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当兵了谁谈恋爱啊(灰空遇雨)_第372章 千军万马看指挥,拿炮兵理论考(2 / 2)_都当兵了谁谈恋爱啊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372章 千军万马看指挥,拿炮兵理论考(2 / 2)

        哪怕现在有一些参加竞赛的人员,在本科目当中得分比较低,也没关系,后续会由专家进行专门的答辩质询。

        <div  class="contentadv">        以此来评判参赛人员的综合能力,如果能够达到标准,同样可以加分。

        这样做的目的,也是考虑到职位不同,过来参加的人并非都是参谋长,学有所长。

        计算机储存的那些竞赛题目,也不一定就刚好能够检验明军官的全部能力。

        要知道,能过来参加竞赛的人肯定要有两把刷子,要不然上面也不会派过来。

        能进专家组的评审专家,也是非同一般,这场竞赛的真正激烈竞争,才刚刚开始。

        伴随着时间推移。

        第四项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很多军官的状态并没有刚开始参加的时候那么好。

        一个个还饿着肚子,可笔尖的沙沙声,键盘的敲击声,依然如同汇聚成向着胜利的号角声一般。

        在这临时搭建的大帐篷里面,持续吹响。

        随着竞赛项目完成的越多,紧张的气氛也就越来越浓郁,甚至身在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一丝硝烟味。

        比赛的场地就如同战场。

        在战场上,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可能改变战争的结局,谁能抢占制高点,就有可能在未来战场上赢得主动权。

        虽不见真刀真枪,却处处充满着刀光剑影。

        这种竞赛的现场,即是一场检验,也是一面镜子,这么多优秀的人集中在一起能够找出短板,激励参赛人员知责思进。

        逼着自己大步追赶不掉队。

        这俗话说的好,千军万马看指挥,不懂不会作战指挥,就上不了未来战场。

        这一次竞赛,所有的科目综合起来,不仅是在提醒所有参赛人员,以前所学习到的那些精华不能被抛弃。

        因为在艰苦的条件当中,随时可能会用到。

        同样也在告诉参赛人员突破传统观念,摒弃陈旧思维。

        不论过去都在哪个职位上,如今都有对联合参谋崭新职能定位和角色,有更深的认知。

        对敌情,我情,能参善谋。

        为上面决策提供科学方案,为部队行动提供有效指挥。

        竞赛可不是说参加完之后不管成绩好坏,随便打个分就这么结束了。

        这场竞赛结束之后,如果在其中拿不到好成绩,或者说是一个理想的得分。

        部队里面就要认真核查,再进行一场学习和进修的安排,争取做到让每一名同志,都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真正的合格。

        不知不觉间,陈铭又连续忙了四个小时。

        只是他本人并不知道时间究竟过去了多久,关于第四项系统操作和作战计算这两个考核项目。

        也终于到了最后计算的阶段。

        中途,专家组有成员注意到陈铭,因为他的得分比较高,压盖了全部参谋长和非参谋长人员的所有个人得分。

        本来专家组的成员,也没打算对陈铭进行口头考核,让他另外加分。

        因为他的综合分数目前在全体竞赛人员当中,排名第一,还是瑶瑶领先的那种。

        整整比第二名多出了二十五分。

        目前为止超出三百分的有不少,已经将近一百个人了,但大多都维持在三百出头。

        正因为如此,才更显得335分格外耀眼。

        可最终专家组经过查看竞赛记录,发现陈铭有五十分是在射击热身科目中得到。

        那些虽重要,但却不能代表其他方面的成绩。

        在三百分的群体里,有很多年龄稍大,射击科目没有得分,硬生生凭借着参谋职能冲进来,两相比较。

        他们担心陈铭后劲不足,总分会被落下。

        所以,专家组其中一名看起来有五十多岁的老专家,专门跑到陈铭身后,原本是想着要对他进行口头考核。

        把他的分数在往上提一提。

        结果,陈铭工作太认真了,压根就没发现身后还站着一个老头,愣是没搭理人家。

        这名过来的老专家同样也没打断陈铭的工作,看着他操作的手法,以及熟练的程度。

        暗中点点头,已经明白陈铭能够达到最高分,也不全是热身赛当中加分的缘故。

        这是有真才实料在身啊。

        扛红旗,争第一,这是军人崇尚荣誉的体现。

        竞赛拿第一,那就必须靠扎实的功底去拼,靠刻苦的训练去争,靠过硬的本领去夺。

        这是属于军人的武德。

        一名真正优秀的指挥官,靠的是一点一滴积累技能,一步一步的自我提升。

        很显然,在这名老专家的眼里,陈铭自身就已经符合这些条件。

        观看了一会之后,老专家抬头瞅瞅大屏幕上,第二名的总分已经逼近第一名。

        正主没急,老头却急了。

        伸出手指戳了戳陈铭的肩头,正沉醉于计算的陈铭,感觉有人碰他。

        眉头皱了皱,扭头看到一个大校站在身后,急忙一惊,快速起立,经历。

        “首长好!”

        “嗯,好,你做得不错,我问你几个问题。”

        伴随老头开头,旁边快速过来一名考官,准备记录。

        口头考核,答对问题现场就能加十分,这是竞赛规定的。

        看到这场面,陈铭才从海量计算当中缓过神,知道这老头是要考试他了。

        刚才猛的回头,差点以为是哪位首长过来,如今细心分辨下,确定面前的老头是文职人员,因为领章和胸标都不一样。

        他在这待的时间也不短了,自然知道竞赛现场有口头考核,可他还是感觉到了压力。

        当然,压力不是来自于口头考核,就算这些搞学术的人,他们选择的问题所想听到的答案,绝大多数都是要从学术角度去回答。

        可不单单是按照部队里面的经验去回答,那样不容易得分。

        问题是他这个时候已经进行到关键阶段,思路被打断的话后面不容易续上。

        因为计算的过程当中最忌讳被打断,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后续的计算很有可能无法连续,对于这些专家的口头考核。

        参赛人员其实在忙碌的时候是有权利选择拒绝,陈铭当然也有权利。

        但他也很明白,这样的安排符合竞赛要求,因为在实战的战场上,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别说是突然窜出来个人问你两个问题,就算是房顶突然下来两发炮弹,那都不算啥稀奇。

        为了不让自己的思绪被打断,陈铭再次敬礼后,重新坐在座位上,盯着闪烁的屏幕,手中的笔也不停。

        打算一心两用。

        身后的老专家当然能够看得出来,可他就是要这时候提问,一是符合竞赛要求,二是看看这个年轻的后辈,到底能不能做到一心二用。

        人越老,顽童的属性就越容易被激活。

        “7-11,xx型高炮三炮手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沙沙沙.

        陈铭一边低头记录,一边快速回答:“报告,三炮手的职责是装定距离.”

        “嗯,给他加10分。”老头认真听完后,很满意的点点头。

        事实上这不是他的问题,是他在另外军官那试卷上看到的提问和答案,给照着搬过来了。

        本来看陈铭做系统战争推论这么娴熟,还想考考他,结果却是拿着炮兵专业,考核曾经的炮兵。

        陈铭在大屏幕上的分数从335,变成了345。

        而这个时候,竞赛场中,更多的人开始关注陈铭,原先知道最高分是7-11,但谁没事会伸着脖子往这看。

        如今,被这名老专家给带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