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想收购贵集团旗下的所有戏院
“苏先生,咱们言归正传吧,是这样的,我上个月参加政府举办的拍卖会,在柴湾那边,靠近砵甸乍山的那一带,中标了一块高达三十二万平方米的工业用地,中标费用在八千五百万港元,是用来建设一个大型工业园,此外整体建设费用大概在1亿港元左右,也就是说,整体投资资金,大约在1.85亿港元。
我们集团今年进行了多个投资项目,资金回流没有这么快,所以资金有些紧缺,但是我们又不想错过这个发展项目,所以当时就咬咬牙我便把它拍了下来,近两亿资金的投资,想找个合伙人不容易,苏先生的为人我也略有所闻,正巧在慈善拍卖会上遇到苏先生,所以我便想看看,苏先生对这个投资项目有没有兴趣。”
林柏欣将在慈善拍卖会所说的事情再次说了一遍,只是这次说得更加详细,同时,他还从包里拿出了一叠资料,递给了苏城。
苏城接过资料,第一张,便是这个工业园区的位置所在地图,画得非常详细。
在后面,便是地块的详细资料,以及拍卖成功的证明。
苏城拿着位置图看了起来。
这个位置,也不算太偏,在柴湾的东南边,砵甸乍山东北向的山脚处,再往东北方向,便是海峡,海峡的对面,就是将军澳,位置还是非常不错的。
缺点就是背靠着柴湾华人永久坟场,而且这块地块,有三分之一属于低矮山体,想要完全开发,需要推平或者依山而建,难度有点大。
当然,最大的优点就是地价不贵。
柴湾是市区的一隅,一向以来都给人一个隔涉遥远的印象。
实际上,柴湾很早便开发了。
1959年,柴湾原有的乡村被清拆,改建成27座徙置大厦;1968年,柴湾人口已增至80000人;1970年代,柴湾兴建大量工厂大厦,使柴湾变成了新兴工业区。
这里与沙田比较,位置实际上更好,身处港岛东面,到铜锣湾的距离还不到十公里。
对比目前的将军澳,就更加有优势了。
而且,因为开发得早,这里的人口早已达到了十几万之多。
八千五百万港元,拍下这么大一块地皮,的确不贵。
这里,可不像将军澳那种人都没几个的地方,是已经开发了二十年的片区,非常成熟了。
“林先生,原则上,我对这个投资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只是不知道你们要如何分配投资比例?”苏城放下资料,笑着问道。
“我们两家可以组建一个合资公司,你们最多可以占49%股份,至于投资和利益分配,也按照这个比例来分,不知道苏先生觉得如何?”林柏欣简单明了地说道。
林柏欣的意思是要当大股东,这点很正常,毕竟这是他拿下来的地块,不可能让别人反客为主的。
“基本上没问题,这样吧,我让我旗下的和记地产公司与你们公司接触,到时候再详细商讨。”苏城直接说道。
八千五百万港元,拿下三十二万平方米的地皮,简直就是太划算了。
至于后续的1亿港元建设一个三十二万平方米的大工业园,自然也不算高。
目前的香江工业园,可不是流行那种铁皮厂房,而是流行楼宇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