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回南京之后,你和我一起联名上书,向朝廷阐明控制倭国能够给国家带来的好处,再向皇上提议由皇子和倭国女倭王联姻,争取把这件事坐实。”朱瞻埈找到了朱高燧,再次跟他说起了这件事:“另外,宁王叔祖那边也有劳你去跟他说说,争取让他也署个名,这样有三位藩王提议,朝廷也更重视一些。”
而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改变,或许就可以在几百年后改变华夏文明逐渐变得闭关锁国的情况。
如果以后的日子都能过的这么舒服的话,朱高燧也不介意让老大当这个太子,将来继位当皇帝。
当然,朱高燧也清楚的知道,自家那个大哥虽然是表里如一的仁善,可要把他当个好好先生,觉得他好欺负,那才是真活到头了。
以前之所以跟着朱高煦,那是因为皇帝确实表现出了对朱高煦的偏爱,让朱高燧觉得朱高煦有登上皇位的可能性。
尽管他也看得出来,朱瞻埈的种种安排里是藏着刀子的,但至少这刀子他吞的心甘情愿。
但和朱瞻基相比,朱瞻埈在为人处世方面也要强出许多,这一点在征倭和藩王新政这件事上就能够看得出来。
对于这位赵王来说,他或许确实不够精明,但他至少明白一点,那就是跟着聪明人是有肉吃的。
说到底万事离不开一个钱字,历史上朱瞻基后来停掉了下西洋,不也还是因为朝廷得不到好处和利益,财政陷入危机,不得不放弃永乐朝的扩张策略,转为收缩和固守么?
如果那个时候朱瞻基一年能多几百万两银子的收入,说不得大明的下西洋就还会继续下去,大明的船队说不得就真的要抵达欧洲,给那些白人一点大明震撼了。
就好像征倭这件事,如果是朱瞻基主持这件事,那他绝对不会想着拉着亲叔叔和其他藩王一起来吃桌菜,而是直接以朝廷的名义动用大军,独吞整个倭国。
虽然如今的他已经可以活到几百年以后,直接以自己的意志改写未来的历史,但看到国家真的在自己的影响下发生了改变,这还是能带来极大的成就感的。
虽然朱瞻埈小时候睡了八年,以至于错过了在朱棣面前争宠争储的机会,但无论是他小时候的聪明伶俐,还是长大之后的神仙手段和精明强干,都让朱高燧觉得朱瞻埈要比朱瞻基更有才干。
而这也坚定了朱瞻埈继续开发倭国,将整个倭国纳入掌控的决心。
毕竟,如果不是他的干预,大明根本不可能做出这样的改变。
“嗯,这事你做主,三叔听伱的。”朱高燧此时面对朱瞻埈的表现,就像是以前跟在朱高煦身后时一样。
但是现在朱高煦已经被发往了云南,自己也差点在奴儿干都司那九月就开始下雪的地方孤独终老,他自然不可能再继续跟着朱高煦一条路走到黑了。
所以朱高燧在四下看了看,见别无旁人,于是低声对朱瞻埈问道:“瞻埈,我收到消息,你大哥现在可是被封了太孙,你就没点想法?”
“想法?三叔说的是哪种想法?”朱瞻埈当然听得懂朱高燧在说什么,但他确实对那个位子没什么兴趣:“如果三叔你想和我爹争,这事我懒得管,反正你争不过我爹。
如果三叔你是想我去和大哥争……我没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