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育指南》刻印成书, 开始售卖,牛痘疫苗的推广虽然慢了点,但也逐渐落地成形。恭妃母子没有骨肉分离, 太后又在西苑静养,双方等闲不碰面,照说,程丹若已经没什么好烦心的。
然而, 事实绝非如此。
这两年, 她过得非常糟心。
理由就是面前这个太监, 和他带来的人。
“夫人,皇长子就托付于你了。”李太监恭恭敬敬地弯腰,将怀中一岁多的小萝卜放到软榻上。
程丹若委婉地建议:“皇长子身体健康,一直养在宫外不像话。”
“夫人是有大福气的人,皇子能养在您身边是好事儿。”李太监笑眯眯地躬身施礼,“皇长子殿下,老奴告退了。”
小萝卜头看看他, 再看看程丹若, 扁扁嘴:“娘——要娘——”
李太监使眼色:“奶娘呢。”
“奴婢在。”奶娘赶忙抱住皇长子, 轻轻哄拍,“不哭不哭,姨母也是半个娘。”
程丹若:谢了,大可不必。
她原以为, 皇长子生下来后, 就在也不用沾手这个麻烦。谁想二十九年春天,皇长子几个月大的时候, 皇帝突然下旨, 令她代为抚养皇子。
程丹若当时直接震住了, 久久不能回神。
这种操作……历史上是不罕见的,比如东汉末年的刘辩,也是因为宫里的皇子养不住,被皇帝托付给道人寄养,大约是要借其道行保住皇子。
可她一点都不想接手这烫手山芋,表示自己没有生养过,没有经验,有什么疏漏实在担待不起。
谁想皇帝铁了心,金口玉言“姨母也是半个娘”,压根不给推脱的机会。
皇长子就这样带人上门。
他的四个奶娘、八个宫人、十六个太监,依旧跟着他,厨子是御膳监的人,连每日奶娘吃的饭菜,都是由宫里直接送来食材,不用大臣一针一线。
程丹若要做的就是提供一个院子,让他们拎包入住。
然后每天上门看看孩子,密切观察皇子的情况,尽其所能保证他健康。
活是不重,就是糟心。
这可是比公婆还要犯人的祖宗,怠慢不得。若非皇帝说孩子小,不必拘礼,她和谢玄英每天见他还得下跪磕头。
日子过不下去了。
辛辛苦苦熬过一个春天,孩子夏天回去了,然后秋天又来,冬天又回去。
这么换地方,孩子倒也没什么不适应的,可能对皇帝预备役来说,从皇宫到谢府的距离,就是别墅一楼到二楼而已。
但他认人。
比起他抓什么,就迫不及待给他什么,恨不得时时刻刻把他搂在怀里的生母,程丹若这个姨母可真是太讨厌了。
他抓她领口的坠子,她不给,反而走远了两步。他哇哇大哭,她也无动于衷,不哄他不抱他,
他故意推倒桌上的东西,奶娘们会拍手叫好,笑着鼓励他夸奖他,她却没什么反应,反而把东西重新收拾好,似乎在说这么做是不对的。
可恶的是,她还不让他喝奶。
“奶!”小萝卜揪住奶娘的衣领,饿了。
奶娘正要解开领子喂,程丹若却道:“快到正餐的点了,大郎还是吃奶吗?我说过,他应该要学着吃些细软的食物了。”
这称呼也是皇帝让叫的,天底下“大郎”千千万,不容易被勾魂。
奶娘笑道:“皇长子不爱吃那些,还是爱喝奶。”
一面说,一面喂上了。
程丹若呵呵,为让皇长子多喝几口奶,专门在正餐前喂一顿,小孩爱吃饭才怪。
奶娘的私心昭然若揭。
她道:“簿子呢?”
旁边的大宫女掏出一本记录本,上面写了每天什么点吃过奶,尿过尿,睡了多少个时辰,体重身高多少,再早晚测一次心率。
但最近几个月,写得很潦草。
“怎么写得这么简单?”她问宫人。
宫人道:“皇长子在恭妃娘娘身旁的时候,奴婢不清楚。”
程丹若再次呵呵。
别看恭妃在生产前一口一个“姐姐”,我命都托付给你了,皇帝下旨,把皇长子养在谢家,恭妃的态度就开始变得微妙。
表面上,她隔三差五赐下东西,青眼有加,实际上程丹若要求做什么,回宫之后都被当成耳旁风。
且只要皇长子在谢家,她就会遣人送东西,或是玩具,或是新衣,或是吃食,而奶娘得了东西,就会说:“这是恭妃娘娘送来的,娘娘好不好?”
小孩说“好”,送东西的宫人才会满意离去。
皇帝糟心。
恭妃糟心。
奶娘糟心。
这臭小孩更糟心。
“一岁多了还吃奶。”程丹若不咸不淡地笑笑,也没多说。
她对皇长子一点兴趣也没有,爹妈爱怎么养就怎么养吧。
“摆膳吧。”她挪到了西次间,让人摆好两张膳桌,准备上菜。
皇长子面前的是小桌,用的也是木碗,里头是软乎乎的粥、碎肉、蔬菜丝、鸡蛋羹,程丹若这边的则是普通的三荤两素一汤。
小孩刚喝过奶,对吃饭毫无兴趣。
他扭动身体,把桌上的碗筷全部推倒,又扒奶娘的衣襟。
但奶娘解开衣裳准备哺乳,他却浅尝辄止,扭头打量着吃饭的程丹若,眼睛黑亮黑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