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系统(快穿)(易楠苏伊)_第 86 章(2 / 2)_好妈妈系统(快穿)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 86 章(2 / 2)

她发现不少小区门口都有专门的修车摊位,也许不赚什么钱,可起码也是一项工作。

当然跟杨志军以前的工作还有一点点关系。

江舒涵回了家,将自己的打算说了,担心杨志军承受不住别人异样的目光,她又补充一句,“妈是觉得别人的目光不算什么。赚钱才是最重要的。”

谁知杨志军听后,居然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江舒涵立刻找到一个修车师傅,跟对方谈妥了费用,对方答应教杨志军。

2002年,市面上大多都是自行车,偶尔也有电动车和摩托车。

比起做饰品,杨志军显然更喜欢修车,只跟对方学了两个星期,就将所有技能都学会了。

学完后,杨志军就正式到小区门口摆摊。

第一天开业,江舒涵和张顺和都待在旁边帮他。

小区里的人很快发现这边有人在修车。车子有问题的业主也不用跑很远的地方修了。

头一天生意还可以,虽然挣得不多,但好歹也算有人光顾。

许是接触的人多了,杨志军由一开始的不自在,变得越来越坦然,偶尔也会跟客户聊聊一些家常。

这样的转变让江舒涵很是高兴。

挣钱是一方面,让杨志军不再自怨自艾封闭自己的内心,才是她最大的目的。

江舒涵琢磨自己是不是该拓展个别的项目,没想到几天后,城管再次找上门来,她四下逡巡,发现不远处丛飞正抱着胳膊得意洋洋地瞅着他们。

这个黑心烂肺的东西,怎么就见不得他们好呢。

江舒涵正想上前跟城管说两句好话。谁知那两个城管发现修车的是个两条小腿都没有的年轻人,到底没忍心,上前问了些他的情况。

杨志军一五一十答了,末了那个年轻些的城管说了句“你也不容易”,然后两个城管就一起走了。

江舒涵愣了下,艾玛,城管也有人情味的嘛。还真不能一棍子打死,人家撵他们也只是职责所在,并不是刻意在针对她。

江舒涵这边感慨万千,另一边的丛飞气得脸都白了,到底没忍住,上前拦住那两个城管,“哎,你们怎么不赶他们啊。不是说不能在小区门口摆摊吗?”

那两个城管好声好气向他解释,“这小伙子在小区拐角处摆摊,对交通影响轻微。强行取缔对交通没有增益,对他生活影响却非常大,暂时不予清理。”

丛飞还想再掰扯,可两人还要寻街,哪有功夫听他废话,径直走了。

丛飞气得咬牙切齿,却又拿这些城管没办法。

他不服气,又一连打了好几个投诉电话。

第二天,又换了两个城管过来勘察和调研,最终也都是一样的决定。

丛飞见这条路行不通也只能打消这个念头。

八月中旬,张素珍收到一份法院寄过来的信件,递给江舒涵,通知她月底开庭。

杨志远一早就看到信件,也没说什么。

月底,江舒涵去了趟老家,上了法庭。

杨建国没有出席,法官当庭下了判决书。

半个月内,杨建国一直没有不上诉,判决书自动产生法律效应。江舒涵执着离婚判决书到法院开具一份判决生效证明。这段婚就算离了。

从老家回来,江舒涵很快找到一份工作,为了符合她的人设,她选择到一家房产中介任职。

房产中介看起来好像就是带人看房,好像没什么要求,其实并不然。

你有见过年龄超过四十岁的人带你看过房吗?

