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当兵了谁谈恋爱啊(灰空遇雨)_第322章 太平本是英雄定,英雄从未享太(2 / 2)_都当兵了谁谈恋爱啊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322章 太平本是英雄定,英雄从未享太(2 / 2)

        “指挥员能否运用科学,有效的决策方法对当前形势进行全面,深刻的认识和合理准确的分析与判断。”

        “进而果断快速的做出正确的指挥决策,这将会直接影响作战胜利的结果,所以这一点,和指挥员决策的能力跟水平包括经历都有直接的关系。”

        <div  class="contentadv">        “咱们过来学习,又在前段时间下过基层,在结合咱们之前自身的经验,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应该是能够完成副院长的任务。”

        “第三种就是指挥、决策方法和程序,指挥员的心理素质好,决策和能力水平也很高,但是战争是瞬息万变的。”

        “在古时候就有一句话,叫做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也就是说战场上真到了炮火交锋的时候,任何的命令都很难在第一时间传达到所有作战单位。”

        “所以全息指挥,开设多处指挥所,指挥人员,就是在应对这种突发时刻。”

        “第四种作战指挥决策系统自动化程序,这个也是影响作战指挥决策失效的主要因素,现代作战海量信息和决策指挥的复杂多样性,时间紧迫性。”

        “让一个指挥员仅凭借着个人的智慧和手工汇算的方式很难,甚至无法完成作战情报的量化分析,这已经不是指挥员心态,还有经验方面的问题。”

        “总之大家按照这几点入手指挥学去分析,学术任务估计会很容易通过的。”

        这些总结,陈铭还真没有瞎说,一部分是他课堂上学来的。

        但大多数都是曾经在虎狼营一步步实验出来。

        虎狼营被授予番号后,曾做过大范围分岗定位的改动,从合成到营打乱重新编制合成到连甚至排的模式。

        一个排就是小型合成营,甚至是小型合成旅,或者说是无限缩小后的集团军规模都可以。

        如此复杂的形成单位,指挥就是重中之重,远的不说,就单单一个合成连,连黨支部成员就足足十几个。

        若是算上全营,参谋部,营黨委,一千多人的作战营,光指挥人员就有一百多个。

        这就是为了避免到战场上,枪炮声音响,几个作战连队全部都投入到战斗当中。

        单单靠营部一个指挥台,只是接收指令都接收不过来,更别提指挥那种局面了。

        除非面对敌人的时候可以碾压,否则的话,遇到那种同等编制相互制衡,靠一个人指挥,很难和对方抗衡。

        战略突击师就是合成单位,合成营,合成连的元素写进课题内,也很符合这次学术要求,毕竟是刚从基层回来。

        若是一上来就直接战役规模,大纵深战斗形势的写作战指挥,恐怕不实用。

        众人听完陈铭的分析后,纷纷点头,至于有几人能够真的听到心里,那就不清楚了。

        这帮军官在部队这么多年,作战指挥的心得谁会比谁少?单单经验往上砸,都不会差。

        可关键现如今不是领着部队打仗,学术转化战役布置,或者说战术安排转化学术文字描述,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异性。

        如果在这种场合,讨论大军团,大纵深,从战役规模入手,谈作战指挥的话,恐怕很难被学院认可。

        但,这就跟陈铭没关系了,他也只是猜测而已。

        其实无论是作战指挥学也好,还是军事管理学也罢,过来培训班的学员多多少少都会清楚一些。

        知道的方面也很广泛,只是没有陈铭这么专精。

        否则他们也不会来到进修的课堂,被部队给推荐过来。

        培训班最重要的就是把这些老军官,认知当中的那些广泛的知识给细节化。

        从有形无实的状态,完成有形有实的蜕变。

        毕竟细节这种东西,不仅仅对于科研人员来说特别重要,对于部队指挥官来说也同样重要。

        一场同等规模的大型战役,打的往往都是细节,任何一条决策的失败,都可能会引起战争最终的导向。

        陈铭认为该提的点已经提完了,看着现场还有一部分人在琢磨,便笑着继续道:“反正我认为咱们先学理论,再下基层,后打战役,就是在模仿军校生从入校到第一次参加演习的过程。”

