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宝虽然有心让他们吃饱,实在是宣武城里的衙门太穷,其他富商们虽然捐款捐物,可是这么多灾民,这么多人流离失所。
整个宣武城足足几万的每人三餐啊!而且这样长期的供给,别说宣武县,即使整个幽州都供的吃力。
所以还是有很多人经常饿肚子,毕竟粥只能保证不饿死,却又填不饱肚子。
宋大宝已经尽力,已经想尽办法让这些因为打战流离失所的人们去开垦荒田,互相帮忙造屋子,在宣武城附近都落户下来。
可是即使落户,还是有许多孤儿依然无家可依。
这毕竟是古代,靠宋甜甜一家人,孤掌难鸣,能帮的只有少数人。
宋大宝作为宣武城县令已经在尽心尽力。
宋甜甜是要改变这个大庆,可是这改变不是说短时间里几个月,一年,二年就能实现的。
就像现代改革开放发展一样,几十年时间过去,依然有穷苦家庭有些孩子依然是读不起书。
更别说比现代还穷的古代,知识文化还要贫瘠落后的古代。
宋甜甜的绵薄之力,现在只是在大庆微微滴落了一滴水珠,荡漾起了一些水花,也仅此而已。
想要彻底改变,没有几十年时间,是无法远远做到的。
宋甜甜只是在给大庆打根基,这个改变的根基打牢,以后十几年来,百姓们才会过的舒心,安居乐业。
可是宋甜甜也不是圣母,面对自己家人有潜在的危险,用一些人保护自己的家人,这是人性驱使。
她宋甜甜从来不是纯粹的好人,也不是纯粹的坏人。
这些孤儿,宋甜甜打算安排在这个庭院里。
庭院里足足有三十几间屋子,差不多三百个孩子,现在只能挤一挤每个屋子十个人,才能住的下去。
实在是孩子太多,宋甜甜又让宋大宝雇用了厨娘和工匠,这些工匠还是原来造皇家月报屋子的那一批工匠,上百个人,三天时间里,就在庭院旁边造好了连排屋子,有点类似前世宿舍的屋子,足够孩子们居住。
厨娘足足六个人。
几百个孩子的伙食,没有六个人只怕都要累瘫。
还有负责孩子们的米粮鱼肉,幸亏宋老根几个月送一趟车,这一趟车里还没有开销完,这些都是宋老根给宋甜甜的私产,只有宋甜甜能吃。
宋甜甜身边的人不会动,他们都想宋甜甜吃好一点。
宋大宝等人就更加不会动了,会和妹妹打秋风,可是不会拿妹妹的东西出来救济灾民。
这一点,宋家娃娃们都是同一个想法。
即使饿自己了,也不会动妹妹的东西。
妹妹要怎么动是妹妹的自由,但是他们不能动一分一毫。
所以宋老根随着马车一起送来的东西,依然安好没人动过,宋甜甜想着就全部拉过来了。
用来当作这些孩子们这些日子的开销。
她得写信给阿爷,告诉阿爷她现在很难,缺钱缺粮啥都缺,得让阿爷给自己运送粮食,家里上万亩地里,因为都是种的大产量稻谷,每年种出粮食上千万斤,除了卖的,捐给大庆国库的,其他的,宋老根都有留心的留下不少。
想想玻璃厂,药材,医学院的工人和学生们,吃的全是宋老根种出来的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