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荇一直都有收集种子的习惯。
这是跟他奶奶学的, 他奶奶有将每一季长得最好的作物留下来做种的习惯。
村子里其他人也是这个习惯。
春天的萝卜种子、油菜种子,夏天的西瓜种子、茄子种子,秋天的南瓜种子、辣椒种子, 冬天的大蒜种子、葱头种子……
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各种种子。
江荇家的这些种子中, 有些被取出来了单独放置, 有些则和晒干了的种荚一起放置。
单独放置的种子,江荇都用纸包着了,晒干的种荚则堆在箱子里, 杂七杂八地放成一团。
现在要拿出来用,他还得再找一下。
家里的小家伙们跟他一起去杂物间的阁楼里找。
丹参果们对种子放在哪里记得很清楚,看到江荇找, 它们在前面带路。
阁楼很久没有人过来了,一上去, 一股尘土的味道。
江荇用手在鼻子前扇了扇,摸索着打开灯。
霎时间, 阁楼中光明一片,他们可以看见在木楼板上随意堆着的干茄子、干丝瓜等。
江荇提起脚边的一串茄子,“我们先来清点一下, 看一共有多少种子, 留够我们自己要用的,剩下的清理出来拿去集市上卖掉。”
小一扯了扯江荇的裤脚, 仰起脑袋:“除了我们自己要用的, 剩下所有的都卖掉吗?”
江荇:“差不多,先看看到底有多少种。”
小一伸手一指:“那里有一大袋南瓜种, 当时我们说炒来吃, 最后没炒完。”
江荇不太记得:“南瓜种啊, 我看看。”
小五也扯扯江荇的裤脚:“叽叽。”那里有一袋西瓜种。
小六:“叽叽叽。”还有菜瓜种,那个是我放的。
小家伙们当时亲手把种子放了进来,现在阁楼哪些种子放在哪里,它们一清二楚。
江荇说要拿种子出来清点,它们吃力地将所有种子拖出来,一一摆到江荇脚下。
江荇家一共收藏了五十六种种子。
除了少数几枚果核外,剩下的都是蔬果种子。
江荇摸出笔来,清点一种记一种。
最后他们一共清理出了二十七种能够大量售卖的种子,其中包括茄子、豆角、辣椒、南瓜、冬瓜、丝瓜等常见种子。
江荇去厨房拿了小秤过来,依据每种种子的大小,把这些种子称量后用纸包起来,并在外面写上品类。
小家伙们用细而长的手指,灵活地折叠纸包。
最后他们收集到了一千三百三十九包种子,足够他们出去摆一次摊了。
橘猫在旁边喵喵叫:“这次去摆摊还带牛奶去吗?喵。”
江荇:“可以呀,你是不是想带牛奶去?”
橘猫:“让村里的小孩们也尝尝。”
橘猫挺经常去村里找秦奶奶玩。
现在正在放寒假,村里的小孩们挺多。
橘猫跟小孩们凑一起的时候,得到了所有小孩的喜爱。
江荇亲眼看见几个小孩跟橘猫勾肩搭背,在一起玩弹珠。
也就橘猫这种十几斤的大肥猫才能跟六七岁的孩子勾肩搭背,从背面看去,蹲着的橘猫和蹲着的孩子几乎一样大。
小孩们有时还给橘猫买零食吃,从辣条到丹果皮再到菊花饮,就没有橘猫没尝过的零食。
后来还是江荇发现,跟小孩们说,猫不可以喂零食,小孩们才不那么经常给橘猫上贡零花钱。
橘猫这家伙连小孩的钱都骗,骗完还把小孩们当小弟,把小孩们指挥得团团转。
它还挺喜欢小孩,没少叼着水果、零食和鱼去接济小孩,江荇通常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听橘猫提议,江荇又把牛奶加到售卖清单上。
他们家的奶牛现在产奶量一般,如果不是橘猫说,江荇这次不打算卖牛奶来着。
转天就是集市。
江荇开车带着橘猫和丹参果们去集市上摆摊。
狗子们已经大了,看上去威风凛凛,一般人都会觉得它们凶,并且会觉得害怕。
江荇没敢把它们带到人多的地方,这次就没带。
今天要摆摊,江荇专门带了一张大号野餐布,在野餐布上放上种子和包装好的牛奶。
印着田野花纹的野餐布上,种子一包包整齐地摆开来,像新开出来的花。
集市上人来人往,江荇不好使唤丹参果们。
丹参果们只能趁人不注意,悄悄干点小活。
他家的摊子都还没摆开,就有人上前问:“江荇,你来摆摊了?这次卖什么种子啊?”
江荇抬头看一眼,见是村子里的人,笑道:“包装上面都写了名字,五块钱一包,自己挑哈。我先把其他种子给摆出来。”
村人问:“一包里面大概有多少种子?”
江荇:“大概五十颗,我用秤称的,多少有点误差。你看着挑吧。”
镇上的人绝大部分都认识江荇。
有了第一个人上前问,眨眼间他的摊子就被围得水泄不通。
有的人牵着小孩来。
大人弯下腰仔细挑选种子,小孩则东张西望,看到橘猫也在,小孩眼睛都亮了:“橘馋馋!”
“喵嗷。”橘猫用翠绿的眼睛看那小孩一眼,伸爪拍了拍装牛奶的桶,里边装着一杯杯封好口的牛奶。
一人一猫对了个暗号,小孩会意,立刻缠着身边的奶奶要买牛奶喝。
做奶奶的见孙女想喝,笑呵呵地问道:“阿荇,你家这牛奶多少钱啊?”
江荇说:“和以前一样,五块钱一杯。今天早上新挤的牛奶,已经消过毒包装好了,直接喝就行。”
老太太笑道:“那给我来一杯。”
江荇从桶里拿出一杯牛奶,连吸管一起递给小女孩。
他家的牛奶什么都没放,就是纯牛奶。
现在奶牛吃的是茵芦草和青贮玉米秆,玉米秆微微发酵了,带着一股酸甜的味道。
新挤出来的牛奶也甜中带一点酸,并且有着浓醇的奶味,尝起来像是一款特别的酸奶。
小女孩一喝,眼睛立刻亮了。
橘猫蹲坐在牛奶桶前,骄傲地抬头挺胸。
江荇的摊子前围了很多人,来买他东西的大多都是熟人。
人多归多,但是多而不乱,谁拿了种子,谁拿了牛奶,谁付了现金,谁扫了收款码,江荇都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