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春宵一刻值万金
整个京城今日都热闹非凡。
真如古诗所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注1
从一早东宫迎亲的人马出来,就有许多人上街看热闹,以致出动了整个京都守备军的人手,用以维持秩序,以免冲撞了太子的婚礼,或是被人浑水摸鱼趁乱闹出事来,皇上降罪下来,他们就算再多个脑袋也扛不住。
所有人都知道,今日是太子殿下与首富沈万年之女的大婚之日。
别的不说,光是先前礼部下聘和沈家为太子妃送嫁妆的两场大戏,就足够见过场面的京城百姓们津津乐道地说上两年。
毕竟,当今皇帝皇后是结发于微末之时,待开国登基之日,两人孩子都有好几个了,自然不会有大婚场面让京城百姓开眼。
至于二皇子和三皇子的婚礼,由于当时太子生病,又屡屡发生准太子妃出事的状况,太子决意不娶,让两个到了婚嫁年龄的弟弟先纳妃。
皇帝虽然封了他们亲王之位,让他们得以亲王之礼迎娶新妇,可碍于太子之事,都未曾大举操办,两人娶的一个是前朝降将之女,一个是永平侯之女,嫁妆也是规规矩矩的一百零八抬,远没有沈家十里红妆那般的大手笔。
就连礼部送去的聘礼,也不到太子妃的一半。
秦王和晋王得知礼部送去的聘礼数目时,也曾眼红了一阵,再看到沈家送来的嫁妆,就彻底没了脾气。
父皇的算计,他们作为儿子的,如何不懂自家的王妃有什么样的家底,他们也不是不清楚,比不了还要硬比,再眼红下去,若是让皇帝和皇后知晓,就不是赶出京城去就藩那么简单了,只怕还得挨上一顿鞭子才能出门。
故而哪怕明知道今日太子大婚的场面可以说是大昭开国以来最盛大的一次,他们心中再多羡慕嫉妒,也不敢生出半点恨意。
尤其是晋王,他一时糊涂,让小舅子许出个侧妃之位去挖太子的墙角,结果挥出去的锄头反砸了自己的脑袋,沈家油盐不进不说,还被父皇知晓,将他拎去好一顿训斥,罚他在太子大婚之前不得出府,参加完太子的婚礼后,就立刻滚去封地,非诏不得回京。
此时此刻,几位亲王,比谁都希望太子的大婚大操大办,最好是办上七八九十天,让他们能再京城多待一日就算一日。
毕竟,封地再好,那也是天高皇帝远,若是皇上有什么旨意,等到了他们那,什么都晚了。
身为皇子,不能在皇帝身边亲近侍奉,那就算有再大本事,再多心思,都是白搭。
更何况,大昭朝虽然分封亲王郡王,对皇室子弟多有优容,但那藩王的封号并非实封。
以前的分封制下的诸侯国是独立王国,诸侯王虽然对天子是从属关系,但在自己国内是一国之主,享有官员任命权和设立军队权,一旦天子势弱,诸侯坐大,就容易出现弱干强枝,君臣易位之事。
而大昭初立,皇帝分封宗室子弟为王时,一是声明非皇室子孙不封王,绝无异姓王之说。
二是藩王对地方官员和将领无节制任免权,地方官员和将领的任免辖制皆归朝廷所有。
三是藩王直属军队人数不过万,在藩府之外,不领有封地和臣民,无收私自征收税赋的权力,而是由朝廷颁给“宗禄”。
除了藩王直属军队之外,朝廷还派有护军住在在藩王封地,负责保护藩王,亦有监视之责,以免再生前朝那些什么“七王之乱”“八王之乱”的祸事。
若是太子无事,以他的人品威望,诸位皇子自然不会生出二心,早就死心塌地去就藩当个土皇帝逍遥自在。
可如今太子体弱多病,请了无数名医诊治,都无力回天,只说他最多能熬到而立之年,却没说他最少能活多久。
这就让已经成年和快要成年的诸位皇子和他们身后的派系都蠢蠢欲动,谁也不想在这个时候离开京城,无法及时收到消息,更无法近水楼台,先得到父皇的宠信。
所以太子大婚,就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从礼部下聘,到沈家送嫁妆,到今日太子亲迎,每一个细节,甚至连太子乘车和上下肩舆的动作,都被人仔细观察,认真揣摩。
所有人都想亲眼看一看,号称弱不禁风的太子,能不能坚持完成大婚礼制,这一次他没有克妻成功,是不是说明那沈家女的命够硬,那会不会反噬到太子身上若是太子在婚礼上劳累过度而晕倒,那可就热闹了。
皇后的担心,正是无数人在心底描摹的想象画面。
可谁也没想到,太子接到太子妃出阁之后,竟然大大方方地同乘舆车,虽说在回宫的路上两人分乘金辂凤轿,但仪仗队抵达东宫之后,两人下车换乘肩舆,又在一起。
在肩舆上,太子紧靠着太子妃,太子妃也毫不避讳地扶着他让他倚靠,此举虽不合礼数,却也无人敢非议阻止,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对新人大秀恩爱。
瞪起眼看着这一幕的诸皇子和皇亲国戚们,“热闹”没看成,狗粮倒是被塞了一嘴,堵心堵肺,堵得人说不出话来。
等到了东宫内庭,由司礼监代皇帝以册宝授予太子妃,太子携太子妃在阶前三拜,以谢天子。
礼毕之后,两人便由司礼引导,在东宫承明殿前对拜行礼,由太子邀太子妃入殿行合卺礼。
东宫众臣和前来观礼的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则由帝后在光明殿设宴款待,有好事者算了一下,太子殿下这一路“行”来,不是乘肩舆就是坐车,亲自下车步行的距离,只怕还不足百尺,可见帝后对太子用心之重,才会如此小心翼翼地照顾他的身体,避免所有会让他疲累的环节。
而太子妃也足够大胆,敢在这等正式的场合,当众扶持太子,亲昵之状,根本不合礼制。
可皇帝皇后都没派人阻止或训斥,甚至默许她的举动,旁人哪里还有说三道四的勇气。
前殿的乐声喧嚣,遥遥传入东宫之中。
此时此刻的承明殿张灯结彩,太子和太子妃都已经换下了身上的礼服,各自穿着常服在内殿就座。
执事者举馔案于前,女官取四金爵,酌酒以进。注2
两人举杯对饮,又用过饭食,行罢合卺礼,终于到了大婚之日的最后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