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为天下师(地狱逃兵)_第644章 钱(2 / 2)_大明:我为天下师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644章 钱(2 / 2)

        “回太师,下官有信心,我们已经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出许多钱庄金融理论出来,而且我们也确实发现钱庄是一种很好的金融工具,只要运用得当,它完全可以为帝国的发展锦上添花。”

        <div  class="contentadv">        杨溥回答的十分干脆,这还真的不是他托大,毕竟十几年的时间不是白费的。

        钱庄业务越来越复杂之后,他真的发现这玩意儿好用的很,在调节市场上具有巨大的作用,某种程度上这种工具可以充当市场的润滑剂,保障市场环境趋于稳定和健康。

        而且许良当初让他摸索钱庄,是给了他极大的自主权的,让他可以充分的尝试和总结。

        最大胆的时候,他甚至直接尝试以银行发行了纸币,而许良也在朝廷给与了他支持。

        随着钱庄业务走上正轨之后,他发现用作银钱存单的银票,很多时候可以直接作为货币本身使用,这让他萌生了一些想法。

        有没有可能做的更加彻底一些,直接发行一种纸币取代金银铜这样的金属货币。

        他当然也知道这种纸币大明是有的,那就是大明宝钞,只不过随着大明宝钞的滥发,最终让这种纸币沦为了废纸,百姓们的交易最终又回到了银铜货币。

        他真正在意的,是纸币发行背后的规律,虽然大明宝钞如今成了废纸,但不可否认曾经它真的具备过货币的功用,那也就是说纸币这东西理论上是可行的,关键在于如何稳定货币价值,这才是真正值得研究的东西。

        杨溥翻阅了大量和大明宝钞相关的记录,慢慢还真的总结出一些规律出来。

        说到底,纸币本身就是一张纸而已,并没有多余的价值,其作为货币只是官府在背后的信用背书支撑,但纸币究竟价值多少,这不是官府规定能够确定的,而是由市场和货币总量所决定。

        后面经过慢慢摸索,他就总结出了一些货币规律,然后就在两广开展了实验,最终结果也说明他的想法完全可行。

        在如今的两广,钱庄所发行的银票渐渐被老百姓所接受,而且这么多年来银票的价值也并没有如大明宝钞一样稀释,因为杨溥始终把控着银行的货币发行,并且从中总结实验经验,然后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钱庄货币金融理论。

        自从打了东瀛开发石见银山之后,大明已经不缺少白银了,那为什么要发行纸币。

        杨溥心里是有答案的,纸币的好处实在太多,纸币发行相对于金属货币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成本,而且也不必再担心缺少银铜金属带来的货币荒,完全以帝国信用背书发行货币,关键时候还能解决许多帝国财政问题。

        如果再把这种货币推向如今的万国体系,再由整个万国体系的力量把这种货币推向另外半个世界,那这其中的巨大利益,杨溥稍微想想就觉得心跳加速。

        基于这种种好处,杨溥也就不担心自己以后的前途了,他相信帝国绝对离不开这样的金融工具,更不要说许良还一直记着这个事情。

        只要有一天朝廷注意到了这里,或者许良想起了这里,那也就是自己时来运转的时候了。

        多年的沉淀积累,只是为了最后的腾飞发达,而如今这个时候似乎已经来了。

        “我从始至终都相信你的能力,既然你说有了信心,那我会助你走上台前,甚至直接入阁也不是不可能。”许良平静的便做出了这样的许诺。

        如今已经五十多岁,也就是知天命的时候了,许良已经感觉到时间紧迫,有些事情该做的都应该做了。

        钱庄这个事情他就一直放在心上,特意挑了个人自己去摸索相应的规律和理论,才不至于让以后的大明纸币重走大明宝钞的老路,杨溥便是这么个人。

        虽然有些东西他可以点拨世人,但只是这样灌输式的教导,远不如让时代中人自己去发现认识。

        而在来两广之际,自然也就要把此事收尾。

        许良又补上一句:“不过,你还是要再等一等,等眼下的风声停息之后,再说此事吧。”

        杨溥当然知道许良说的风声是指什么,这也让他有些紧张起来:“太师要做的事情,天下人心中多半都已了然,人心条件已经成熟,不知太师何时才会引动大势呢?”

        许良这时候才弄好手里的物件,他把这东西瞄向远处的靶子,然后扣动扳机。

        巨响停息之后,伴随着枪口的青烟,他肃然道:“让子弹再飞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