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镇魂司(幻夜游鱼)_第十九章 悲凄绝望 惨痛记忆(2 / 2)_长安镇魂司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十九章 悲凄绝望 惨痛记忆(2 / 2)

长安镇魂司 幻夜游鱼 2082 字 2023-04-17

如今看来,那老家丁也是帮凶,最终死在了陈廷生手中,也是因果报应!

刘默毕竟是个孩子,带着哭腔的拼命挣扎,但最终依旧被强行塞进了马车当中。

由始至终,那王夫子都带着一丝畏惧之色的,没有去理会这件事情。

冬暝转而看向了王夫子:“当时,你为什么不阻止?!”

王夫子缩了缩脖子,颤颤巍巍地说道:“陈家虽然……已经势弱,但……但再怎么说也比我一个教学的夫子势力要强。”

“我……我不敢得罪他们……”

“所以,你就任由我的孩儿跟着陈家去了吗?!”刘氏凄厉的咆哮起来。

王夫子脸色惨白:“我……我是真的不知道啊!我一开始还以为……刘默是陈家哪个纨绔的私生子……我没想到……”

冬暝看的又气又怒,忍不住一脚踹在王夫子的胸口:“枉费你还是个教书育人的夫子,我看你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如此的趋炎附势,如此的心术不正!那些孩子交给你管教,简直是胡闹!”

就在此时,一直被刘氏抱在怀里的刘默,忽然痛苦地大叫起来。

“默儿!默儿你怎么了!”刘氏慌了。

她手足无措的检查着孩子的身体,可已经成为鬼魅的孩儿,又如何会有什么问题。

却见刘默死死抱着自己的脑袋,面容扭曲,非常痛苦!

冬暝见状,立刻说道:“他应该是被王夫子的记忆所牵引,想起了一些什么!”

与此同时,冬暝旁边的伯劳鸟忽然落到了刘默的面前。

素白的羽翼,宛若慈爱的双手,轻轻环住刘默的刹那,原本还在挣扎的孩子,满是痛苦的扭曲之色逐渐平复下来。

与此同时,一团团黑色的物质从刘默的魂体当中出现。

伯劳鸟张开嘴巴,一口吞下。

“这是……刘默的噩梦吗?”冬暝看着逐渐昏睡过去的刘默,默然不语。

而伯劳鸟已经张开翅膀,朝着众人身后的位置张开嘴巴。

伴随一阵缭绕的黑雾,映入眼帘的,是另外一段属于刘默的记忆!

此时,刘默的脸色看上去有些苍白,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低着头,看上去十分疲惫。

“刘默。”

王尧惯例地上前打招呼,刘默却如同惊弓之鸟,吓得“噌”的一声站了起来。

这么大的反应,让王尧也吓坏了。

“你,你怎么了?”

刘默却下意识的捂着自己的手,沉默不语。

王尧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他握住刘默的手,看到那血迹斑斑的伤口时,不由地露出一丝恐惧之色:“你这是怎么了!”

“难道……是昨天那个带你离开的陈管家……”

“嘘!”刘默连忙捂住了王尧的嘴巴,带着一丝哭腔地重重摇了摇头:“千万不要说你知道这些!不然,你也会有危险的!”

王尧看了一眼四周,旋即惊恐道:“刘默,到底怎么了!你娘亲知道吗?”

“不能……不能让她知道!”刘默执拗地摇摇头。

“可是……”

眼见王尧还要说什么,刘默却坚决地说道:“不行!王尧,算我求求你,千万不要和我的娘亲说这些事情!”

忽然,王夫子走了进来,眉头一皱,怒声道:

“你们在说什么呢!”

王尧连忙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刘默小心翼翼地抬起头,发现王夫子似乎也在看着他。

作为旁观者的冬暝,将刘默和王夫子的反应都看在眼里,如何还不明白这件事情当中,王夫子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

说白了,刘默就是被陈管家从书院带走的,时间上也必然是和刘氏岔开。

穷苦人家的孩子,本身就会在没事的时候,去采一些果子、药材什么的,作为爹娘自然不会有所怀疑。

再加上刘默如今又开始上学,下学在路上逗留了一下,在刘氏看来,也是正常。

而王夫子纵然不知道陈家的恐怖之处,但也必然是受到了陈管家的警告,亦或者还拿了好处!

所以,画面当中,王夫子纵然已经看出刘默身上有人为的伤势,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一样。

更不用说,在刘默身亡之后,王夫子为了自己的安危和名声,自然就警告所有的孩子不能说出刘默的事情来了。

冬暝冷冷看向王夫子:

“陈家管家,给了你多少,让你隐瞒刘默之事?”

“说!”

王夫子颤颤巍巍地说道:“总……总共……五十两银子……”

【作者题外话】:小科普:

古代时,因为受到儒家影响,很多读书人都会产生一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想法。

这种想法,在当时的确没什么错处。

而且从社会地位来说,读书人的地位的确是很高的。

这也就滋生了一些不公平和不公正。

而且,古人还有一个比较荒谬的思想,就是他们认为读书人的“仪表”非常重要。

古代科举之中,我们常说的状元、榜眼、探花郎等等,不仅要文采好,而且要相貌好。

因为在古人来看,如果生的“贼眉鼠眼”,纵然有满腹才学,恐怕也会无人问津。

这也就产生了一些仅仅是因为容貌而断了科举之路的饱学之士。

所以,本文当中,王夫子嫌弃刘默,一方面是因为性格卑劣导致的嫌贫爱富,另外一方面就是刘默相貌丑陋,在读书人的王夫子眼中,刘默就是不堪造就之人。

按照我们现在的价值观,的确有些荒谬。

但在古代,这样的事情,的确不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