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卒(莫问江湖)_第四十四章 未雨绸缪(1 / 2)_过河卒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四十四章 未雨绸缪(1 / 2)

过河卒 莫问江湖 1644 字 10个月前

清微真人的这句话可谓是语惊四座,不亚于在礼堂中引起了一场地龙翻身。

你清微真人刚刚结束了一场凤麟洲战事,又要挑起新大陆的战事?你们李家还真是贯彻到底,要用道门之剑为道门争取更多。

只是市舶堂、度支堂要第一个不答应,两场连续的大战已经让道门的财政捉襟见肘,过去两年本质上还是在为这两场大战擦屁股、收拾残局,现在还没彻底恢复元气。

现在稍微好过一点,又要打?而且是远赴重洋去海的另一边打,其巨额花费非要让道门的财政濒临崩溃不可。

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

现在已经有很多人认为道门生病了,若是再没了钱,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参与这次议事之人可不都是太平道出身,也有正一道、全真道的人,如果清微真人敢鼓吹开战,他们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提出反对。

不过也有人心生疑虑,九堂联席议事的规格当然很高,可涉及到大规模战事,还是要提交金阙进行讨论才对,怎么会在九堂联席议事上讨论?他们这些人说了也不算啊。

清微真人并没有急着解释什么,而是从一位北辰堂副堂主的手中接过一根比人还高的长杆,指向地图:“请看地图,这里是圣廷与塔万廷帝国漫长交界线上的一点,从地形来说,塔万廷帝国一方占据了制高点,占据绝对优势。可就在不久前,圣廷势力在这里主

动挑起了一场战事,最终失败,损伤惨重。”

“这让很多人不解,为什么圣廷会如此行事?这场失败分明是可以避免的,难道是圣廷丧失了对新大陆北部各州的控制?其实圣廷的掌控力并未出现任何问题,不过恰恰是因为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所以局面失控了。”

“一位帝王在遭遇失败之前,绝不会改变自己的政策。一套运行成百上千年的制度,在没有遇到巨大的挫折之前,不可能突然进行内部改良,因为缺乏民意基础。所有决策都是大多数人的意志,一个决策在没有取得广泛认可前,是很难得到承认并推行的。”

“圣廷也是如此,自从圣廷踏足新大陆,从未遇到过对手,各个原住民帝国都被圣廷击溃,可以说,圣廷还没有遇到过一场正面的失败,胜负从来不是圣廷考虑的问题,他们只需要考虑战争的成本问题。哪怕是塔万廷帝国的独立,圣廷也不认为是自己在正面战场打不过,而是因为自己大意、西洋各国内斗并互相拆台扯后腿、战争成本过高、道门背后扶持等各种原因造成的,所以圣廷仍旧用看待蛮夷的傲慢态度看待新大陆局势,俯视塔万廷帝国而非将其当作对手。”

“既然圣廷仍旧认为自己在新大陆是无敌的,那么无论塔万廷帝国这些年来取得多大的进步,圣廷仍旧不认为塔万廷帝国是自己的对手,新大陆的问题不在于能不能消灭塔万廷,而在于值不值。”

“基于此种情况,我始终认为,圣廷与塔万廷帝国的战争不可避免。难道圣廷方面没有有识之士意识到这一点吗?当然有。可是在正面战场迎来一场彻底的大败之前,个别人无法改变或者阻挡这种傲慢情绪,因为缺少民意基础,缺少广泛认可。”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这场大败,因为圣廷轻视塔万廷的实力,认为哪怕地形上处于绝对劣势,他们仍旧能够摧枯拉朽,这是根本原因。至于那些身处前线的将领知不知道此战必败?他们当然知道,可他们知道没有用,因为他们说了不算。”

“当年大玄起于辽东,大魏朝廷的一线将领都知道打不过,可朝廷诸公们还在三年平辽,与圣廷何异?”

“而且我判断,圣廷在新大陆的负责人会将这场战败隐瞒起来,继续放任并顺应圣廷上下弥漫的傲慢情绪。”

“许多时候,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不是我们想不打就不打的。这场耻辱性的战败,不会惊醒圣廷,圣廷仍旧认为自己天下无敌,而在塔万廷看来,是圣廷主动挑衅的,原来战无不胜的‘神’也会流血,并非无敌,那就可以弑神。这两种思潮、两种情绪注定会对撞。”

“这场小规模战事只是全面战争来临之前的小插曲,不会改变大势的进程。我们未雨绸缪,也该着手准

备了。”

在座的真人们鸦雀无声,礼堂内静得针落可闻。

清微真人还在继续说道:“道友们,今天我不是要主动挑起一场战事,我考虑的是道门的安全问题。从理论上讲,一个强劲的对手的存在,无论他有没有动手的打算,仅仅是其存在本身便已经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大战一触即发并非杞人忧天,而是我们随时都可能面对的事实,所以我们要早做准备,未雨绸缪。而我先前说的来而不往非礼也,只是整个未雨绸缪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已,也就是以攻代守。”

在座的众位真人仍旧沉默着,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李长歌正式提出了“用道门之剑为争取更多”,其本质上是与国师、清微真人一脉相承的,此时清微真人提出的观点,无论如何修饰,终究是离不开这一点的。

一位来自正一道的张家真人忍不住开口道:“清微真人,我认为你的这番话未免有些骇人听闻……”

随着这位张家真人打破沉默,在座的真人们都开始议论起来,礼堂内变得嘈杂。

张月鹿仍旧沉默着,望向清微真人。

清微真人刚才提到了多种思潮的碰撞,可此时众真人们议论纷纷的情况又何尝不是道门内部多种思潮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