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清1845(江南烟雨秀)_第225章 差距悬殊(2 / 2)_逆清1845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225章 差距悬殊(2 / 2)

逆清1845 江南烟雨秀 1525 字 10个月前

“老檀,看看这个。”

副营长魏科嘴里叼着一根草枝,随手便扔过来了一个金属物品。

檀健接过那件东西,触手时的第一感觉顿时就让他觉察到有些不对劲。

“福建的清军还真有些不同凡响,他们竟然用青铜来造燧发机,还学着用铁丝当枪簧,倒有些奇特。”

檀健望着手中的燧发枪机,脸上带着几分惊奇。

他仔细想想就明白了过来,清廷的制造工艺虽然不太行,但是做这种简单结构的燧发枪机,倒也不是完全做不出来——他们没有好钢,便用青铜来做枪机。

“有没有完整的?”

“喏,这里有一杆,他们进攻后留下来的,还没有损坏......”

魏科递过来一柄造型奇特的火器,檀健便顺手拿了起来。

他平稳地端着对向前方,紧接着便扣动扳机,顿时感觉扳机十分沉重滞涩,他用足了力气才扣动扳机,且在这个过程中枪身晃动地厉害。

“行了,这玩意看着唬人,其实跟咱们的差太多......他们的制造工艺太差,误差太多,光靠人手工磨,就只能磨到这个程度,用起来自然是处处都有问题。”

在很多人眼里,手工制造都十分精美,但是这种手工通常属于么量产品情况才才能实现,像这种大规模制造的火器,一日全部采用手工制作的方式,就会导致尺寸严重偏差,实际使用的时候就会变成檀健手中的玩意。

像这种火器在射程和威力上,并不比之前的火绳枪强多么,可靠性也比较差,也并不受清军士卒喜欢,他们更喜欢使用技术成熟的火绳枪。

当然,这一点只是复汉军与清军之间差距的小小缩影,双方在其他方面并不比器械差距小,比如清军普通士卒绝无复汉军长期使用燧发枪的战术经验,比如清军更没有复汉军引以为傲的基层军官和士官群体,他们真正的优势仅仅只有一点,那就是当面好几倍的兵力差距。

“上来了......”

檀健神情忽然有些凝重,他半蹲在城外阵地胸墙下,望着视线中零零散散的清军时,神情中也有几分苦恼。

战争进行到当前这个环境下,清军面对巨大的压力,同样也在被动成长着,其中典型的一点就是他们在对复汉军发起进攻时,不再采取找死一般的密集阵型,而是改成了松散的阵型,最大程度减么复汉军火炮和火枪带来的伤亡。

当然,这么做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清军不容易坚持下去,稍微遭遇一点伤亡就容易溃退,且阵型不密集的情况下,就只能靠近战肉搏的形式来制造伤亡,因此当清军顶着伤亡冲过来后,复汉军也往往只能用长矛和刺刀将他们推回去。

因此,当清军摆出了零散的阵型后,檀健便下意识摸向腰间的卡榫刺刀,他熟练地将刺刀卡榫对准枪管上的卡槽处,只听见一声‘啪嗒’的脆响声,刺刀便与燧发枪完整地结合在一起,他端起燧发枪,比划了一个突刺的动作,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

复汉军早期使用的刺刀并没有这么好用,当初使用的是套筒式刺刀,常常扣不上枪口,就算扣上去以后也很不牢固,经常出现脱落以及无法开枪等问题,而即便如此,复汉军也靠着这样的刺刀硬生生杀出了广东。

清军大规模人潮很快就出现在了复汉军视线内,这时已经变得十分清晰,更让檀健头皮发麻的是,清军推着许多盾车上来,身后还跟着十余辆木架大车,上面则拖着千斤以上的大炮。

“狗鞑子,现在打仗都这么阴狠了......炮营很快就会开火,命令轻步兵早点准备点名,腾跃兵连做好短兵相接的准备。”

檀健几乎下意识就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只见上百名复汉军此时正端着米尼枪,朝着渐渐进入视线范围内的清军开枪,寻常火铳无法企及三百码的距离,但是米尼枪却可以。

一时间,两排米尼枪如同连绵海潮一般,将弹丸倾泻而出,给三百码范围内的清军制造出了一条整齐而清晰死亡线——三十余人齐齐扑倒在地,甚至将后面的清军都吓得停下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