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寝就算停下来,也挤不出多少银子了。”
殷士谵也接话道,“要不叫兵部来一趟,看能不能延后一些时日?”
<div class="contentadv"> “军饷可是事关重大,已经定好的款项,最好别动。”
魏广德急忙说道。
“河南救灾的银子应该还有一些吧,要不先垫上,还有山东那边,应该也没用完,转调河南去?”
殷士谵这时候提议道,“治水和赈济灾民其实都是救灾,也不算挪用吧。”
“我看行,让河南和山东把赈灾的银子全部转运河道衙门,从临清粮库拨漕粮冲抵这部分银子。
百姓受灾,要的也就是粮食,那些重建的工程,让地方上用粮食冲抵材料和工费。”
魏广德忽然说道。
“用漕粮,这不行。”
刘体乾立即说道。
“暂时用漕粮垫上,这部分缺额最后还是从江南调运即可。
粮食放着也是放着,现在暂时当银子使,把河工进行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工部堤坝需要采购大量材料,没银子可不行,而那些商人又不要粮食。”
魏广德急忙说道。
大明朝廷一直为没有银子头疼,主要还是因为九边成了耗银大户,军屯荒废,每年的军饷和粮秣都需要京城拨付,成为朝廷沉重的负担。
倒是粮食,各地府库陈粮不少,特别是江南地区,北方地区因为有宗室禄米的开支,所以也没多少结余。
“户部回去查查,调南方粮食北上,先把银子支应出来给河道那边,刘尚书,你看怎么样?”
这时候,首辅大人李春芳发话了,他也觉得现在情况下除此外还真找不到银子可以支应。
听到李春芳也是这个意思,刘体乾虽然觉得不妥,可也不好继续坚持,只好说道:‘好吧,我回去查查,大方略就这么定下来就是了。
只是诸公,如此耗费民财,这河道之事,我之前也听衙门里说起过,就黄河现在的情况,其实是很难疏浚的,还不如另觅他法。’
黄河最近几年发生两次大洪水,已经让大明朝堂许多人感觉治水艰难,与其耗费无数银钱治水,还不如考虑如何减少损失和救灾。
河工干了,一场大雨下来就直接被没过去,建了等于没建,还劳民伤财。
与其花银子在河工上,还不如省下来赈济灾民。
到目前为止,治理黄河主要还是疏和堵,潘季驯现阶段能想到的也就是在平时疏浚河道,保证大水过境,同时在险要为止建大坝堵水,防止洪水冲垮堤岸,泛滥周边。
这些手段在实际过程中,在其他地方都验证是有效的,可偏偏对黄河还是束手无策,该因为黄河所携带的巨量黄沙堆积。
这些黄沙冲刷入海虽然让大明朝的海岸线不断向东延伸,增加了一些土地,但封堵河道确实让这个时代的人头疼不已。
只能说大自然的伟力,非人力所能及。
而因为后世黄河几乎已经成为干涸的河道,几乎不再发生洪水,所以魏广德对于现在黄河出现的麻烦也是毫无办法。
实在是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若是后世发生类似明朝这样的黄河大洪水,结果未必就会比明朝这个时候好。
魏广德有时候都不得不怀疑,是否是老天把未来数百年的降雨都集中到了这个时候,所以之后黄河就越发干涸了。
“朱尚书,上次我提出让山陕等地沿黄河河道植树的事儿,进行的怎么样了?”
大致定下解决办法,值房里气氛稍显轻松起来,魏广德就开口问道。
“已经知会河道衙门了,下次我问问。”
明朝的河道衙门虽然名义上监管天下河道,其实主要就是负责治理黄河和淮河,别的小江小河地方衙门就想办法治理了,也用不到专门设官府来治理。
闻言,魏广德也只是点点头,水土保持这样的说法不好解释,而且这年头也不好印证。
“植树?河道附近种树有缓解水患的奇效吗?”
一直没怎么发言的高拱忽然问道。
魏广德听高拱发问,想想才道:“黄河水患难治理,其实就是水中含有大量泥沙,我只希望河道中上游多多种树,这样雨水冲入河道的河沙能减少一些。”
听魏广德这么说,虽然不认为有效果,但高拱还是点点头。
河南人,谁不知道黄河是什么样子,就是因为河沙的存在让这条大河难以根治。
等人离开值房出来,魏广德的脸色也变回刚进来的样子,一副愁眉苦脸像。
“善贷,今日看伱脸色不好看,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
殷士谵在他身旁,随口就问出口。
“是啊,今日看你过来,脸色就很难看。”
张居正也是问道。
魏广德左右看看二人,这才叹气道:“昨日收到家书这才知道,前年母亲从京城回江西后,身体就一直不好,最近又病得厉害了,卧床一个多月了。”
“唉,上了岁数的人,这旅途稍长身体就容易这样,只能好好养着。”
殷士谵叹气道。
后世外出旅行轻松的很,而在这个时代就是遭罪,或许这也是许多人不愿远行的缘故。
“慢慢调养,当无大碍,善贷放宽心就是了。”
张居正也是劝慰道。
“我已给夫人去信,让她在江西多呆些时日,替我尽孝。
好在这次南下,我让她带了不少滋补品回去,应该是可以调理好的。”
魏广德强挤出一抹笑容说道。
“善贷府上上好人参还有吗?卖我两株,寄回老家。”
张居正听到魏广德这么说,一下子想到他家里收集的上好人参。
“卖什么,今晚回去我就叫人送到府上。”
魏广德无所谓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