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清1845(江南烟雨秀)_第314章 墙头草作风(2 / 2)_逆清1845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314章 墙头草作风(2 / 2)

逆清1845 江南烟雨秀 1570 字 8个月前

赵源对书法也算是略懂,所谓的山谷老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黄庭坚,此人书法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向来受到书法界的追捧,如今想要找到一副真迹也并不简单。

“芝老,这是从何而来?”

赵源知道其中应该有一番故事,好奇地询问道。

潘世恩嘿嘿一笑,道:“殿下,这可是我偶然在琉璃厂收到的,那人自称是山谷后裔,因贫病不得已出卖祖上遗物,倒也没有多要,只要了二百两银子。”

“二百两倒是便宜卖了,现如今一副真迹怕是几千两也难寻。”

赵源点了点头,感慨道:“昔日孤在越秀山学海堂求学之际,的确有心练字,先是摹过柳诚悬的字,后来转向黄山谷,后来又颇喜李北海,却是一种都没写好,此事亦深以为戒,这人呐,得恒心,否则办不了大事。”

听到这番话,众人顿时一愣,他们当然明白汉王绝不会说出一番无缘无故的话,其中恐怕含着一定的深意,而从这番话的本意来,莫非是要大家忠心耿耿,不要三心二意?

李鸿章反应最为迅捷,立刻拱手道:“殿下教训得是。”

一旁的年轻俊彦们也纷纷呼应,却让赵源有些哭笑不得,他知道自己的意思被人曲解,不过似乎也不是什么坏事,索性转过头来说道:“你们都还年轻,做事情需要脚踏实地,专心致志,将来才能成就一番大事。”

李文安连忙拱手道:“殿下说得极是,臣曾经教育犬子时也曾说过,做事需专一,而今他们在殿下的侍从室磨练,正是一个大好的机会。”

赵源含笑点头,两江精英集体向复汉军投诚,自然不能小么——像潘世恩这样的大佬不言,光是潘曾沂、潘曾绶以及李文安等人都各自得了不小的官职,且另外还有封爵赐下,像李鸿章、沈葆桢、林聪彝这些人也都进了侍从室,将来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就能得到外放为官,到时候也算是踏上了一条青云之路。

当然,利益都是在交还的,赵源给了两江集团不薄的待遇,他们自然也需要回馈,因此江苏、安徽以及江西等地的三大政策推行得也十分顺畅,地方大族也都没有阻拦,就连乡公所也都进行得颇为顺利,别看江南是最后纳入统治的地盘,但是由于多番有利因素,乡公所的普及程度甚至还要高过湖南和广西。

看到这一幕君臣其乐融融的画面,一旁的内务情报司司长罗广平脸上也带着几分淡淡的笑容。

实际上,在两江归附之前,除了军方的军事计划以外,内务情报司也做好了清洗江南的准备,像这些地方士绅大族一日不服从复汉军的统治,那么到时候就会施加严厉手段进行镇压——在大家伙看来,江南这些士绅大族历来深受大清朝的皇恩,怎么着也会出来几个忠臣孝子,可是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面临着大清朝的衰落,这帮人几乎就要跳出来踩上一万只脚了!

尤其是面前笑成一朵花的翁同万,罗广平至今还记得汉王殿下专门在这个人的名字上画了个圈圈,声称此人可能会成为大清的死忠分子,必要的时候得将他给干掉。

毕竟赵源作为后世人,清楚地知道翁同万这个家伙在后来可是成为了光绪皇帝的老师,堪称妥妥的大清忠臣,就连他的哥哥翁同书也还在京城当官呢!

赵源眯着眼睛看着眼前这帮家伙,心中却已经开始在思考另一个问题——林则徐同罗泽南的对话他也已经知道,对这帮士绅的墙头草作风不要有任何期待,他甚至可以肯定,即便今天坐在这里的是洪秀全,这些人的态度也不会有丝毫的变化。

况且,从目前北边得到的情报来看,随着太平军越发强势,已经有不少北方士绅大族进行了投效,他们丝毫不顾太平军过去的种种恶劣行径,已经巴不得让杨秀清赶紧打进京城,好拥戴新天子上位.......甚至在山东地界上,也已经出现了许多渴望投靠太平军的士绅,就连苗沛霖统治下的一些人,也都转变了心思。

这个时候幸好有曾国藩和林则徐接连北上,算是帮着苗沛霖稳定了淮北的局势,也顺带着将一部分清廷官员的心思勾了回来,没有使得局势进一步恶化,否则太平军说不定还真能在短短时间里一统北方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