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王子虚)_第382章 天南(2 / 2)_大明1805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382章 天南(2 / 2)

大明1805 王子虚 5938 字 8个月前

        大明的探索舰队来到这里的时候,发现这里的蓝天白云的景色非常怡人。

        于是就给这里取名叫白云群岛,后来成了白云皇庄。

        白云群岛的土著毛利人,在朱靖垣上辈子的世界上,他们属于南岛语系-波利尼西亚人。

        与东南亚到夏威夷以及大部分太平洋岛屿上的族群有着比较近的血缘关系。

        他们大约在南宋时期抵达白云群岛,并将这片岛屿命名为“奥特亚罗瓦”,意思就是绵绵白云飘飘的地方。

        所以大明人命名的白云群岛,与当地土著人使用的地名不谋而合。

        因为双方都是根据当地的环境取得名字。

        只可惜这个世界的大明人,目前并不知道这些土著什么时候抵达的白云群岛。

        否则他们就不会被视为土著。

        毕竟在大明的习惯认知中,宋代末年的事情根本就算不上是古代……

        现在他们被当做是土著,但是也已经完全明化了。

        大明的文明水平,对比当地土著而言,是领先了好几个时代的。

        无论是武力还是文化以及制度上,当地的土著都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只能被完全同化。

        关键是,南岛人与大明人的形象差异,远不如与泰西人之间那么的明显。

        土著只要接受大明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就能够融入进去。

        最起码一眼看上去不会特别的突兀。

        目前白云群岛总人口不到五十万,其中四十万都是纯血的大明移民。

        土著只有十万人左右,而且除了户籍信息上的记录,已经完全没有传统土著的特征了。

        白云群岛首府白云城,位于群岛最西北角的半岛上。

        差不多就是后世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的所在地。

        整个白云群岛都在环大明洋地震带上,只有最西北角的白云城相对平静一些。

        船队在这里补给的时候,朱靖垣和朱仲梁接见了白云皇庄的掌柜。

        这次见面不只是纯粹的接见,朱靖垣作为信任的天南地区总督,直接用这几天现场安排好了白云皇庄未来的任务。

        要求白云皇庄借鉴新天府的方案,开始实施通识考试合格证制度。

        后续以通识考试合格证作为通行凭证,逐步根除这里的土著仅剩的自我认知。

        除此之外,皇庄以前怎么经营的,以后还怎么经营就行了。

        白云皇庄总面积二十七万平方公里,与整个南直隶的总面积基本相当。

        但是这里总共只有五十万人。

        白云皇庄环境很不错,就适合人类生活而言,气候也可以说很不错的。

        但是这里的热量不够。

        全年最高温度通常不超过二十三度,每年只能种一季粮食,更加适合做牧场。

        而且内部多山和地震,平原面积不是特别广阔,没有内部市场。

        所以这里环境虽好,但对大明人的吸引力却不足。

        这么多年下来也只有五十万移民。

        现在除了白云城有一定的城市规模,其他地区就是广阔的原野和森林了。

        就算是农场和牧场都颇为稀少。

        这种地广人稀的地方,未来不会有什么大的发展,一半也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

        船队在白云城补给之后继续出发,顺着天南大陆东南海岸北上,进入南洋群岛地区。

        朱靖垣没有去天南大陆。

        天南的名字来源很简单,这块地已经到了天的南边,太阳都在它的北面了,所以称之为天南。

        白云皇庄的事儿少,天南大陆的事情就更少了。

        天南大陆虽然与南洋群岛相邻,但是天南大陆的土著和大明洋土著血缘却相差很远。

        包括白云群岛在内,大明洋岛屿上的土著,都是几百年到几年以前,从神州大陆的东南部南下,逐步扩散开来的。

        而天南大陆的土著,却是上一个时代的人,是四到六万年前过来的。

        这个世界的大明人,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来的,但是看形象就知道不是自己人了。

        天南大陆的土著是墨人。

        大明能够同化南洋岛民,却没办法同化墨人,双方形象差距太大。

        按照世祖皇帝留下的传统,大明也不可能接受墨人。

        根据朱靖垣的认祖归宗方案,天南大陆总共不到一百万土著墨人,在过去的几年里面被陆续送去了墨洲大陆。

        现在的天南大陆,总面积七百多万平方公里,只有五百多万大明移民生活。

        天南距离大明本土更近,面积也如此的广阔,但是移民规模却不大。

        原因也是因为这里并不适合种地……

        作为全球最小的大陆,天南大陆的格局与南殷洲截然相反。

        南殷洲最高大的山脉位于大陆最西侧边沿,帮整个大陆兜住了东部大洋上过来的水汽,将雨水留在了整个大陆之上,让它成了世界上最湿润的大陆,

        天南大陆的主要山脉,却位于大陆的最东部边沿,山脉把水汽挡在了大陆的边沿,只有山脚下留下了地形雨,天南大陆内部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干枯的荒漠。

        在卫星云图上看,南殷洲绝大部分都是绿色的,而天南大陆绝大部分都是焦黄色。

        没有绿色植物持续生长和枯死,就无法持续积累营养物质。

        与此同时,天南大陆本身远离板块边沿,地质环境过于稳定,地表土层异常的古老。

        这意味着陆地表面的土壤本身也会非常的贫瘠。

        在没有大规模应用化肥之前,这里很难大规模发展种植业,只适合发展有限的畜牧业。

        所以大明移民对此地敬谢不敏。

        无论是种田还是放牧,南北殷洲都是最佳选择。

        殷洲的开发和建设进入瓶颈之前,大明移民对其他地区的兴趣都非常有限。

        在原有的历史上,泰西人也对澳洲兴趣缺缺。

        是澳洲发现了金矿,加快了泰西人的移民速度,到了二战时代也才积累了七百万人口。

        这个世界的大明,是不允许私人自行开矿的。

        这里发现了矿产从也只能由皇室财团经营,所以不会大规模的促进私人移民。

        如果不是朝廷为了控制这块大陆,早期往这里分封藩王并持续组织官方的移民,现在这里连五百万人都不会有。

        有人的地方才有江湖,地广人稀的地方事儿就少。

        同时天南大陆虽然不适合种田,但是面积真的足够广阔,这里的移民能得到的土地很多,少量移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其实不差。

        更何况,现在土著已经被清理掉了,天南大陆上的人都是大明人。

        藩国也已经全撤销了,政治机构只剩下布政使司。

        除了下属府县面积都异常巨大,但是人口却异常稀少之外,与本土已经没有区别了。

        所以这里也就没有什么需要朱靖垣特别注意的地方了。

        所以朱简炎才把朱靖垣安排到了狮城。

        狮城是南洋地区的中心,南洋地区的情况就复杂太多了。

        朱靖垣和朱仲梁的船队在南洋群岛中穿行,在四月十日的抵达了狮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