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339-340章:新高瓴唐即将首发!(4000字)
过了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市场上就传出了一个非常劲儿爆的消息。
原持有50%腾势股份的戴姆勒公司,将会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持有到70%!
为此,戴姆勒公司将付出约15亿美丽元的代价。
在这期间,戴姆勒为腾势提供了车身底盘的开发应用等支持。
而与此同时,华国的比亚帝公司,将提供智能车体互感等方面的技术。
通过联合研发,两家公司将进一步扩大智能车系在高档市场的产品线。
这一消息,直接是引爆了市场反应!
要知道,腾势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早期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不成熟,其销量欠佳,利润状况也不乐观,在2010年初合作后6年间亏损超 40亿元,一直依赖股东双方“输血”生存。
所以,戴姆勒公司,对于腾势的存在,一直处于冷处理状态。
说不好听一点,就是直接放弃了这个私生子。
而现在在腾势持续亏损的前提之下,又花了15亿美丽元,这就让人想入非非了!
15亿美丽元,将近105亿华元的资金。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看得出来,奔持在持续销量下降的情况下,这是真急了!
而对奔持而言,持有腾势股份后,将获得比亚帝领先的科技和自主研发的实力。
而腾势是比亚帝和奔持合作的华国的一家新势力公司,本身就是两家用来勾兑自身优势技术的平台公司。
而比亚帝现在凭借着自己的先进科技和先进的科技,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
奔持在和比亚帝达成了协议之后,这将极大地增强他们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实力,从而加速其向新能源汽车的方向发展。
这一动作,也是让友商们议论纷纷。
“现在比亚帝被高瓴压的喘不过气来,奔持的这笔15亿美丽元,对于比亚帝来说,绝对算得上是雪中送炭了。”
“何止雪中送炭,现在的形式是华国汽车市场的格局已经慢慢形成,BBA+大中+日系三强+高瓴+央企博弈出两家+剩余的出两家,基本就在这几家里头继续搏杀下去,然后再决出最后的三到五家汽车公司,最终吃下华国汽车产业的大蛋糕,本来比亚帝基本上都没资格成为这剩余两家中的一家了,有了这十五个亿,又有了搏杀的可能性!”
“其他的不说,BBA和大中暂时是安全的,五年之内应该没有问题,我认为日系三强不稳!他们的产品主力销量现在掉得也很厉害。相比较BBA客户更为看中品牌,更具有品牌光环以外,日系三强的客户更为注重产品性价比,三大妈永远是三大妈,产品和二十年前差不了多少,你怎么和高瓴玩?”
“大家笑谈的彩电冰箱大沙发,是,技术不难,但难的是产品经理和公司老板对于用户需求的精准洞察,当国内车企对用户需求的洞察越来越精准和出色后并能针对性推出一些车型后未来出海之路也会更加顺利,日系厂商,说白了,没有这种能力。”
“凤天汽车的稳重比较契合我们现在人口结构的情况,现在钱都在50,60,70一代,这一代人基本40岁以上,中年人老年人,很大一部分是追求稳定不犯错。去凤天展厅看看,全是老头带着老伴去看车的。高瓴新势力固然好,但是服务网络,后期技术持续,产品稳定性,是否经过市场考验,是很多辛苦一辈子的中年人更看重的。下一辈买什么是值得思考的。高瓴现在销量够了,应该注重服务网络建设,服务体系建设,不然他很难在华国成为那个真正意义上的头部!”
“的确,高瓴成立都十年不到,他们要走的路还很长,现在奔持的反击也是非常地犀利。”
友商们的纷纷议论,其实也是看得出来,现在华国的汽车势力已经进行了一轮接着一轮的大洗牌。
原有传统的外资汽车品牌在衰落,而华国本土的汽车品牌在强势崛起!
以高瓴为首的汽车新势力,在对世界汽车市场,发起了一轮接着一轮的攻击。
对于未来华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很多友商都一致觉得,日系三强可能非死则残。
日系的调性就是没有个性,绝大部分车型纯为家用买菜而生的产品。
虽然他们性价比高(VS德系)、质量好(售后/维保成本低)、省油(使用成本低)、保值率高(质量好+保有量大)。这几个特性在高瓴的增程车面前,没一个能打的。
本身A级别和B级别车,就是高瓴重点攻击的领域。
在此竞争过程中,凤天靠自身体系优势或能勉强维持。
本天靠多年积累或能留半条命,维持当前一半的规模。
而日铲大概率会步三菱的后尘,狼狈地退出华国市场了。
关键是日系到现在还在迷茫,似乎还没找到方向。
在此过程中,日系肯定会有自救措辞,比如降价。原本就混的不好的边缘合资和自主会更不好过。
那么现在一些弱势的二三线合资品牌,就更加不好过了。
合资如标致、雪铁龙、线代、伏特、雪佛兰、斯柯达等等,在这场世纪大降价之中,就很有可能
而高端车型,比如BBA的,虽然现在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基本盘还是很稳定的。
本来买BBA的人就是为了装逼。
再加上这几个品牌根深蒂固的影响,因此一时半会是影响不到BBA在华国的地位的。
所以,就算是你高瓴现在咄咄逼人,产品力优于奔持一等。
但是现在奔持等车企缓过来之后,再加上愿意低下头,去和比亚帝这样的二线厂商合作,把一些架子的东西抄过来,维持奔持这个架子,问题并不大。
汽车相比较手机产品,差别还是非常大的。
诺基亚为什么会轰然倒塌,除了诺基亚判断失误,错过了智能手机浪潮以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手机产品相比较汽车产品来说,入手门槛要低上很多!
一台手机,就算你不是高频换手机人士,一般三年也要换一部手机了。
但是对于汽车来说却是不一样了。
十多万,甚至大几十万的汽车,不要说三年了,就算是十多年不换车的人,都是大有人在。
这时候,所有人考虑自己的座驾的时候,都是会偏向于谨慎的。
除非你的产品有非常大的产品力代购,不然对于消费者来说,都是大差不差,差不了太多的。
然而在这个只要你的产品有一定优势,就肯定等来抄袭者的时代,你要维持超高技术壁垒和门槛。
可能吗?
所有的友商们都觉得不可能!
他们都认为,以高瓴为代表的新一代本土汽车企业们,要超越旧汽车厂商。
唯一能做的,就是维持现有的高强度研发节奏,快速迭代,每一款产品每年都出新款来形成技术代压。
以此来维持和老牌汽车品牌的产品竞争优势!
最后以时间换取空间,最终把老汽车品牌的销量,慢慢地挤到角落里,让老品牌自己慢慢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