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王子虚)_第308章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2 / 2)_大明1805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308章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2 / 2)

大明1805 王子虚 5550 字 8个月前

        朱靖垣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就已经仔细的考虑过新天府的事情了。

        自己和皇室财团准备了非常多的大项目,各种高新尖端科技和大型工业化项目。

        朱靖垣当时本来是想要把这些项目排个轻重缓急,考虑哪些可以同步进行。

        但是思来想去,朱靖垣慢慢的发现,自己首先应该考虑怎么高效的种地。

        自己和皇室财团要在新天府工业化,就需要将足够多的人口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

        农业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工业化应该首先服务于农业,也能够解放农业生产束缚的人口。

        现在看到河海船舶换乘,想到银河航道疏浚,说到所需的人手,就再次想到了这一点。

        朱靖垣上辈子,泰西各国本土工业化的时候,本土土地相对人口而言都不算充足。

        农民靠种地是不可能富裕起来的,除非是占有大量土地的地主。

        如果工厂的工钱足够让农民富裕起来,就能比较方便的从农业上吸收人口。

        但是新天府不同,新天府有广阔的耕地和牧场,还有更加广阔的待开发的土地。

        新天府总人口估计有六千万,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国人口相当。

        但新天府掌控的土地面积是当时德国的三十多倍。

        新天府仍然算得上是地广人稀。

        就算这所有的六千万人口,都去搞农林牧副渔这些广义的农业,也能过的颇为富足。

        与此同时,新天府还是大明最重要的农牧产品供应基地。

        把人口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的同时,还不能降低新天府的农业生产能力,不能影响整个大明的农产品供应。

        要同时实现这两个目标,唯一的出路就是机械化。

        朱靖垣和家人乘坐的内河船,在周围的小型军舰护送下,离开三庆城前往新天府城。

        船舶离开城区之后,朱靖垣举目眺望三庆城城外。

        大明历的二月底到三月初,正是新天府秋收的时节。

        银河以北的三庆城周围,年降水量超过一千毫米,正是适合种植水稻的地方。

        现在三庆城的外面的陆地上,就是一望无际的金黄色稻海。

        大量的人群和马匹,在稻海之中来来往往,收割和搬运这个夏天的收获。

        现在这个时代,农业生产仍然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

        大农场用马,小农场用牛。

        新天府的马和牛的数量,可能比当地的人口都要多。

        经常看到农民御使着两匹马,甚至四匹马托运收获的粮食,配合大型铁犁翻耕农田。

        天子驾六,诸侯驾四,新天府的农民车夫很多都能玩四匹马,直逼春秋诸侯。

        使用数量如此庞大牲畜,原因还是缺少合适的动力机械。

        这时候其实已经有了汽油动力和蒸汽动力的农用拖拉机了。

        但是汽油机没劲,蒸汽机太过笨重,再加上早期拖拉机设计不成熟,应用范围比较有限。

        根据后世的经验,最适合做农用拖拉机的发动机,就是中小型柴油机。

        比汽油机有劲,比蒸汽机轻巧,简单、安全、皮实、耐用。

        但柴油机的喷油问题没解决之前,石油产业规模足够广阔之前,没办法大规模普及。

        现在这些应该都不是问题了,或者很快就不是问题了。

        朱靖垣去年规划柴电潜艇的时候,就把柴油机的最关键部件——柱塞喷油泵设计思路告诉了工部。

        工部已经完成了试生产,今年随行的船队上,就包括一批更换了柱塞喷油泵的改装柴油机。

        在去年过年到今年年初,朱靖垣又专门规划设计了常用的农用机械。

        其中的核心就是通用柴油动力拖拉机。

        现代人都已经习惯了拖拉机的形态,但是这个形态也是在很长时间的摸索中形成的,是一种近似完全体的设计。

        蒸汽动力拖拉机在1868年就出现了,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柴油机成熟后开始普及。

        现代拖拉机上的关键设计,那两个巨大花纹的轮胎,在1932年被设计出来。

        这其中技术原因并不多,主要是拖拉机的使用足够广泛之后,用户们在长期的使用中才慢慢的确认,这种设计才是最适合拖拉机的。

        所以朱靖垣和以前一样,直接跳过经验积累过程,照搬典型的完全体最优设计。

        除了拖拉机本体之外,还要有配套的,用拖拉机驱动的,组合式的农业机械。

        包括翻斗车、悬挂式铧式犁、悬挂耙地机、播种机、插秧机、收割机、抽水机等等……

        其中很多设备是本来就有的,只需要驱动的很是不一样,现在根据新式农用拖拉机设计做针对性的调整就可以用了。

        朱靖垣的计划是,先这样设计和生产通用拖拉机,加配套的组合式农业设备来使用。

        先完成这种小规模通用性的农业机械,尽快实现新天府的完全本地化的生产。

        等新天府的机械工业体系成熟之后,再逐步做大型化的专用农机。

        拖拉机的项目比各种军用项目简单的多,就算是比汽车项目也简单很多。

        工部就按照朱靖垣的要求,很快完成了拖拉机的基本设计。

        新天府的农机厂,也做出了配套的轮胎,预先准备了底盘,现在正等着组装测试。

        皇家农用机械公司在新天府也有工厂,只不过以前的工厂规模不是很大。

        主要是负责生产各种配合畜力使用的农业机械。

        原有的汽油发动机的履带式拖拉机并不好用,所以并没有扩大动力机器的生产规模。

        朱靖垣过年后就给他们发了消息,让他们提前开始准备建设柴油拖拉机工厂。

        并让他们跟工部直接对接,共同完成新式柴油机拖拉机的设计,以及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也就是说,朱靖垣到了新天府之后,最先要做的事情,新天府工业化的过程中,最先动起来的产业,应该就是拖拉机厂。

        然后就是应该会同步建设的是农用飞机厂了。

        相对柴油拖拉机而言,农用飞机反而是完全成熟的技术。

        朱靖垣发明飞机的时候,就直接提前准备好了农业飞机设计。

        大明航工公司在本土早就完成了生产线生产,再在新天府建设一套新生产线就行了。

        可以预料的是,这些农业机械逐步应用的过程中,新天府的农业生产效率后续迅速提升。

        农业生产所需的人口自然就大幅度的降低了。

        然后皇庄就可以将更多的人口引入工厂当工人了。

        新天府都是皇庄,无论工人还是农民,理论上都是皇庄的员工。

        把农民改成工人理论上只是工作调整。

        虽然实际操作中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应该比历史上各国工业化过程中被动的调整要方便容易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