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清1845(江南烟雨秀)_第239章 谈判序曲(2 / 2)_逆清1845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239章 谈判序曲(2 / 2)

逆清1845 江南烟雨秀 1620 字 8个月前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英国人的态度也在发生着转变,文咸爵士最初担心复汉军的崛起,将会迅速取代满清,成为英国人在远东秩序的挑战者——但是根据后面的情况来看,他却遗漏了相当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个国家实在太大,即便清廷腐朽无能,但依然不是复汉军能在短时间内拿下的国家,双方隔江而治已经成为了最为现实的方案。

有了这些前因后果,也才有了大卫前往广州的出行——这一点也说明了无论英国人态度多么蛮横,但是终究不愿意彻底撕破脸,否则来的就不会是代表大卫,而是英国人的武装战船了。

除此之外,伍崇曜这一次出国考察,也不仅仅只是取得了这些结果,他还花费了大量的金钱,从西方带回来了数百名科学家、学者以及各行各业的人才,再加上多达十余万册西方书籍——用泰晤士报的话,这个东方人搬空了整个欧洲文明。

用后世的眼光来看,这一幕似乎显得极为不可能也不现实,可是放在这个时代里,欧洲各国对这一幕却并没有多少阻碍,反而许多国家十分乐见其成看到本国的文明被传播到遥远的东方,毕竟距离摆在这里,没人会觉得遥远的东方会成为他们的敌人。

此外,欧洲人还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心态,那就是他们虽然已经在渐渐强大,可是这种强大却并不为欧洲之外的国家知晓,就好比在鸦片战争之前,道光皇帝连英格兰在哪里都不清楚,其他国家的情况也都比较类似,因此欧洲人有一种极度想要证明自己的欲望,他们为此不惜发动战争,也屡屡派遣传教士前往其他大洲。

现如今有一个东方人不远万里前来学习西方文明,自然也受到了这些国家的欣赏。即便是关系已经出现了些许裂隙的英格兰,也丝毫没有阻碍伍崇曜的搜集活动,甚至还屡屡进行了帮助。

在得到了这一大批人才和书籍后,赵源也十分果断地在广州开设了同文馆和尚贤馆,即所有的西方各国人才都将会在两馆内注册,成为受到优厚待遇的外来人才,享受到相当不错的待遇,同时还建立了广州第一座大图书馆,将这些西方书籍放进其中,还找来了许多人来进行翻译,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从中学习到西方文明中的精华。

在外人看来,赵源近乎是用一种不顾一切的方式在学习西方,许多人甚至都觉得赵源有些魔怔——可是只有少数人知道,明面上无比亲近西方的汉王殿下,骨子里却是最为反对西方各国。

安排了伍崇曜谈判一事后,赵源却又想起了太平军的问题,毕竟太平军数十万大军北伐可不是一件小事,“太平军现在到哪里了?”

“回禀殿下,太平军依然陈兵襄阳城下,迟迟没有打开局面。”

左宗棠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怪异的神色,他可是知道太平军的路子与复汉军截然不同。

复汉军走的是传统坐匪是路子,也就是军事行动往往是配合内政一起来,如果内部没有调理好的情况下,并不会贸然进行盲目扩张,至少现如今复汉军表面上有八个师,十余万兵力,但是这些十余万人要洒在六个省的地盘上,进攻的兵力已经没有多少,得需要帮着汉王府推进三大政策,在六省大规模建立政权,充实地方行政力量,还需要扶持工商,团结亲近复汉军的士绅,替百姓缓解压力......总之,这些事情都需要时间来做。

可问题是,太平军就不需要这么麻烦,他们走一地裹挟一地百姓,纯粹的流寇作风,只需要管理好军队即可——反正百姓们也都是按照男女营进行军事化管理,因此他们的步伐往往非常快,从广西起兵再到进入湖南、湖北,并没有用多久的时间。

而这么一个风风火火的势力,如今却陈兵襄阳城下,自然会让人觉得有些奇怪。

赵源仔细思索了一番,笑道:“那干脆派人去问问,若是需要帮助,咱们也可以提供一些帮助,既然英国人不愿意咱们继续北进,总不能再拦着太平军北进。”

左宗棠顿时笑道:“殿下好计策,有了太平军北进,也可以进一步牵制清军,让他们没有喘息的空间,给咱们争取更多的时间。就怕太平军将来攻下了襄阳,就不再动弹了。”

“无妨,若是太平军只甘心拿下一个襄阳,那给他便是。”

赵源脸上丝毫没有任何担忧,他知道太平军此时的局势已成骑虎,已经轻易下不来,他们想要破局,唯一的办法就是攻占京城,否则将来等到清军缓过来后,双方恐怕会在河南打成一团烂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