        “咱们不妨从这个方向入手,做今晚的任务,写自己的心得,应该不会有差错。”

        “其他的我就没什么能说的了,谢谢各位前辈能听我啰嗦这么久。”

        “我先回宿舍了。”

        “哈哈,好,陈少校不愧是能把导员讲懵的人,我怎么就联想不到,咱们是在模拟新时代军官的课程,下基层历练呢?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这样。”

        “哎,要知道是模拟这个流程,我下基层的时候干脆按照以前刚毕业的时候,任何事情都虚心请教,多听听基层的心声就好了,也不至于第二阶段的成绩那么差。”

        “哪有那么多要知道啊,现在只能拼第三阶段的成绩了,谢了陈少校,但愿咱们这次能过关,林副院长那脾气,他是真会给咱们打不及格的成绩,这次写心得,就是弥补第二阶段的不足,大家好好珍惜。”

        “对对对,我们回去准备了。”

        人群匆匆的聚集,又匆匆的散开,有不少军官都对这次的任务很重视。

        一直站在旁边听的谢灿雄,对着陈铭竖起大拇指赞叹道:“老陈,你是真牛逼,你怎么联想到咱们进修的过程是模拟军校生的啊?”

        “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

        “哎,老陈,你可算是出尽风头了,第一阶段一节课结束,第二阶段又弄了个一等功,还有荣誉称号,这要是进修结束回去,上面首长肯定对你非常满意。”

        “可笑我原先,还以为有小道消息,可以提前做好准备。”

        “现在看,再提前准备也没用啊,还是要靠自身的能耐,你能力不低。”

        面对夸赞,陈铭耸耸肩,没有回应。

        很多东西他也是刚刚发现,学院明显是没打算让他们事先知道,一切的成绩记录都是按照他们当下的表现来记录。

        回到宿舍后。

        陈铭结合自己所学,结合虎狼营行成战斗力过程,再结合边防二连作战,后勤被遗忘的一年。

        开始写自己关于作战指挥的心得。

        标题是《高技术条件下作战指挥研究中--浅谈作战指挥要素》。

        内容很驳杂,既有虎狼营的高科技指挥系统,又有边防二连设施落后的作战条件。

        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作战条件。

        大谈特谈指挥要素。

        这是他的心得,也是他所有的经历,通篇下来都是围绕基础作战开展。

        写到边防二连时,陈铭思绪又是一阵恍惚。

        太平本是英雄定,可英雄从未享太平。

        这可能是陈铭对边防部队,最真实最有感的评价了。

        但愿有朝一日他有足够的能力,可以让边防部队全部撤回内陆,而他人亦不敢僭越雷池半步。

        这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但陈铭坚信,当祖国强大到一定程度时。

        当国防力量强盛到任何宵小之辈都提名胆寒,望红旗冉冉升起,有着敬畏之心时。

        那一天终会到来。

        战略突击师,只是实现这一天的其中一项,早晚可以的。

        陈铭坚定着目光,手中的笔却没有停止,刷刷刷的记录着。

        要完成今天导员布置的任务。

        期间,邻居谢灿雄那老小子,也过来好几趟,第一趟是抄自己的题目,细思之下,经历不同,他连合成部队都没带过,也没法抄袭,就又回去了。

        第二次过来抄内容,瞅了半天没啥可抄,又走了。

        第三次过来是带着小道消息过来,说是联合作战学院的很多导员去他们教室开会了。

        陈铭当时下基层太早,没怎么接触过联合作战学院的导员,他接触的杨丰瑞等人,都是国家安全学院的导员。

        联合作战学院的那些,一直都在尝试新型作战实验室,尝试足不出户指挥三军打一场大规模战役。

        如今那帮人又回来了,陈铭估摸着,明天学术任务提交之后。

        第三阶段的演习对抗考核,应该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