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吊睛白额大虎,前后五代传承,守护七十二年,我下山时,老虎还在望仙台虎啸相送,先前太乙峰崩塌,望仙台也塌了,把下面山谷截住,形成了一片太乙池,那老虎也不知道如何了······”
韦善俊感叹说得道高人,自有祥瑞之兽守护。
“可惜我以前竟不知终南隐仙,遗憾未能一见啊。”
韦善俊跟许多大唐人一样,丝毫不怀疑逍遥子的真实,因为武怀玉这么年轻却如此有本事,却仅跟随逍遥子九年,如此成就,那他师傅自然了得,而且不是一般了得。
唐人本也就好神仙,对这种事情都会主动的脑补合理,更加尊崇,哪会怀疑。
“其实翼国公可能不知,民间也尊你为药王。”
“上次我在终南山净业寺见老神医和道宣律师时,他还谈起过你,他之前被陛下召见入宫,那次可惜你不在长安,他还说很遗憾,后来他还去了你家的千金堂药肆,对你家的许多中成丹药,买来研究后很是惊叹佩服······”
武怀玉当初给药铺起名千金堂,其实是取自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没想到如今孙神医却跑到他家药铺,买他的中成药去研究。
“孙神医这些年一直在收集民间药方,在著作医书,从长安回来后,他说你那千金堂里的那句人命至重,贵於千金,非常好,他打算等他的医书编成,就叫千金要方。”
孙思邈这本还在写的千金药方,主要就是收集民间各种药方,然后加上自己的临床实践总结。
武怀玉都没想到,这倒是反过来了。
“孙神医可是很想见你一面,向你当面请教你千金堂里的那些丹药的药方,”
“有机会我应当当面去拜访老神医才是。”
药方,尤其是一些独家拥有的秘方,那都是很珍贵的,许多医师,那都是代代相传,这是吃饭的本事,哪会轻易外传。
不过武怀玉还是愿意跟孙思邈好好交流一下。
治病救人,光有药方也不行的,还得对症下药,中医还要讲究配伍、增减等等。
当然方子如果公开,确实也会受些影响,这年头又没专利保护法,但如今的武家,本就是以制药为主,虽药铺也有坐堂医师,但主要还是制药。
医师们知道方子,对症开方,那也还要用武家的药,哪怕他们自己抓药配制,也不是啥大事。
“我很佩服老神医所在做的书,著写医书,这确实是利在千秋之事。其实我也一直有一个计划,想要召集我大唐天下名医,在朝廷主持支持下,重修本草。”
韦善俊听了不由的直接坐了起来。
这可是大事。
本草,是中药的统称。
唐人所知最早的本草著作,据说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连著者是谁都不知道了,全书三卷,收录动、植、矿三类,三百六十五种药。
每种药下面有用药的基本理论,有毒无毒,四气五味、配伍法度及丸、散、膏、酒等剂型,这是汉以前药物知识的总结,为以后药学发展奠定基础。
到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把神农本草经整理补充,编成本草经集注,增加了汉魏以后名医用药三百六十五种。甚至在每药之下不但对原有性味、功能与主治有所补充,还增加了产地、采集时间和加工方法等。
不过到了如今大唐,大家还是发现这本草经集注还是有许多地方有误,加之收录不全,尤其是对外交通日益频繁,许多外国药物陆续输入,药品特种更多,加上诸如香料等入药, 过去的本草经集注,已经急需重新修订,删改错误、增加新药等等。
“我计划这本新修的本草,就叫皇唐本草纲目,到时每样药物下,还要配上详尽配图对照,各种药物信息要更齐全和准确,并配上一些基础的药方等,将来学医者,人手一本皇唐本草纲目,能够大大提高医药水平。”
收录千药,附录万方。
这是一项大工程,需要集合众医名家之力,可这也是一件大好事,如果真能完成,自然有巨大好处。
“等修成定稿之后,我再奏请朝廷拨钱,设立印刷厂,让人雕版印刷,大量发行。”
“算我一个。”
韦善俊立马响应。
跟武怀玉才相识半天,但从州县医学到惠民药局,再到这皇唐本草纲目,几个项目计划,已经让韦善俊甘愿奔走,为之奉献。
如果是别人跟他说这些,韦善俊觉得可能只是画饼,但武怀玉说这些,他却觉得值得相信,他也听说过许多武怀玉的事迹,这不仅是道家隐仙弟子,下山后的诸多表现,更是值得信赖。
小医医病,中医医人,大医医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