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男儿,就没有不喜欢车车的!
乌~尔衮顾不得去思考草原上的马匹骑兵该怎么办,硬是仗着力气大,一马当先挤到瑞亲王的副驾驶位置,看着瑞亲王发动“拖拉机”,转动“方向盘”,车子动起来,走起路,开起来,驶出十丈远的地方……乌~尔衮比瑞亲王还激动。
瑞亲王·快乐大师·小保康:“等开始生产后,给乌~尔衮一辆。”
乌~尔衮感觉那恍若天音,一把拉住“世界上最亲切最可爱”的瑞亲王的手,不敢相信地问:“真的?”
“真的。不过要先修路。”
“修路、修路。从京城到巴林,修路。”
乌~尔衮之前还因为皇上安排的大移民的事儿,和他祖母闹矛盾,他认为这是皇上在混淆巴林血统,担心巴林人从此失去“巴林”。
可是此刻,面对这个“拖拉机”,乌~尔衮什么想法也没有了。
一切都为了有一天,他可以开着“拖拉机”迎娶二公主去巴林!
…………
二公主脸蛋儿红红。
启程的日期定下来,太子赶在他们启程之前的前一天傍晚时分,鼓起勇气找到保康。
这次是焉巴巴、可怜巴巴的。
保康眨巴眼睛。
保康面对太子这般模样,友好和气地打一个佛礼。
“阿弥陀佛。太子哥哥且坐下,听保康细细讲。”
太子因为一声“太子哥哥”,笑着乖乖坐下。
保康坐在太子的对面,听着窗户
外面晚梅花开的声音,露出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
“康熙十二年,吴三桂起兵反清,打出‘复明’的口号。朝廷处死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积极迎战。紧接着皇上就宣布册封嫡出的二阿哥为皇太子。
打破满洲传统。但这对天下汉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鼓舞,代表着皇上尊崇汉家政统,遵从儒家文化制度……只是谁都没想到,三藩战事会打的这么久。战事进行中,太子出阁一事一再被提到议事日程。
当时,以沈荃为代表的汉家文臣连疏以上,急切之情难以言说,皇上回应说“知道了”。
皇上外示优游,一再对汉家文人施恩,开鸿学博儒科等等。康熙十六年专设南书房,文臣随侍左右读书讲学,天下人大赞皇上勤学书写,国之盛事。朝廷标榜汉化、满汉一家的各种活动进入高潮。
三藩之乱打到第五年,朝廷基本度过最大的危机,皇上还是“知道了”。康熙十七年,保康出生的那一年,中原战局又生变故,双方胜负未卜,皇上心焦如焚,可皇上连“知道了”也不回应了。
宴饮汉官、诗歌唱康,都只是表面文章,朝廷在汉化改制方面并无实质性的变化,皇上一直亲自教导太子。汉家文臣闹起来,陈廷敬甚至说:确保清廷万年的至计,唯在太子出阁。太子出阁是政体、国体的应有之义……”
保康长长的一个故事讲完。
“阿弥陀佛。皇上数次全国征召博学鸿儒,尽力展示崇儒重道、欣染华风的大融合气象,就是不同意太子出阁。太子知道原因吗?”
太子一直安静地听着,听他的保康弟弟梳理整个事情,唯有苦笑:“我知道。”
“我之前不知道,只以为……现在出阁了,知道了。”
兄弟两个四目相对,一个眼睛明亮地微笑,一个脸上的苦笑渐渐变成释然的笑。
…………
太子出阁,更有利于增强汉家士大夫对朝廷的向心力,特别是三藩战事紧张的时候,这会是一步非常好的,争取人心的一着好棋。可皇上就是不同意,为何?
等着辅导太子“日闻正言,见正事”的汉家士大夫汇聚京城,都在期待做太子的老师。康熙十八年,皇太子出阁读书
的宫殿都准备好了,皇上还是犹豫。皇上为何迟迟不让太子出阁?
