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为天下师(地狱逃兵)_第241章 大宗贸易商定(2 / 2)_大明:我为天下师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241章 大宗贸易商定(2 / 2)

        而一旦服装贸易比重变大,这对大明来说也具备很大的好处,相对于丝绸,瓷器,盐这些高价值商品,衣服面向的市场更加广阔,那么总体赚的也会更多,而且产出稳定巨量,是更好的贸易选择。

        当然前提是这一次试水贸易能让李朝接受大量的服装贸易。

        <div  class="contentadv">        经过和户部的商谈,这一次大宗贸易的各种细则已经有了草案,大明这边交易哪些商品,有多少数量,然后李朝这边要交易多少粮食,煤铁矿产,木材皮草等等东西。

        包括各自的交易的兑换比例也就是定价这个事情,经过双方你来我往的口水拉锯之下,最终也都一一详尽定下,算是有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当然现在李芳远这还只是一个草案,最终还需要看李成桂点头才行。

        一旦确定之后,双方就可以开始筹备物资,然后约定时间正式进行贸易了。

        在李芳远眼里这个事情几乎全程都是与大明户部官员商谈对接的,任亨泰这个礼部尚书只不过是露了个脸,但实际上背后的朱家父子全程都在关注这个事情。

        新朝贡国约意味着大明未来外政事务的一次大转向,与李朝的外貌体系能否成功对后续的政策有直接的导向意义,他们父子作为这个事情的顶层设计者当然十分上心。

        目前来说下面官员的办事进度还是很让老朱满意的,虽然后续还要李成桂那边点头,但那也只是走个过场罢了,这家伙还没胆子在老朱面前大声说话,基本不存在拒绝的可能性。

        打发走了汇报工作情况的户部官员,朱元璋呵呵笑了起来:“既然朕用朝廷的力量帮他把东西卖出去了,那朕从中分润些好处,想来这小子不会有什么意见吧。”

        “父皇说的是,既然朝廷出力,那么朝廷,父皇都应该得利才对。”听到这个的朱标哭笑不得,但还是附和着老朱的话。

        说实话,做这个服装贸易其实根本就谈不上帮许良买东西,傻子都知道这样物美价廉的好东西根本就不愁卖。

        这个老父亲这么说,无非是给自己脸上贴点金才好意思分润利益罢了。

        但这个事情本身就是要给好处的,不仅要给朱元璋好处,同样也要给朝廷好处,不然他们真不会这么费劲巴拉的帮许良买东西。

        一个政策要持续性的运行发展,必然是能对大多数人产生利益,虽然现在这种利益分配方式还比较简陋,但起步的初期粗放一点也没什么。

        远在西安府的许良并不清楚这块饼已经被上头安排的明明白白了,他的关注重点也不在这种事情,而是全都放在了工地建设以及工厂发展上。

        纺织厂和制衣厂的生产状况十分乐观,由于前期做了长期的工人培训,所以投产之后一切事情都开展的顺利,足够强大的产能和严格的品控,也让自家生产的衣装彻底在市场上爆火起来。

        这样的场面也就引起了报社的注意,衣服进入市场十来天之后,解缙就向许良发来了采访请求,要想采访工厂的经营情况,许良没理由不答应,直接大手一挥就放行了。

        随后解缙就亲自带着几个记者进入厂房,开展对纺织工业的专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