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王子虚)_第528章 键政人与普通人与阅兵机群(2 / 2)_大明1805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528章 键政人与普通人与阅兵机群(2 / 2)

大明1805 王子虚 5486 字 8个月前

        他们也听到广播中的诏书不会想的太多,只是觉得皇帝的大公年号挺好的。

        追求公正和公平,与邪恶做斗争的理念也挺好。

        再加上,大明现在的状态也仍然还是盛世,各方面的情况仍然还是繁荣发展状态。

        普通百姓的生活相比十几年前发生了颠覆式的变化,现在每年都仍然在不断地持续向上提升。

        而这一切都与现任大明皇帝的贡献息息相关。

        朱靖垣在民间的威望非常高,大明的百姓们也有钱和时间去玩乐。

        所以大明的百姓是真心的在庆祝新皇帝陛下的登基大典,同时也在庆祝皇帝陛下确定的新的历法的新年。

        来年大家的假期全都要再次增加了啊。

        大明各地的鞭炮和烟花声,各地的聚餐和庆贺的活动,一直持续到下半夜才逐渐降低了烈度。

        实际上有很多地方是一直热闹到了第二天了。

        很多人第二天早上吃了饭,稍微休息了几个小时,就开始继续守着广播听消息了。

        陆军和空军的阅兵式要开始了。

        阅兵式的举办地点,在大明应天府新城,新三大殿和朝廷各部的办公区之间,这片面积巨大的社稷广场上。

        广场的中间留出了一道东西方向的道路,道路的两侧布置了高度依次抬升的观众席。

        正式的阅兵仪式从上午十点开始。

        不过受阅部队的准备工作,其实从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有机会现场观赏阅兵式的普通大明人,在天刚亮的时候就已经赶到了现场,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等待了。

        泰西诸国的民间代表们,也在天亮的时候就赶到了现场,被安排到了一片单独的区域。

        当然不在观众席的正中间,也不是最边沿的位置,跟大明藩属国代表挨着。

        泰西诸国的核心王室成员、大公和亲王级的顶级贵族,首相和大臣级别的顶级官僚,倒是可以在室内休息区等待。

        到了上午八点半的时候,他们才在礼部和鸿胪寺人员的引领下,来到了奉天殿的台基上。

        奉天殿的台基又称社稷之基,本身的总高度是超过一百米的。

        如果让所有人直接到台基顶端去观礼的话,相当于站在三十层的楼顶上去看地面上的东西。

        阅兵的时候,各种战车从社稷广场的地面上通过,他们在上面肯定根本看不清。

        不过社稷之基不是完整一体的长方体,本身是下大上小,从下往上,由外向内分成了四个大层。

        每一层都向内收缩一段距离,每一层的顶端都形成了四个环绕奉天殿大楼的走廊,或者说是小型的露天平台。

        第一层走廊平台高度是二十米,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高级观礼平台。

        大明能够在台上观礼的贵族、官僚、学者,以及泰西各国王室、贵族、官僚们,也都被安排在了这一层。

        上午九点的时候,能够上台基上观礼的人员也都全部到齐了。

        朱靖垣作为皇帝,当然是要最后出场的。

        不过在上午九点的时候,朱靖垣已经换好了皇帝参加军事活动的礼服——武弁服。

        大明所有的亲王、九卿大臣、从一品以上大学士和军机大臣,五军都督府同等身份的将领们,皇庄和财团享有同等待遇的掌柜们,以及享受同等待遇和荣誉的顶级工匠和学者们。

        他们也在这个时间换好了自己的礼服,在亲王朱简烽和大宗伯沈复的带领下,来到皇帝的休息室请皇帝参加典礼。

        朱靖垣接受了他们的共同朝拜,然后带着他们一起到另外的一间大殿,请太上皇朱简炎和无上皇朱仲梁。

        三代皇帝汇合之后,带着亲王、九卿、大学士、军机大臣、掌柜、学者、工匠们,前往社稷之基的第二层平台上。

        上午十点整,阅兵总指挥,中军都督府大都督,杨遇春一戎装,精神抖搂的来到朱靖垣面前。

        杨遇春用力的捶胸行礼同时大声报告:

        “禀陛下!大明大公元年元月二日,大明陆军、空军、海军陆战卫与海军航空兵受阅部队准备完毕,请指示!”

        朱靖垣表情严肃但是带着明显的赞赏和期待,从身边随行的军机大臣朱昭燮手中拿过了一枚专门的令牌。

        杨遇春双手向前平伸,手心向上展开。

        朱靖垣将令牌亲手放到了杨遇春的手掌中,同时说出了直接的命令:

        “开始行军演练。”

        杨遇春双手握住令牌大声回应:

        “得令!”

        杨遇春站直了身体,再次向朱靖垣行礼,然后转过身去,大踏步的离开了现场。

        很快,巨大的广播声的声音响彻全场。

        宣布阅兵式正式开始的同时,开始介绍受阅部队的情况和顺序。

        现场的所有人,包括朱靖垣自己,现在都打起了精神,转脸望向了广场的东方。

        不过绝大部分普通人,都是本能的往地面上看。

        只有朱靖垣和实际参与了阅兵式规划的人,是直接往天上看的。

        最先动身的虽然确实是陆军,但是最先出现在广场上的队伍,却是速度最快的空军战斗机。

        不过其他的普通人,也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飞机发动机的声音,以及广播中的介绍,都让他们明白怎么回事了。

        广播通知之后没多久,成群结队的单发螺旋桨战斗机,就出现在了东方的天空中。

        当某些人下意识的想要数一数的时候,却很快发现这些飞机组成的机群的宽度和长度,都实在是太大了一点。

        第一批飞机来到广场正上方的时候,观众们仍然没有发现机群的末端出现的迹象。

        机群好像从出现的地方开始一直延伸到了广场上方。

        好像一条飞机组成的河流。

        下面的观众在这条河流流动起来的过程中,都陆陆续续的看呆了。

        包括威廉三世和尼古拉等各国的国王,包括纳尔逊和格奈森瑙等各国的将领,脖子都不知不觉间变得僵硬了。

        几乎所有人都在心中念叨,也都在猜测和想象:

        “这到底有多少飞机?”

        “大明准备了多少架飞机参加阅兵式?”

        广场上的广播很好的解答了他们的疑问:

        “大明空军和大明海军航空兵部队,总共抽调了一万架各式固定翼飞机接受检阅。

        “所有的飞机将按照大致相似的速度,持续的通过社稷广场上空……

        “大家首先看到的是空军的单发战斗机队伍……”

        这时候,已经持续呆滞了许久的观众们,终于得到了一个宣泄情绪的机会。

        大明百姓们排山倒海的欢呼声迅速响彻了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