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为天下师(地狱逃兵)_第584章 兔死狐悲(2 / 2)_大明:我为天下师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584章 兔死狐悲(2 / 2)

        招惹大明的下场原本没人知道,但是渤泥国之后大家就都知道了,那确实是自己惹不起的存在。

        <div  class="contentadv">        若是别的事情惹不起还是躲得起的,可是今天的诸国面对大明,那真是想躲都没法躲了,如果没法正面对抗的话,难道就只能这样任由大明在自己国内搅动风云鼓动风闻吗。

        这样的话短时间或许没什么,但是两年五年,七年十年过去了那恐怕就不一样了。

        到时候在大明的宣扬之下,自己的国民要逼着自己内附,自己该如何抉择?

        摆在苏答恩面前的是两条路,一条是如琉球三国一样舍弃基业求安慰富贵,一条是如渤泥王一样,别说富贵和基业了,就连小命都保不住,除此之外苏答恩看不到第三个选项。

        但是这诺大的祖业,难道就要这样拱手让人了吗,满者伯夷可要比渤泥大得多,若不是大明的手伸到南洋来了,那满者伯夷就是南洋当之无愧的霸主。

        这个选择太难了,苏答恩最终只有一声长叹而已。

        “遵本王命令,往后国内对汉人百姓不说优待,至少也不能特意针对排挤,我们还有大明的那些留学生,就由得他们闹腾吧,莫要把事情激化了。

        另往大明天子发文表书,以本王的立场向渤泥国进行谴责,同时表示愿意提供援助物资,稍安此次受难汉人百姓。”

        听到苏答恩的命令,一旁的大臣沉默一阵之后,方才接受。

        如今的局势不仅仅只是诸国国君看的明白,诸国有识之士都知道其中微妙和难处,大臣听到苏答恩如此命令,心里也是十分复杂。

        下面的大臣们其实也很害怕上面的国君脑子一热也跟着渤泥国乱来,真的惹怒了大明那受难的就不仅仅只是国君了,所以如今苏答恩这些命令无疑让他放心不少,这样的态度完全就是对大明表示绝对的臣服了。

        但这也意味着满者伯夷以后要对那些留学生们听之任之了,这么下去被影响的人只会越来越多,那么满者伯夷迟早要走到今天内附的地步。

        这对很多人来说未必是坏事,做大明的臣民有直接的好处,许多大臣实际上和大明存在深度的利益捆绑,他们手里的许多产业都是对大明赖以生存,对他们来说自己是自己,王国是王国,如果从个人角度考虑,满者伯夷就算亡了也只是亡的苏家法统,与他们并没太大关系。

        这个时代普遍没有民族意识,诸国君臣子民对国的看法事实上有很大差别。

        虽然如此,但他们却也明白自己与汉人不是一类人,无论信仰习俗还是文化他们都与大明截然不同,接受大明的统治其实让他们心里并不怎么舒服。

        他们就是以这样一个矛盾的心态看待这个事情,但所有人也都知道,自己其实没得选。

        从琉球主动请求内附引起的风波,一直到渤泥国发动对汉人的动乱,再到南洋舰队悍然维护汉民发动反击,最终灭国伐君,一切都发生的太快,很多时候诸国那边都是刚刚接到前一个消息,但实际上下一件事已经结束了。

        但是要说对这个事情最为感同身受的,其实并不是大明新朝贡关系体系里的诸国,而是长期游离在朝贡体系之外的东瀛。

        大明与东瀛的邦交关系,从最早的旧朝贡体系,到后来许良刻意忽略了东瀛建立新朝贡体系,那时候大明与东瀛的关系就十分疏远,一直到对马岛之战后,双方才重新变得紧密,只不过这种紧密的关系完全是一种不平凡的屈辱关系,当然这种屈辱是对东瀛而言的。

        《对马岛条约》是大明按着东瀛的头签下去的,是东瀛牺牲了本国潜力换来大明的高抬贵手,自此之后东瀛上下时刻都处于一种危机的状态之下,他们明确感受到了大明对东瀛特别的敌视,而被这样的巨无霸盯上,意味着他们真的有亡国灭种之风险。

        即便是元朝时候蒙人乘船东渡征伐东瀛,都不曾让他们这么恐惧过,毕竟蒙人最终还是没有过来,但大明是真的可以把炮口塞进东瀛嘴里!

        当这一年的东瀛幕府将军足利义持得知琉球和渤泥的事件之后,他在深刻的悲哀之余,也第一时间去往了一个地方,那是东瀛唯一的一个造船厂,那里正在建造的,是东瀛最后的希望-吉野号战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