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也回答道:“我科学院内的研究员,都是大明的精英,只是监考一场考试,对他们并不算什么,这点就不用黄大人担心了。”
“陛下,臣还有一点疑虑。”
黄朝看向了朱由棷,恭敬地问道:“以往春闱的考试内容,大都是关于四书五经的,但如今的大明,今时不同往日,臣觉得前面的部分,倒是可以按照惯例来。”
“但最后的论述题,是否应该出一道,关于如今大明发展的讨论,让这些未来的官员们,对未来的大明出谋划策一番。”
“像刘大人,宋大人这些人还年轻,但臣却已经垂垂老矣了,我正是想培养一些礼部的官员,能将我礼部撑起来。”
“你的想法很不错。”
朱由棷赞同道:“将来的大明,确实需要一部分,有着先进想法的士子,你的担心,朕也清楚,不过礼部人员的调选,自然要按照规定来。”
“原本,这些士子便是还要经过殿试,经过朕的亲自考核,才能入朝为官,即使你礼部人手不够,也不能破这个例,特别你们是礼部,更应当遵守这个规定才对。”
“是陛下。”
黄朝也解释道:“臣的意思是,既然科学考试可以单独出来,关于礼部,也应受到特别照顾,礼部不仅是维持朝廷利益的重要部分,定期出使国外,也需要礼部来办。”
“所以,最后的这道论述题,希望陛下可以让臣来命题,这样臣也可以挑选到,符合我礼部的部分士子。”
“陛下,您知道的,虽然有些士子的文章做得一般,但是口才,或者说逻辑能力很强,我礼部出使外国,正是需要这样的人。”
“好,既然黄大人都这么说了。”
朱由棷也回应道:“那朕便卖你这个面子,此次春闱最后的论述题,就由你亲自出题。”
朱由棷自然知道,黄朝的意思,很多的士子,虽然考试成绩很好,但是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一般,大多的士子,经过了长年累月的学习,还是比较内向的。
但礼部的官员,却需要外向的性格,之前的出使行动中,正是这些礼部官员敢于表达,敢于反抗国外那些人的不当行为,才能维持大明的颜面。
而且,自此次春闱开始后,之后的春闱也会照常进行,这些考试都是由礼部来主办的,考虑到这些,朱由棷才认可了黄朝的想法。
“谢陛下。”
黄朝也拿出了一份他早已出好的考题,交给了朱由棷,继续说道:“此份,正是臣所准备的考题,还请陛下过目。”
朱由棷也是头一次看见科举考试的试题,接过研究了起来,果然如黄朝所说,前面的绝大部分,还是和以往的考试一样,是关于儒家经典的一些书籍的考校。
而最后的论述题,则是提到了礼部之前的出使活动,对几位礼部官员的事情,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让士子们关于谈谈如何应对,特别是这种危险的情况下,如何既保证自己的安全,同时又维护了大明的利益。
这样的考题,倒是符合朱由棷原先的想象,虽然这些经典的题目,看上去古旧,但依旧能考验出这些士子们的积累和理解能力,而最后的这道大题,则是着重考察士子们,忠君爱国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