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从职工的状态,还是整体的管理运行而言,都已经具备了接受大规模订单的能力。
刘良目前作为张军手下的得力干将,这些日子以来,夜以继日,殚精竭虑的捋顺了红星科技的日常运转,解决了不少股份制改造以来的问题。
人瘦了一大圈儿,但是精神状态极佳。与楚凌微两人之间的合作也十分默契。
这让张君放心了很多,也抽出了更多的时间。
他开始全力以赴的投入到微风吊扇的协作开发之中。
话说王建国研发这种微风吊扇,基本上都是在自己家里弄。
而且还是利用业余时间的,可以说研发条件是极其艰苦的。
即便是这样,他仍然乐此不疲。
为此,张军在与他商量之后,在红星电子厂的院儿里专门给他弄了一个实验室。
还给配备了一名助手,买了一辆嘉陵摩托车,这样也方便他下班之后赶来实验室做研究。
目前张军的态度就是,只要是王建国需要的东西,他就是上天入地也会给他弄来。
这样一来,王建国的研发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研发进度明显加快。
按王建国的话来说,如果不出现意外的话,五六个月之后,第一台微风吊扇将成功制作出来。
张军自然是欣喜若狂。
不同于张军专走出口路线,宋哲那边却是瞄准了国内市场。
他暗地里派出下面的工人详细的打听了一下,看看红星电子厂生产的电风扇到底是个什么模样的?
几天时间后,汇总了各种消息,心中大体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
他找到了给红星电子厂代工制作电风扇外壳的南淮市塑料厂。
通过各种渠道从他们那里弄来了几套原本供给红星电子厂的风扇外壳。直接交给了瑞华电器新近组建的技术部。
技术部是由原来无线电二厂和三厂的技术人员组成的,足足有二十多人,单从人数上讲,实力是强大的。
这样一群人大眼瞪小眼的看着眼前这么几个塑料壳子,居然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下手。
好在大家都是搞技术出身的,用了差不多十天的时间,总算是将一堆零件拼凑进了电风扇的外壳之中。
看着造型优美,但是噪音却极大的电风扇,宋哲心里有些窝火,发了一通脾气之后,让技术部重新搞。
第二台风扇很快便组装完成,噪音降低了很多。
而此时供给市里的灯架,在数量上也基本上快要达到了需求量。
为了生产的衔接,宋哲不顾技术人员的阻止,让他们将不成熟的相关技术图纸下发到了各生产车间。
进入三月底之后,南淮的天气开始热了起来。
喜欢逛街的人们很快的发现,百货商店的柜台上多了一款造型十分优美的台式电风扇。
价格虽然有些偏高,差不多是一百五十块钱每台的样子,但是风扇的造型确实惹人喜爱。
在实用的同时,还能照顾到美化身边环境,所以第一批放入市场的瑞华牌电风扇,很快便销售一空。
这在南淮市造成了极大的轰动。
于是南淮日报第一时间就跟进了,以《股份制改革见成效》为标题,在头版头条上大肆宣扬了瑞华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起死回生的奇迹。
可能连报社自已都已经忘记了仅仅在十多天之前,还在批评企业股份制改革的事情。
这样一来,宋哲顿时成了家喻户晓的改革先锋人物。
春风得意之间却也埋下一颗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起爆的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