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为天下师(地狱逃兵)_第400章 天文(2 / 2)_大明:我为天下师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400章 天文(2 / 2)

        学生犹豫一下道:“这个说起来就比较复杂了,解释起来可能需要好一会儿时间。”

        朱棣淡淡点头道:“闲来无事,你说来听听。”

        <div  class="contentadv">        学生闻言只能应是,随后他就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慢慢说了起来。

        “关中大学成立时,许校长请来了钦天监的几个致仕官员出任老师,这才有了关中大学现在的天文和航海专业,这个六分仪就是许校长和这些老师带着前几届的学长们共同研究出来的航海仪器,而纬度的概念也是大家共同研究制定出来的,更准确的说应该是经纬的概念。

        所谓经纬其实是把我们所处的世界按照经度纬度进行划分,而这个概念是基于我们天文系主流的一种地圆说提出来的,所谓地圆说也是从浑天说演化而来,地圆说认为我们所处的世界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球体,而我们都是生活在这个球体的表面之上的。

        既然是一个球体,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经纬给世界进行划分,这样的话每个地方都可以有一个独立的经纬坐标,当然这个划分过程需要通过规定或者一定的计算才能确定。

        现在学生手里六分仪可以测算出太阳的与地面的高度角,然后结合我们编纂的天文历就可以获知所在地点的纬度,至于经度的话则可以通过我们携带的精确钟表来计算时差反推出来。

        这样确定方位之后不仅能指导我们航行,同样也能帮助我们绘制海图和航线,为以后的航行打下基础,虽然这些方法目前都存在着误差,但也是目前而言最有效的方式。

        这次航行也是我们对学校很多理论进行验证的机会,所以学生每天都会进行观测。”

        朱棣眨了眨眼睛有些愣神,对方说了一大堆,他其实并不是很懂,有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不过他倒也不觉得奇怪,毕竟里面牵扯到天文这个概念了。

        天文这个东西对于世人来说一直都是很神秘的东西,与之相关最为人所知的就是钦天监这个机构了,而钦天监研究的东西一般人也确实弄不明白,那么由钦天监致仕官员弄出来的学问这么难懂也不奇怪。

        反而是这学生说的“地圆说”引起了他的兴趣,这世界是个球的说法实在是有趣,虽然以前也有些类似的说法,但直接把这个当做主流观念还是很奇怪的,如果大地是球面的话,那人岂不是都要掉下去?

        朱棣问道:“你说的这些都是基于世界是个球,可为何伱们会觉得地球真就是个球呢,科学理念孤也有所了解,一直都是讲求实证证明的,你们是如何证明此事的?”

        这学生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道:“殿下有注意到一个现象吗,在大海上看到远处来的船只,首先看到的是桅杆,其次才能看到船身,这是否能说明我们所见的地平面实际上是曲线的?”

        朱棣愣住了,他还真没有注意过这个事情,认真回想了一会儿也想不起是否真的有过这种现象,但随后他就摇了摇头:“此事孤往后可以尝试注意一下,但就算真的有这种现象,也不能直接证明世界是个球吧,这不太有说服力呀。”

        学生低下了头,有些无奈道:“殿下说得对,仅仅如此确实是说服力不够的,我们现在之所以认同这个理论,主要原因是这个理论确实能解释很多问题,但我们缺乏证明手段这也是事实,我们能想到最直接最笨的证明方法,就是让人往一个方向一直走,如果有一天这个人能够走回起点的话,那也就能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了。”

        朱棣眼睛一亮,觉得这个想法很有意思,这也让他想起了一个典故:“战国策曾有典故,一人要去南面的楚国,但是最终行驶的方向却是向着北方,此即南辕北辙,若是按照你们这种想法的话,岂不是说此人理论上还真有可能成功,有趣有趣,只是这天地何其广阔,走遍世界这种事情怎么都难以想象,孤很怀疑真的能有人用这种方法去证明吗?”

        这个时候,学生突然抬起了头,然后看着朱棣做出回答:“启禀陛下,确实是有人在实践这种方法的。”

        朱棣微微一惊:“竟有此事,此人是谁?”

        学生躬身道:“启禀殿下,此人正是学生。”

        朱棣顿时愣住,然后他十分认真的打量了这个学生一眼道:“你叫什么名字?”

        学生也十分认真的回答:“学生姓潘,名德铭,字弘祖。”

        朱棣又道:“孤虽然不知世界之大,但这种事情要做到的话,恐怕不知要历经多少岁月,你就仅仅只为了证明这样一个可能的理论吗?”

        学生点点头:“追求真理值得如此,而且世界那么大,学生也确实想去看看,当初学生提出此事的时候,许校长也十分支持。”

        朱棣最后看了潘德铭一眼,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便离开了:“孤记住你的名字了,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