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王子虚)_第273章 你干这么多活儿,厂里发你多少钱啊(2 / 2)_大明1805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273章 你干这么多活儿,厂里发你多少钱啊(2 / 2)

大明1805 王子虚 5377 字 8个月前

        朱靖垣愣了一下:

        “大明本土,这个就得等以后了……”

        这时候,旁边的林则徐开口了:

        “这样一场考试,设置这样一个目标,应该能够激发相应族群的工作热情。

        “应该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实际成本未必会提高,属下以为可以试试。”

        其他的工匠和主人也纷纷点头。

        大明人大多都是追求实用性的,对于一个藩国的公民待遇,本身看的并不是很重。

        而且通过大明语言的考核之后,肯定就能和大明人一样交流,整体的工作效率肯定提高。

        那点多发的工钱,多干点活儿就赚回来了。

        关键这是朱靖垣的要求,朱靖垣是这里的大王啊。

        大王提出的方案没有大问题,当臣子的还故意对着干,那是没事找事吗?

        也没有人提天竺、波斯、大食、奥斯曼、泰西各族,他们的男子与大明女子结合所生的后代的问题。

        因为大明文化传统就是男性继承制,对女性的血统看的不是特别重要。

        自己儿子和外族女人的孩子,基本都会被理所当然的当成自己家正常孙辈。

        但是对男性血统却特别重视,脑子里面根本不存在把外孙当自己家继承人的想法。

        朱靖垣看着大家都不反对,就微笑着点头说:

        “那就这么定了,回头去拟个方案,做一个小范围的测试。

        “现在我们继续说眼前的事情,关于普通工人的工钱的问题。”

        林则徐那边答应着,朱靖垣再次看向郝仲义:

        “其实在我的设想中,咱们的普通工人,也能拿到每个月一百银钞的工钱。

        “你们这些当技术工匠的,当车间主任的,工钱再翻个两三倍,那才是最理想的。”

        朱靖垣此言一出,现场顿时响起了一片惊呼。

        郝仲义更是下意识的喊着: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怎么可能都赚那么多钱啊……”

        另外一个车间主任也说:

        “都变成有钱人,那谁当穷人啊……”

        朱靖垣却笑着反问:

        “为什么一定要有穷人?为什么不可能都当富人呢?

        “虽然说,互相对比的话,肯定会有人钱多一些,有人钱少一些。

        “但是,让以后的所有人,都享受到的以前富人的生活,并不是不可能的吧?”

        工匠和车间主任们面面相觑,不太敢继续反驳朱靖垣,却又难以接受和理解。

        林则徐和牛鉴也是觉得很奇怪,结合这两年跟着朱靖垣耳濡目染到的东西,隐约觉得这个思路似乎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又没办法一下子明白其中的逻辑。

        朱靖垣笑了笑说:

        “崇祯朝以前,几钱银子能买一匹普通的丝绸,几两银子能买上好的绸缎。

        “世界大战之前,两三元银钞还买一匹不错的绸缎。

        “放在崇祯朝以前,一个妇女一天织一匹丝绸,且不算成本多少,就算卖了三两银子。

        “在世界大战之前,一个妇女看着好几台纺织机,一天能织上百匹绸子吧。

        “东西还是那个价,一个人能够创造的东西的数量,增加了一百倍。

        “那这个人的收入,就算不上涨一百倍,也该增长十几倍吧?

        “与此同时,绸缎的产量翻了一百倍,能穿上起绸缎衣服的人,也能翻个十几倍吧?

        “我们现在的生产速度,如果还能继续提升,那大家的收入是不是也该继续增长啊?”

        “大家能够享受到的,更好的衣服和用品,是不是也会继续增加啊?

        “以前只有有钱人能穿绸子,以后工人都能穿得起绸子。

        “以前的绸子不耐磨,现在咱们创造了人造丝,穿着上工都不心疼。”

        几个工匠和车间主任都懵了,觉得朱靖垣说的确有道理。

        只要大家在相同的时间内,用相同的劳动力,能生产出更多的东西。

        同时东西本身的价格不变,那所有人的收入都会相应的上涨。

        而且,所有人能够享受到的东西,也会同步上升。

        但是他们并没有马上想到一个关键。

        那就是,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用的设备的价值越来越高,投入生产的资金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也就是生产资料越来越复杂和重要。

        用于建设工厂的资金和技术投入所占的成本,以及后续在销售利润中分到的比例,相比负责实际生产的工人分到比例,具体是多少。

        如果绝大部分收入都落入了投资者和工厂主手中,工人就没有多余的钱,去购买自己或者他人生产的产品,产品自然也会滞销。

        牛鉴和林则徐两个高材生,此刻就在理解朱靖垣的思路的同时,也想的更多了。

        林则徐有些不确定的说:

        “殿下,这个逻辑的确是合理的,但是这个循环持续下去的前提,是有足够的人拿出足够的钱买下其他人生产的产品。”

        朱靖垣马上给林则徐做了个注脚:

        “所以要把生产效率提高带来的收益,分出足够的比例给足够多的工人用于消费,而不是尽可能攥在工厂主的手中,只用于扩大生产和投资。

        “你建造的工厂再多,生产出来的东西再多,一旦卖不出去了,没有人买有什么用?

        “所以我一直提倡给工人涨工资,当然,涨工资的前提也是生产效率确实提升了,否则就是饮鸩止渴,只会让工厂的实际生产效率衰退。

        “还要给工人一定的时间去消费,否则工人有钱也没时间去花,所以我曾经推动限制工作时间,留出更多的时间让他们去消费。

        “咱们大食国,现在都要严格执行大明的工作时间和休假规定,后续我会继续努力缩短工作时间,延长休假时间的。”

        听到这里,一群工匠和车间主任都说不出话了,是真的无话可说了。

        他们无法完全理解朱靖垣的话中蕴含的深层逻辑,但是却能够明白朱靖垣要做的是什么。

        给工人多发钱,让工人多休息,有时间也有钱去享受,当然也要求工人在更少的时间内,造出出更多的东西,造出更好的东西。

        郝仲义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心情,只是用山东腔怔怔的念叨:

        “大王真的是活菩萨啊……”

        阳历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