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王子虚)_第390章 九卿(1 / 2)_大明1805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390章 九卿(1 / 2)

大明1805 王子虚 5992 字 2023-10-06

第390章  九卿

        远在南洋的朱靖垣,收到通政司发来的会议纪要之后,也是稍微有点意外。

        主要是,设立几个高级负责人,分管所有中央衙署事务,这种规划有点似曾相识。

        朱靖垣就顺着这个思路思考,就发现了另外一套管理逻辑。

        目前大明统治的疆域虽然是前所未有的,但是目前管理的人口数量毕竟也才不到八亿。

        相比后世的那个人口大国仍然有一定的距离。

        如果在这个角度考虑的话,后世的经验仍然可以比较直观的借鉴。

        就比如说大明朝廷的官员们提出来的这个想法,这个可以说是殊途同归的规划。

        至于是让大学士去分管,还是设立专职的官员,朱靖垣的倾向是设立专职官员。

        至于丞相什么的,要是有十二个丞相,那这丞相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丞相了。

        实际上反而更接近仁武改制之前的六部九卿的意思。

        六部尚书、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使,是约定俗成的大明九卿。

        他们其实并不能完全当做现代某个部门的某个职务。

        六部九卿的职务都是可能会互相调换的,他们在参与讨论决定重大问题的时候,也并不会完全局限于本身的职务限制。

        他们其实都是皇帝之下的帝国最高决策团体的成员。

        现在设立主官官员分管各部和大域的制度,可以同时将这个团体重新建立起来。

        与此同时,十二个大域只是自己当初的举例式的说明,具体的数量也未必要定为十二个。

        整个天南总人口不到一千万,完全没必要设置一个大域,一个省的编制就足够了。

        可以让南洋大域代管天南,或者干脆让中央朝廷直辖。

        同样情况的还有墨洲西域,可以交给大食域甚至殷洲的大域管辖,或者中央直辖。

        殷洲东北和殷洲中域也可以合并,大食域可以改为大秦域,波斯、安西等地交给天竺域。

        这样就形成了九个大域,分管的九个官员的职位名称,可以用最传统周代九卿官名。

        宗伯、冢宰、司马、司徒、司空、司寇、少师、少傅、少保。

        大明官员日常习惯用大宗伯称呼礼部尚书、大冢宰称呼吏部尚书,这是仁武改制之前留下来的传统习惯。

        但是中央衙署数量早就已经有增加到三十多个了,三十多个尚书之中有六个占着这些传统尊称本来就不合适。

        不如现在直接拿出来给决策团的成员使用。

        至于品级,朱靖垣觉得用正一品或者从一品都可以。

        用从一品的话,就直接以九卿称呼,正一品留出来当虚悬在上的荣誉加衔。

        关键是,与现有的尚书就差一级,可以让现有尚书直接晋升,不算越级提拔。

        同时还能在干满一任之后,“升授”到更高的正一品,再干一任然后退休。

        可以与现有的官僚体系无缝转换升级。

        如果不考虑这种方便的话,也可以直接用正一品,将他们的身份地位与尚书们拉开。

        同时把少师、少傅、少保替换成太师、太傅、太保的三公称呼。

        仁武改制之后,大明官员已经有了退休制度,朝廷不会让这些官员干到七老八十了。

        皇帝就算是看中某个官员,也不会越级提拔对方了,只是让对方任期届满之后,直接晋升到更重要的位置上去。

        在这样的环境下,文官们需要从毕业就马上进入官场,还要在任职期间要基本不犯错,晋升周期基本不停顿,才能在五十岁左右到达尚书级。

        从正二品的尚书,晋升到正一品的决策团九卿,仍然需要三年或者六年。

        如果这些官员仍然在六十岁退休,那他们最多也就能任职六到八年,正常情况下估计都不会超过五年,除非皇帝专门要求其在六十岁之后再次留任。

        所以大明现在的制度,就已经限定了不会出现封无可封,升无可升的特殊情况了。

        就算是某个官员有大功劳,需要特别的封赏,也可以动用爵位。

        所以朱靖垣觉得可以直接把正一品放出来。

        既然有了上面的九长老,那下面大域的主管品级设为正二品,与尚书平级就完全没问题了。

        他们本来就应该是平级的官员。

        他们的主官都是上面的决策团九卿。

        关于下面大域的官僚设置,朱靖垣基本没有什么想法,朝廷的老先生们的安排,是让自己挑不出什么毛病的。

        左右都护其实是将常规行政事务,与财务、税收、交通、仓储等事务分开了。

        都护都完全没有军权,都是纯粹的政务官。

        这种制衡手段理所当然,只是在朱靖垣看来已经有点过于谨慎了。

        再加上现在的大明已经是工业国家了,这个世界已经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了。

        现在早就不是找一群铁匠,打一批刀枪棍棒,再控制一批农田种出粮食,就能拉起一支队伍单干的时候了。

        正规军事作战对后勤的需求已经超过了一个临界点。

        地方上的军政官员,已经没有能力带着自己的辖区和部队脱离帝国的工业后勤体系,没有办法独立出去作战,更不用说以地方对抗整个帝国了。

        海军的一支舰队独立出去,就有可能足够对抗一个泰西中等国家的舰队。

        但是脱离了大明的体系,他的舰队烧完油就跑不动了,炮弹打完就没地方补给,炮管寿命用完了没地方更换,例行检修保养不做,不用几年就得报废。

        不过谨慎总是好的,设了九卿分管的话,正好也能管得过来。

        于是朱靖垣最终给父亲的回复很简单,就把九卿决策团的设想写了下来。

        其他的就直接说“我觉得可行。”

        朱靖垣的回复是在傍晚发到大明京师的,朱简炎在陪父亲吃晚饭的时候收到了汇报。

        朱简炎马上拿过回复看了一遍,然后把电报纸递给了颇为好奇的父亲。

        朱仲梁也放下了筷子,拿过电报纸来看了一眼,若有所思的说:

        “这个……九卿的安排,这算是复古吗?”

        朱简炎笑着说:

        “这明显是旧瓶装新酒啊,如果要复古的话,应该重回六部九卿的时代。

        “在六部下面设立多个衙署,将现在各个部门变成六部的下属。”

        朱仲梁想了想说:

        “你的意思是,回到六部,但是在尚书、侍郎和清吏司之间,加上一级机构?

        “这样似乎也不是不行,只不过升官容易降级难,还是在上面加更加的方便。

        “靖垣这小子就喜欢做好人,

        “地方的布政使上面加上一级大域,增加了几十个正二品的实缺。

        “中央朝廷把正一品的三公九卿放出来使用,把一品官位从荣誉加衔变成实际职务。

        “以后能够就任这些官职,以及有机会任职的官员,又都该都念着他的好了。”

        朱简炎听到这话就马上说:

        “这决定肯定是我来做,我来宣布,好处怎么能全给他?”

        一直以来发愁的问题,现在有了基本确定的解决方案,朱简炎的心情也放松下来了。

        朱仲梁嗤笑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