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玄素离开叶秀的大宅之后,并没有急着离开这处城中之城。
除了玉京之外,每个繁华城镇都有这样的贫民聚居所在,不因世道变化而改变。
玉京之所以例外,是因为玉京是纯粹的道士之城,里面只有三种人:道士、灵官、道民,道士和灵官就不必说了,道民也都是有一技之长之人,各有差事和生计,不敢说大富大贵,最起码衣食无忧,能维持最起码体面。
更关键的是玉京统一规划,在名义上,玉京的所有房屋宫阙都归道门所有,没有私宅,由九堂中的天机堂负责维护修缮,包括大真人在内,只有使用权力,没有所有权力,所以众人都是租赁,只是租赁期限很长,最长的可达百年之久。
再有就是,玉京立于昆仑之巅,就算有人羡慕玉京的繁华,也爬不上去,道门可以轻易地调控玉京人口。
可其他城镇没有玉京的得天独厚,都是位于平原和通衢之地,天然汇聚人口,就很容易出现这种城中之城或者是渤海府城外的棚户区。
在这一点上,就算是帝京也无法免俗。
早年的帝京城,平面轮廓呈正方形,只有九座城门。城市中轴线南起正阳门,贯穿皇宫,北抵钟楼。
大魏初年,国势强盛,太宗皇帝对金帐部族采取攻势,曾五次率军北征,问题尚不凸显。后来大魏实力衰落,多次被金帐军队兵临城下,至明雍年间,遂有官员建议在帝京城外围增建一圈周长约八十里的外城,以策安全。
增建外城工程于明雍三十二年开始,由于当时南郊比较繁华,又有皇家祭坛天地坛和社稷坛,所以外城先由南线筑起。但是开工不久,就因资金不足,难以为继。
不得已之下,朝廷只能改变计划,只筑南线城墙,其他三面待日后有钱时再说。南线城墙长度,也由原计划的二十里缩减为十三里,其东、西两端,向北弯折,与内城的东南、西南两座角楼会合。
由于外城只建了南面部分,此后的帝京城平面轮廓就从原本的“口”字形成了“凸”字形。“凸”字的下半部分便是外城,而且“外城”之称名不副实,它并不在内城的外面,而是在内城的南面,所以帝京的外城又称“南城”。
终大魏一朝,另外三面虽然未曾建城,但仍旧有大批百姓居住。
待到大玄入主帝京,终于是补全了剩下的东城、西城、北城,将“凸”字形变成了“回”字形,也变成了今日外城以百姓为主而内城以勋贵官员府邸、各大官衙为主的格局。
相较于今日的帝京,玉京因为地形的缘故,反倒是还维持着老帝京的“凸”字形格局。“凸”字的上半部分是“玄都”,地势最高,“凸”字的下半部分是“玉京”,地势较低。
至于金陵府,因为地形的缘故,十分不规则,不仅无法用具体某个字形容,与方正二字也不怎么沾边,甚至没有明确的中轴线。
据说,这是按照三垣、二十八宿的星象,结合金陵府虎踞龙盘、依山傍水的地理格局,一改以往都城墙取方形或矩形的旧制而筑,成为堪舆天象和自然地理相结合的典范,独树一帜。
总的来说,金陵府旧城位于东南角,百姓密集,商业繁荣,大批作坊也设置在这里。权贵富商们的第宅、顶尖酒楼和行院则分布在旧城西南一带。
旧城也称内城,其外便是外郭城,相当于帝京的外城。其西北部分是黑衣人军营所在,集中了大片营房、粮仓、库房和军匠作坊,等闲不能入内,这座城中之城便是位于与黑衣人军营与内城之间的位置,与整个金陵府一样,呈现出极为不规则的形状。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里其实也可以成为大宗货物的集散区域,甚至是得天独厚。这并非齐玄素胡乱猜测,而是有一定的道理。
大玄之前,海贸并不兴盛,故而金陵府的繁华地带主要集中在秦淮河一线,面向内陆,靠近大江的西北部分略显空旷,出了金陵府辖境的沿海一线也谈不上繁华,多是渔村。
如今海贸变成大头,直接顺江出海更为便利,若是再走秦淮一线,反而有些费时费力,于是道门便将许多仓库设在定淮门一线,本意是毗邻黑衣人的军营,更为安全,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仓库距离此处城中城也不算远。
想到此处,齐玄素顿时生出探索此处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