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我是袁文绍(还是爱小乔)_第241章 逼宫(2 / 2)_知否:我是袁文绍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241章 逼宫(2 / 2)

        这里面牵扯到的女人就只有明兰和华兰。

        单要说影响最大的还是明兰。

        <div  class="contentadv">        毕竟华兰只是被传有隐疾,生不出孩子。

        但是明兰却不一样,她可是一个未出阁的姑娘,被传和他有染就算了,就连孩子都生了。

        说实话,要不是碰到顾廷烨这样的,一心想娶明兰,对此也不相信的,明兰这一辈子可能就毁掉了。

        若说这件事是针对明兰去的,袁文绍第一个怀疑的对象就是小秦氏。

        拖延顾廷烨娶妻,她好处最大。

        甚至有了这个谣言,即便明兰嫁过去,给顾廷烨生了儿子,以后顾廷烨要是战死沙场,她也可以说孩子不是顾廷烨的。

        想到这里,袁文绍拱手道:“宁先生一番话令我茅塞顿开,宁先生舟车劳顿,先下去休息吧。”

        “呵呵,那老朽就告退了。”宁志广起身行礼道。

        袁文绍点了点头,喊人进来带宁志广下去休息,又让人找来秦理,让他派个心腹,去通知张安,让他调查调查谣言之事和小秦氏有没有关系。

        中午的时候,袁文绍收到消息,早朝的时候韩大相公提出了追封先濮王的消息。

        得知这个消息,袁文绍知道,赵宗全和太后争权马上就要开始了。

        追封先濮王本来就是应该的,问题就出现在称呼上。

        按照《礼记·曲礼下》中的规定皇帝祭奠父曰皇考,母曰皇妣。

        赵宗全属于过继,他的皇考应该是先帝。

        但是他偏偏在祭奠生父的时候,要尊称皇考。

        这一点,太后一党,肯定不能答应。

        赵宗全这么做,其实就是逼百官站队。

        不过这些和袁文绍没有关系,他来飞云庄暂住,就是不想站队。

        按道理来说,他应该站队支持赵宗全的。

        但是仁宗皇帝待他不薄,赵宗全这种做法,本身也不对。

        虽然他明白,赵宗全这么做只是找个借口逼百官站队,并没有想真的追封先濮王为皇考。

        但是对于赵宗全的这种做法他还是很不认同。

        就是寻常百姓人家,也知道过继后就和生父没有关系了,甚至不同姓的还要改姓。

        赵宗全继承的可是江上,虽说这只是赵宗全争权的借口,可见他心里对仁宗皇帝并不感恩。

        袁文绍阻止不了,为了自己一家老小,也不敢站队太后,干脆不掺和了。

        张安那边得到袁文绍的吩咐,立马把调查的重点放在小秦氏身上。

        然而仔细调查了几天并没有发现丝毫线索,好像这件事和小秦氏没有任何关系。

        袁文绍得知后,眉头紧锁,若说不是小秦氏做的,他实在想不到别人了。

        不过一想到小秦氏能把顾家父子三人耍的团团转,短时间找不到线索倒也正常。

        想到这里,袁文绍吩咐张安继续盯着顾家。

        只要是小秦氏做的,不可能一点线索没有。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消息瞬间压过了袁文绍和明兰的谣言。

        上次韩大相公提议追封先濮王,赵宗全让韩大相公和各位相公一起拟定关于先濮封号和称呼问题。

        再次早朝的时候,韩大相公当朝奏报了对先濮王和王妃的封号和称呼。

        开始太后也没在意,左右不过是追封,就算赵宗全封的高了一点,她也没打算阻止,反正人都死了,而且毕竟是赵宗全的生父生母。

        韩章拟定的封号确实很重,先濮王原本是郡王,被追封为亲王。

        这一点太后早有预料,并没有说什么。

        然而韩章竟然提议让官家尊称先濮王为皇考,追封先帝为皇伯。

        这让太后瞬间坐不住了,直接从后面的帘子出来,指着韩章骂,把韩章骂的狗血淋头。

        不仅是太后,其实就连朝中许多官员,也觉得赵宗全此举不妥。

        然而许多人都猜出了赵宗全的用意,只能沉默。

        毕竟太后始终都是要还政给官家的,加上这件事还是韩大相公提出来的,他们哪里敢反对。

        最后文武百官,只有寥寥十几人站出来反对此事。

        太后看到这一幕,哪里还不知道这些人心里的想法。

        “好,好的很呐。先帝传位给你,你如今坐了皇位,就不认先帝,要尊称你生父为皇考了?你这么做置先帝于何地?”太后指着赵宗全的脸骂道。

        赵宗全连忙起身,一脸惶恐道:“母后息怒,这件事也只是商议,又不是定下。”

        “这种事有什么好商议的?你就应该一口回绝。”太后冷声道。

        赵宗全闻言低着头,沉默不语。

        “哀家算是看明白了,这件事就是你暗中授意的吧?我看你直接追封你生父为帝,生母为后好了。”太后冷冷道。

        “母后严重了,儿臣不敢!”赵宗全连忙说道。

        他真没有这个想法,甚至只要太后退让,愿意扯帘还政,他都愿意不称呼生父皇考。

        追封生父为帝,那他这个皇帝都不合法了,他哪里敢。

        “你不敢?我看你敢的很!我告诉你,还有你们!”

        太后说着,转过身来,指着底下跪着的百官,冷冷道:“只要哀家活着,你们想都别想!”

        说完,一甩衣袖,直接离开了大殿。

        随着早朝结束,这件事也传了出去,成了百姓们热议的话题。

        仁宗皇帝虽然软弱了一些,但是对百姓还是不错的。

        许多人感念先帝,对赵宗全的做法非常不耻。

        赵宗全得知民间的议论,脸都黑了,他只是想通过此事,让百官站队,逼迫太后还政罢了。

        没想到太后直接当朝发怒,现在虽然只是民间议论,但是拖下去,他这个皇帝的威信尽失,弄不好就有人借机生事。

        想到这里,赵宗全连忙召集韩大相公和几个相公商议。

        众人对此也没有办法,最后还是韩章提议,他领着百官去太后寝宫外跪请太后答应。

        赵宗全知道这是逼宫,但是现在也没有好的办法,只能点头答应。

        ……

        “太后娘娘不好了,韩大相公领着许多官员在宫外跪着。”

        一个小太监慌张的跑进了宫殿说道。

        太后回到寝宫,就气的摔起了东西,刚刚发泄完,坐下休息,听到太监的话,蹭的一下站了起来,浑身颤抖道:“他们这是干什么?想逼宫不成!先帝待他们不薄,如今先帝尸骨未寒,他们为了讨好新君,竟然同意官家称呼生父为皇考,现在竟然逼宫哀家,全都是一群白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