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大概有这么个规律,当中国强大时,对于中国的这个概念就比较开放,会将周围的一些少民,也看做中国的一部分,将他们纳入中国的体系,而当中原的汉族政权衰落之时,便开始强调华夷之辩。
远的不说,高欢离明朝近,就以明朝的情况为例。
明朝关于中国的概念,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明太祖朱元璋开国,到土木堡之变前,明朝关于中国的观念,都是比较开放的,人为中国是汉族,但也包括周边的一些少数民族。
在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对于中国的含义,便忽然转向保守,开始强调华夷之辩,认为中国只是汉族王朝。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呢?
朱元璋登基诏书上说,“天命真人起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传及子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
明朝初年,明朝还是认为元是中国的一部分,对于辽、金,也是认可的,觉得都是中国王朝。
这大概率是政治方面的考虑,毕竟南宋亡了百年,而且只有东南半臂江山,明初西南在蒙古的梁王之手,西北和撤回北面的蒙古人,依旧控制着大片土地。
此时北元的残余势力,虽然依旧十分强大,但是兴新的明朝锐气正盛,处于进攻扩张的一方,若是只认宋,不认元金辽,那就没理由往外打了。
因此明朝早期,拥有更开放的中国概念,而这则有利益朱元璋的扩张和扫灭北元的残余势力。
毕竟“朕惟中国之君”,承认元是中国的一部分,“元传及子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既然运中,那么新的中国之君,就能取而代之,元的故地,便也都是中国之地。
事实上,朱元璋曾经是想要灭掉北元,一统中国,不过因为北元实力尚存,明军进攻受挫,所以并没有实现目标。
到明成祖时,因为继承了朱元璋开放中国的观点,将北元视为中国的一部分,认为逃亡草原的北元,威胁到明的正统地位,所以对着北元一顿爆锤,将成吉思汗的嫡系子孙打得一蹶不振,实现了在明朝开放中国的概念中,明朝独一无二的正统地位。
明朝的思想转折,在土木堡之变后,究其原因,就是明朝衰落了。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与蒙古攻守易势,这个时候强调华夷之辩,无疑也是政治需求。
毕竟也先都打到北京城下,继续说他们是中国的一部分,那他们就真不客气的要入主中原了。
此时明朝内部开始强调华夷之辩,目地就是对抗蒙古。
从历史上也可以看出,在中原王朝衰微,遇到危机的时刻,往往就是华夷之辩的思潮兴起的时刻,而当中原王朝强盛时,往往就是我都要。
想明白这点,高欢便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乾朝正处于扩张时期,那么肯定是采取开放中国的概念。
汉族是兄长,周围但凡能扯上点关系的少数民族,都是华夏民族的后裔,都是弟弟和姊妹。
既然都是中国的一部分,那高欢对四周土地,便有了主权宣称,四周之地便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之地,是乾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明朝初年,北元衰落后,明朝的势力抵达辽东,朝鲜人上书朱元璋,说关外是他们的故地,希望明朝将的东北给他们,朱元璋则直接以这里辽金故地,而辽金是中国的王朝,拒绝了朝鲜人的无礼要求。
现在乾朝将要进入扩张时期,开明的中国概念,一是给了高欢出兵征伐四放,迫使四夷臣服的理由,二是被统治的少民,能与主体民族,形成一个想象共同体,减少乾朝的统治成本,加速汉化的速度。
(求月票,推荐,追订)
https://www.xddxs.co/read/37430/24731196.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