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纷纷是看向张宗卿,他们都被张宗卿的这番话给彻底震惊。
不过了解这段历史的人细想,却是发现站起来那人说的没错。
万历皇帝的三大征几乎是耗尽了大明朝的最后一丝元气,所以说“大明之亡,实亡于万历”这个论断可谓是出彩至极。
也是别出心裁的观点与看法。
历史学的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们,都是惊诧的往张宗卿看去。
即便是以他们专业知识,在听到张宗卿的这句话时,也是觉得似是有一道闪电划过脑海一般。
在这之前,他们研究的都是女真族实力的不断壮大、明朝末年的天灾人祸引起的民变以及明朝崇祯皇帝的多疑、才大志疏等等。
但似乎从来没有人将目光往前移动,在万历年间就发现大明逐渐走向末路的端倪。
“大明之亡,实亡于万历”这句话在信息爆炸的后世中,是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
但在这个时代,张宗卿所说的这句话却足以掀起一阵惊涛骇浪。
无论是专研历史的学生还是对大明历史有着偏爱的学子,都是对张宗卿提出的“大明之亡,实亡于万历”这一观点,表示极度的认同。
张宗卿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对他们的研究历史思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此时,陈音恪教授也是一脸震惊的看向张宗卿,他没想到竟然会有人猜透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正如张宗卿所说,陈音恪教授之所以不愿意往下讲这段历史。
便是因为这段历史与五胡乱华一般,属于华夏文明的至暗时刻。
陈音恪教授虽然没像张宗卿一样,说出“大明之亡,实亡于万历”这样一句话。
但其实他的见解与张宗卿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即便是陈音恪这样的教授,他也不愿意回首这段并不是很美好的历史。
……
在华国大明的中后期,有不少有识之士已经是认识到了朝廷之中的积弊,像高拱、张居正都是其中之一。
但即便是高拱、张居正这样的人物,也无法改变整个大明的走向。
而自认为很是聪明的万历皇帝,也是将大明朝中兴的机会错失,彻底将大明朝给玩掉了。
“不过,陈教授,古人有一句话: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对沉痛的历史隐匿不谈,又如何能够让后人不再重复错误的道路呢?”
“如果后人不知道历史上曾发生过同样的一幕,他们又如何能够最大限度的规避这种错误呢?”
张宗卿那双极为有神的眸子,紧紧盯着陈音恪教授。
不知为何,陈音恪教授突然间觉得眼前这人,似乎有种极为熟悉的感觉。
但到底具体是哪里熟悉,陈音恪教授又有点说不上来。
还是一个关注时事的学生,惊讶无比的的站了起来,他看向张宗卿道了句。
“你是二公子?”
此言一出,哗啦啦的一大片学子都是站了起来,他们都是目瞪口呆的看着张宗卿所在的方向。
谁也没有想到,名震华夏的二公子张宗卿竟然会出现在这里。
不少学生都是从报纸上看过张宗卿的报道,而张宗卿作为华国重要的统帅级人物。
他的照片自然也是会被国内的新闻记者捕捉到,尽管这个年代的报纸印刷水平并不高。
而张宗卿即便是出现在报纸上,面部样貌也是与实际中有些区别。
不过京北大学的一众学子们,依然是很快就认出了张宗卿。
听到讲台下一众学子的高呼、兴奋的声音,陈音恪教授微微一愣。
记忆中张宗卿的样子与站在自己眼前的这人,开始逐渐重合了起来。
的确就是张宗卿没错,当年他该从华清大学专程跑到京北大学蹭课。
还曾经用几个问题,一举问倒自己。
只是几年没见,这小家伙倒是变得越发的英姿勃发了。
对了,他是一名统帅级的人物。
有这种感觉再正常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