做这行的大多都是年轻人,身强体健,才能更好服务顾客。尤其这时候的房子大多数还都是多层,需要爬楼梯,要是你带客人看房,客人还没累,你自己累得呼嗤带喘,丢不丢人。

不过江舒涵却还是应聘上了。

她应聘时,大谈房地产未来美好前景,从人口,到地皮,再到发展,再到通货膨胀。听得店长热血沸腾都恨不得赶紧买一套房。于是当场破格录用了她。

2002房价正在小幅度上升,远不如后来涨得那么邪乎。

大多数中介只能拿底薪,提成微乎其微。许多中介为了生计,不得不被迫转行。这一行流动特别快。

而江舒涵这个年龄在一众小年轻里显得格外突出。许多人都不太看好她。不仅因为她年龄大,还因为她连电脑都不会用。

江舒涵却不急,她一边跟杨志军认字,一边学习使用电脑。学会之后很快开始她的房产中介之旅。

她不像其他人急着推销房子。而是采用持之以恒的策略。每天用手机给客户发短信。

没错,江舒涵买手机了,虽然不是智能手机,只是老年机,可对房产中介来说,手机是必备物品。

公司每月可以报销三十块钱话费,江舒涵一个月能花掉一百多。

要说她为什么花掉这么多。

只要顾客来他们中介看房,江舒涵都给他们发一条短信,谈及房价一定会涨。

这时候手机还不能自动区分垃圾短信,江舒涵发的短信不像后世那样石沉大海。不少人都会点开查看。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江舒涵坚持了四年。

2006年房价已经有了小幅度上涨。

江舒涵持之以恒发短信,终于有了成效。

不少人得知房价上涨,秉持买涨不买跌的策略,纷纷前来看房。由于江舒涵给他们的印象太深,不少顾客都指名道姓找她看房。

这四年他们门店的店长都换了人,江舒涵却依旧坚持当她的房产中介,业务能力也是遥遥领先。

买完房,江舒涵依旧会继续发短信,只不过以前是“为了给她一个家,买个房吧”,换成“为了给孩子更多空间,换个大房吧”。

江舒涵的业绩超出其他人一大截,上面领导很快注意到她,这才知晓她这四年几乎每天都会给顾客发短信。

虽然是群发,可这份简单的事情,也并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领导为此还奖励了她两千块奖金。因此江舒涵收入首次破了两万。

江舒涵心情极好,特地绕到菜市口买了一只童子鸡。她走到小区门口时,天已经黑了,杨志军和张志和已经收摊了。

今天忘带钥匙,是杨志军过来给她开的门。

杨志军是在手术十个月的时候,安装了假肢。一开始只能由人搀扶着走,一天只走几分钟,后来慢慢加大训练力度,现在他现在除了不能做剧烈运动,能跟正常人一样行走。只是步伐不快。

杨志军能走后,江舒涵也没有辞退张顺和,而是继续留他在家照顾杨志军。

毕竟杨志军要修车,没时间买菜做饭。

但张顺和觉得不能占他们便宜。最后双方商定。张顺和留下来帮忙修车,杨志军每月开他工资,让他帮忙到批发市场买修车需要的各种配件,平时也帮忙修车。

生活上,张顺和负责做菜做饭,杨志军包吃包住。

张顺和一口答应,也算是皆大欢喜。

进屋后,张顺和端菜过来,江舒涵把自己工资跟杨志军说了。

末了,江舒涵问起家里现在有多少存款。

杨志军想了想,说了个大概数字,“有十万了吧。”

这几年,随着国平水民不段升高,员工工资一年比一年高。现在省城最低工资每个月都有一千多了。

江舒涵点头,“不如咱们买套房吧。”

杨志军险些惊掉下巴,“买房?”

“是啊。咱们总不能一直租房吧,而且每年房东都会涨一次房租,我算了下,咱们贷二十年,每个月还的钱其实和房租差不了多少。”

她有原身记忆,知道哪片房子将来升值空间比较大。

“而且你年纪也大了,也要成家。将来还得给孩子上学。这些都得考虑进去。”江舒涵极力劝说,杨志军最终还是答应了。

江舒涵很快开始她的看房之旅。

她是做这行的,看楼盘,看学区,选户型,选楼层,杨志军几乎不用操心,被她一人包办了。

“你没有正式工作,房字现在只能写我的名字。等我们把户口转过来。就把你名字加上。”

杨志军点头应了。只是随即想到他妈妈要回老家,不免想到当初那个抛弃他的男人。心情不免又沉重了几分。

江舒涵看破没说破,“我买的是城西这片,未来发展前景特别好。现在房价2200每平。我买的这个是148平,四室两厅的。到时候一家子足够了。”

杨志军恍然回神,“148平?咱有这么多钱吗?”

江舒涵掰着指头给他算,“总价是32万5600,三成首付就是97680,再加上税绝对够了。”

“贷七成,咱们能还得起吗?”

江舒涵从包里掏出计算器,“现在房贷利率是6.39%,贷20年,公积金,按照等额本息,每个月只需还1393就可以了。”

杨志军松了一口气,那还好。不算很贵,最多接下来一段日子他们过得紧巴巴。

江舒涵很快交了定金,签下合同,交了首付款,接着就等银行下款,他们还房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