩童人数情况与当地的小县城个数,在每个县城都落地建设一座免费学堂,这样也能大大方便周边山村的百姓,免去了他们的车旅费。更重要的是,臣等一起去了京城外的小河子村,从小河子村步行到京城,需要花费一个时辰,以孩童的脚步,大概花费一个半时辰,一来一往,若有同龄朋友作伴,倒也称不上路途遥远。”

“再者,建设一座能容纳两三百人的免费学堂大概需要白银四千两,

一座城若初步建设十五座学堂,三十六城,大抵需要白银两百万两。”

“学堂建设好,教书先生又是一个问题。不过每年考上秀才的人数巨多,臣等建议可以在当地县城招纳这些秀才教书。”

“此外……”

太傅大人将自己的设想说了一遍,叶锦点点头,肯定了他们的设想,又补充了几点:“如今各县城之间路途遥远,行走确实多为不便,等学堂之事建设好,朕还想在各城大兴土木,将各县城的连接点之间的路修建完好,这样也方便百姓出行。”

“另外,建设学堂所需银两,朕也有一个建议,”叶锦从桌子上抽了一张宣纸过来,在宣纸上挥洒自如,留下“宅心仁厚”四个大字,并盖上印章,“若有自愿捐献银两建设免费学堂的商人,朕就送他一副大字。

“再来,也可在每座免费学堂外立块巨石,上面记录捐献银两的人名及其银两,”叶锦挑挑眉,“相信他们会很愿意的。”

礼部尚书叹为观止,这招真的绝了,为了这所谓的虚名,他相信免费学堂基本不需要国库所拨款,这银两都能被城中富商承包了。

毕竟一座学堂也就花费三四千白银,城中富商几何,那可真是说不清的。

太傅装模作样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认真点头:“想必这些商人很愿意捐献银两,为国效力。”

叶锦也愉快地勾起嘴角笑了笑。

于是这边礼部的部分人还在忙着春闱之事,另外一部分人就跟着工部的人忙学堂之事去了,争取在一月内,将建设免费学堂的指令传到三十六城。

二十天后,三十六城中各大县城外的城墙都贴了衙门的告示,有进进出出的百姓好奇地凑近,等衙门人员走了后,又一拥而上,几分钟后……

“免费学堂?不论男娃女娃都可以上学?”

“上面不是说了嘛,咱们县城都要建免费学堂啊,那县里的私塾怎么办?”

“有钱人家就上私塾啊,没钱的就去免费学堂呗。”

“那去私塾的不是亏了?”

“你不能这么想啊,私塾的先生肯定好一点,书本肯定也多一点。不过陛下好啊,现在普通百姓家的孩子也能上学了。”

“陛下仁慈啊!”

也有

人关注到了不一样的。

“只要捐款名字就能刻在学堂外的大石头上?”

“特别出名的还能得到陛下的大字???”

“天啊……”

要是有幸得到陛下的字画,不敢想不敢想,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啊!!!

商人和百姓都轰动了。

免费学堂还在初步建设阶段,就已经受到了各大富商捐来的物资和白银,而各大富商也开始较起劲来。

“黄兄,不知道你捐了多少?”

“不多不多,只有一千两白银罢了。李兄你呢?”

“诶,我只有普普通通的两千两罢了……”

黄老板:“……”再去捐点,他就不信了,字画是属于他的,荣誉也是属于他的。

各地这样的情况都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