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王子虚)_第432章 未来目标舰队和过度阶段(2 / 2)_大明1805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432章 未来目标舰队和过度阶段(2 / 2)

大明1805 王子虚 5274 字 8个月前

        “八万吨甚至十万吨。

        “早期的四万吨航母,就会淘汰退役转行,去当训练舰或者反潜舰,乃至直接拆毁。

        “与此同时,战列舰也会逐步淘汰,数量会越来越少,乃至于完全停止建设。

        “最后主力舰会会全部变成航母……

        “也就是说,现在加快造舰速度,会整出一大堆在十几二十年后就要淘汰的战舰……

        “这就太难受了,这就是在浪费资源啊……

        “老爹怎么也不问问自己?

        “还是他根本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朱靖垣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就去比对了一下大明目前的生产总值和财政收支。

        然后就有些颓然的叹息说:

        “这比例……还真的不会让他太过放在心上啊……”

        朱靖垣瘫在椅子上考虑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再次打起了精神:

        “老爹你不在意这些钱,我不能看着你浪费啊……

        “现在这个局势,新战舰不能不造,但不能是现在这么个造法……”

        朱靖垣再次拿起笔,又抽了一张新纸,开始规划自己的额方案。

        先列出几十年后的远期目标,然后根据舰船的使用周期和用途,做整体的建设规划。

        到了三十吨以上重型舰载机的时代,以大明本身和大明海军的体量,拥有十六艘到二十四艘十万吨级大型航母,应该是很合理的数据。

        同时保留八艘六万吨级的高速战列舰,改装为大舰队专用指挥舰也是可行的。

        最后,在未来的海军体系中,两栖攻击舰也将占有很高的地位,也应该归入主力舰体系。

        以大明海军的体量,拥有十六艘四到六万级大型两栖攻击舰,也是合情合理的。

        这些舰船加起来,最多能有三百六十八万吨了。

        再加上一些两万吨左右的两栖舰船,理论上的主力舰吨位就超过四百万吨了。

        这差不多就是大明未来的远期目标了。

        大明建设和维持这些舰船,难度并不会比朱靖垣前世的美国海军压力大。

        可能与很多人的认知不同,美利坚造船业一直都很拉胯。

        不只是新世纪去工业化之后拉胯,哪怕是疯狂爆兵的二战美利坚造船业同样拉胯。

        特别是跟英国对比的时候,美国人的船价格还贵,质量还不好。

        这不只是因为美国相对英国可以算是后发国家,更重要的原因是美国搞贸易保护。

        美利坚在1920年颁布的琼斯法案规定,在美国境内提供航运服务的船舶,必须是完全在美国境内组装,船舶主体由美国本土制造。

        而且船舶的所有权至少有75%是美国公民拥有,船员中至少有75%必须为美国公民。

        贸易保护的初期当然是有好处的,能够促进本土相应工业的发展壮大,避免相应产业在不成熟的时候直面外来成熟产品冲击。

        但是,在相应产业基本成熟之后,如果还不解除贸易保护,不让相关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多半会把相关产业给再次养废了……

        美利坚的造船业就是这样。

        二战美利坚造船速度可谓是前无古人的,但那基本上就是靠钱多硬堆出来的。

        当时美利坚的自由轮,虽然的确量大管够,但是质量远不如英国货船,价格还贵很多。

        只是英国处于战争前线,根本没办法放开了生产,只能大量进口美国货。

        无论美利坚有没有去工业化,在贸易保护之下孕育的美利坚本土造船业,永远都不可能造出物美价廉的军舰。

        所以美利坚无论是军舰还是民船,从二战爆发的时代就没有便宜过。

        大明现在也可以说是有贸易保护的。

        但是大明的规模已经超规格了,不需要外来的厂商与大明厂商竞争,大明内部的自己的厂商竞争起来就能把价格拉下来。

        更不用说大明还有官营船厂和皇室造船厂,大明海军自己的采购规模也比美军高一截,海军自己的订单就能产生规模效果,进而压低实际生产成本。

        所以朱靖垣规划这个目标其实算不上远大。

        但更重要的是在达到这个目标规模之前,如何从现在的状态过度到目标状态。

        首先是战列舰。

        战列舰是注定要淘汰的,所以不可能无限制的放开了建造。

        应该在合适的节点开始控制数量,缩减与航空母舰的建造比例。

        同时,现在和后续建设的战列舰,应该直接以指挥舰为目标来设计。

        然后是航空母舰。

        在航母全部更新成十万吨级以上超级航母之前,可以将不同级别的航母高低搭配使用。

        所以航母的设计和建设以及升级本身都可以按部就班的进行。

        但是要对不同吨位的航母数量做出控制。

        特别是六万吨航母开工之后,就不应该继续建设四万吨的常规航母了。

        但可以以四万吨航母舰体为基础设计两栖攻击舰。

        新代意义上的两栖攻击舰的甲板和机库,都能够调动和使用二战时代的螺旋桨飞机。

        两栖攻击舰需要的坞舱,也可以暂时当做下层机库或者备件库来使用。

        这些两栖攻击舰在这这个时代仍然可以作为航母使用。

        早期设计在功能上可以侧重于航母,在中期大修改装之后开始侧重于两栖作战。

        最后就是电磁探测设备、制导武器、涡轮发动机等新技术的应用了。

        后续战舰设计应该针对这些武器和设备做出预留。

        巡洋舰和驱逐舰的炮塔应该可以方便的改装城导弹发射架和弹药库。

        新战舰应该设置更多的发电机,以满足电磁探测设备的使用。

        直升机的研究和设计层面,应该考虑涡轮发动机的应用。

        朱靖垣把自己的这些思路整理出来,把两栖攻击舰为首的两栖舰船的用途写明白,把自己了解的两栖舰船的设计方案写清楚。

        专门写了一份相对正式的报告和建议,直接发给了自己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