陈廷敬等等人强烈要求皇上“改正朔,易服色、制度”,他们认为,朝廷在平定三藩之后,必须迅速建立中原正朔,继承历朝传统制度,才能最终赢得人心,长治久安。
甚至有朝廷大臣直言,说太子出阁势在必发。
因为,按照中原王朝的传统,太子出阁即意味着,将太子托付于朝延大臣,无须皇上分心旁骛。而皇上有皇上的顾虑。
太子从四岁开蒙,到去年出阁,每天都是按部就班地起居、饮食、读书、学习,跟着皇上学习。太子聪慧,读书悟性高,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谈吐精要,言行谨慎,气质温润清朗,风度翩翩……
对外,谦虚谨慎;对内,和皇上父子情深。人人都说“太子如日出之光,是大清的希望”,皇上每次面对大臣们对太子的褒奖,都是满腔为人父亲的骄傲。
可是皇上一直到康熙二十四年,因为瑞亲王的事儿被逼无奈的时候,才同意太子出阁,建詹事府。
可以说,之前的各种活动包括册封太子,一大半原因只是因为平叛需要。汉家文人挂在嘴边的那一套“与民更始”,“以昭维新”,“士大夫与国君共天下”……皇上根本无法接受。
皇上在缘饰汉化、倡导儒学的同时,一刻也不曾遗忘满洲传统。皇上的“冷漠”在汉家士大夫的心里投下一层阴影。他们无意有意地对抗皇上,皇上因为三藩之乱的八年战争带来的民族偏见、猜忌心理不断加深……
保康在五台山喊出来一句“五湖四海九州同”,汉家文人痛哭流涕,疯狂进京闹事,可见其形势。
保康小小的感叹:“汗阿玛一直说:‘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可是汗阿玛再怎么去拜祭明陵,也一直都有怀疑和不确定。怀疑满洲能不能被中原接受,不确定满洲会不会因此被汉化,失去自我传统。”
“可是现在,汗阿玛变了。关外相对落后的游牧文化、中原相对进步的农耕文化,不断的冲突和交融中,汗阿玛确信他找到了满洲文化的兴起方向,并且充满自信。太子殿下,你也当是。”
保康对太子露出鼓励满满的
笑容。
太子抬手捏捏保康弟弟的胖脸颊。
保康:“……”
太子又苦了一张脸:“最近我情绪激动多变,无处发泄,只能找保康弟弟说说话,实在是心里苦。”
“汗阿玛给我找的老师们,詹事府的官员们……我以为自己哪里没做好,我尽力周旋,今儿保康弟弟一说,我突然明白……从雅克萨回京后……”
从雅克萨回京后,他们的汗阿玛对于太子出阁一事,郑重异常,熊赐履、李光地、张英等等汉家文臣更是激动异常。
最后众大臣集议,一致举荐最博学、最清廉的汤斌正式做太子老师之首、詹事府之首。其余的詹事府官员,也都是平和、恭谨、恪守道义、实心任事之臣。
钦天监选择吉日,皇太子的出阁讲学大典,隆重肃穆。
太子的书法遒劲刚毅,端重而藏锋,其笔锋和神韵,俨然是大家名帖。
太子一身便衣,清朗自信、俊秀端方;太子面对所有人,姿态诚恳、言语儒雅,其博学程度堪比当世任何一个文豪大家。
太子高兴于他出阁讲学的成功,高兴于詹事府的成立,高兴于自己的“长大”。可是太子面对他“长大”的苦恼,不知所措。
保康就听太子细细地说,詹事府官员们对他的教导,他们的汗阿玛对此的愤怒和批判;他尝试自己拿主意,结果两边人都有意见,打击的他体无完肤;他必须在外人的面前端着太子的模样,心底深处日益积累的压抑……
保康:“……”
太子还说他面对他大哥的时候的压力;他听着弟弟们、宫人们、侍卫们、四九城的老百姓,都对保康弟弟笑口颜开地夸夸的难过……他听着索额图、汤斌两方人争论的迷茫……
保康:“……”
少年维特之烦恼,保康表示,他这个半吊子诸葛亮,他也不知道怎么宽解啊。
保康站起来,上前一步一拍太子的肩膀,用他最鼓舞的语气和表情:“这一切,太子你相信保康,这不光是太子的苦恼,也是汗阿玛的苦恼,更是大清在摸索未来方向,必须付出的代价。”
“大清的未来如何,大清的该朝哪一个方向走,怎么走?会有什么困难……太子,你是太子,你不用去看大
哥和保康,也不用去看任何一个兄弟、那些呱呱的官员,更不用搭理索额图,甚至也不用看汗阿玛。”
太子懵。
“……看什么?”
保康特理所当然:“就看你自己。作为一个人类,你有哪些需求;作为一个少年人,你有哪些爱好?你都没想过吗?你不光是太子,还是一个普通人,明白?比如大哥喜欢练武,三哥喜欢读书,保康喜欢玩乐……你喜欢什么?”
“胤禛弟弟喜欢书法,胤祺弟弟喜欢美食吃喝,三姐姐喜欢医学,四妹妹喜欢看历史书和小报,你喜欢什么?你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青春岁月就这么一回啊,太子,你等你老了,到汗阿玛这个岁……”
“数”还没出口,太子猛地一戳他保康弟弟的腰,使劲地使眼色。
保康:“……”
皇上黑着脸进来,气得来:“汗阿玛这个岁数,怎么了?”
熊儿子胆大包天。一开始说得有模有样,结果说着说着就诱惑太子去“寻找那什么青春”,接着还又嫌弃他老了,皇上觉得熊儿子果然每次都要气他一回。
皇上一点儿也没有“偷听”的自我觉悟,生气生得理直气壮。
太子一看,赶紧起身行礼。保康镇定地转身,镇定地行礼:“保康给汗阿玛请安。”
抬起手腕一看他的小怀表,好不惊讶的小样儿:“啊,保康和太子居然聊了大半个时辰,怪不得汗阿玛找过来,是不是额涅着急保康用晚食?汗阿玛,保康饿了,保康先去用膳啊?”
亲亲汗阿玛:“……”
特嫌弃地一挥手。
保康麻利地“滚”出去用晚食,皇上就着地儿和太子展开一番长谈。
康熙二十六年二月初五,太皇太后、皇后、固伦淑慧长公主、保康一起去五台山,裕亲王护送,乌~尔衮和鸿德格随行。咳咳,皇上发话,夏天他领着其他人去五台山避暑,现在都老实地在京城呆着,其他人只能老实呆着。
保康自觉他长大了,坚决不和他额涅一起坐马车;保康开着他的拖拉机,一路“突突突”出发去五台山。
师祖——快来看保康的拖拉机嗷嗷!
作者有话要说:啊,抱歉,抱歉小天使们,卡文了。高考的小天使们加油感谢在2020-07-0621:05:05~2020-07-0716:08:3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可爱到爆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式微不是薇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