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火红年代(一斤五百克)_第219章 刘海同志就是农民(第二更5000(2 / 2)_重返火红年代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219章 刘海同志就是农民(第二更5000(2 / 2)

        这次试验先试验平原地方,然后还要试验山区有石头的地方。

        <div  class="contentadv">        队长听说要打井,高兴的不得了,看着设备,这人,肯定是免费的。

        现在已经收了粮食了,刘海这个打井的设备直接来到地头,开始打井,周围看热闹的人山人海的,村民们也好奇。

        二十分钟就见水了,又挖了十分钟,然后把机器移走,开始下水泥管,一截一截的水泥管沉下去,一米的水泥管沉了二十一根,二十二根留下一截。

        然后抽水机上来,这些都不需要刘海,刘海就在一边看。

        抽水机抽了半个小时,水量还是很大,领导们很满意,让乡里面把这地方看好了,别人畜掉下去。

        然后开始第二口,第三口,都十分顺利。

        最后来到了靠近莽山的地方,这里也是拖拉机最后能爬上来的地方,好在以前山里面砍树什么的板车可以来。

        选了一块石头的地方,直接开干就是了。

        这个声音就刺耳了,液压马达带动着钻头,打的白色的石粉飞扬。

        领导们在一边看着,打到五十米的时候有泥浆了,又打了十几米,水自己都喷出来了,这就是打到了地下水层。

        “哎呦。”村子里面的人看着自己喷出来的水,也是惊呼不已,这可是半山坡上。

        领导们当然知道地下水的结构,都不意外,意外的是这个设备可以打到接近七十米的深度,这就不一般了。

        队长一双眼睛看着,琢磨着该怎么把这水利用好,周围这一大片旱地搞成水浇地,再下面挖个大水塘,周围弄成水稻田。

        刘海的工作还没结束,就在周围村子里面,两天时间,打了三十几口水井,基本都是旋挖机那种的。

        领导们要看的是效率,也就是一天可以打多少井,后续好做安排。

        趁着冬季正好打井,为明年春耕做准备,刘海这个一体化设计,领导就分开,平原地方就用旋挖机。

        当然后续暂时就没刘海什么事情了,上级要统计一下需要打多少井,要多少设备,然后估算一下每一口井的成本,看上电机还是柴油机水泵等等的。

        计划经济时代,就需要上级统筹,这次事情又被上级领导知道了,前些日子还在说刘海是一个农民,这下更是坐实了。

        其他研究人员怎么没有去研究打井设备?

        “这个小刘同志,我听说他们厂子准备造小汽车,没想到造出了打井设备,这个好啊,这个比小汽车好,一台设备一天可以打十几口井,这到了天旱,是能救命的哦。”上级领导知道摩托车厂准备造小汽车,没想到扭头造出一个打井设备。

        秘书在一边点点头,的确是这样,这种一体化的打井设备,只要前期工作做的好,打井速度是很快的,而且人手充足的话,可以人歇机器不歇,有时候农作物就差那么几天,把几天挺过去就好了。

        “这次得好好表扬一下。”上级领导开口说道。

        “领导,要不等摩托车厂卡车量产的时候一起?”秘书开口说道,主要是上级领导出行,要提前规划。

        “也行。”上级领导点点头。

        全国一盘棋,资源开始朝打井设备倾斜,摩托车厂这边优先制造打井设备,另外有能力生产的厂子也开始生产,务必要在明年春耕之前,拿出多少打井设备出来。

        刘海在老家山坡上打的自流井,吸引了很多人来看,队长就安排人赶紧挖水渠等等的。

        “唉!”

        “唉!”孙爱国在刘海面前,唉声叹气。

        刘海也是无能为力,厂子没有足够的人手,主要是是厂子扩张太快了,两年半的时间,厂子从一个几百人的厂子,到现在一万三千多人,就这还不够,要是车间安排满了,起码两万人。

        就现在全国也没几个一万多人的厂子吧。

        “其他地方没人了吗?”刘海开口问道。

        “到处缺人,四不像与挖掘机进入矿山企业,上游生产效率增加,冶金企业就要增加车间,人手。”

        “钢铁产量增加,下游工厂也增加,不说别的,广市制造摩托车的配件厂,你知道现在有多少人了吗?四千多人,就这还不够霍老板卖的呢。”

        “还有全国好几个手扶拖拉机厂,黄河边上那个城市的手扶拖拉机厂,四千多人,蜀都的手扶拖拉机厂,五千多人……。”

        “咱们周围这一大片,所有配套厂子加起来,有多少人?”

        “咱们厂子出来的几千台加工设备,起码增加好十几个厂子。”

        刘海琢磨了一下,开口问道:“要不办一个技术学校,就只是教授技术,比如钳工,就教授钳工技术,车工就学车工,三个月应该就学会了,进了厂子之后,有些聪明得继续培养,不怎么聪明得就当一个普通工人就是了。”

        “农村劳动力也不行啊,距离战争结束才不到十年,第一批小孩子才多大?”

        “再加上刚开始几年,什么都缺,很多农村吃不饱,那里会生小孩?”孙爱国摇头说道。

        刘海琢磨了一下,开口说道:“要不我搞个收割机,平原地方一台收割机一天能收一百亩左右?”刘海开口问道。

        “别,没人了。”孙爱国摇摇头,还开生产线啊,算了吧。

        刘海点点头,现在农业是根本,先解决吃饱的问题,工业都可以先放一放。

        “那我改几台设备,用25马力的机器做一些耕地的机器,这样可以节约很多人力。”

        “这个可以,小汽车还是可以搞的。”孙爱国还是不忘小汽车。

        刘海点点头,新技术的扩散固然可以带来工业的发展,但是也面临着人手短缺的问题,现在农业是根本,当然再过几年,战争结束之后第一批小孩子长大,就会面临着人口暴增的局面,就像刘海的师父杨荷花,好几个孩子,这样的家庭不止一个。

        城市里面没有足够的就业岗位,这些孩子不得不下乡去找饭吃,这一次哪怕是还有下乡,也许不会太多了,再发展下去,说不定不会有下乡了。

        就现在的工业产品铺开,能解决多少就业岗位……。

        “先满足霍老板那边吧。”孙爱国现在只有先满足霍老板那边。

        这个其实刘海最近才知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方面是援助各种铁,一方面是霍老板那边实在是的出口数据,以前没啥出口的,感觉就是给点东西。

        现在有了对比,大家一看,这一批东西值多少钱,然后下一批东西又值多少钱,一次两次也就罢了,当次数多了,自然有人就反对了,自己家都还吃不饱,看看,这半年多少钱拿出去了……。

        当然上层的这种微秒的变化,刘海也是后知后觉,刘海本身对政治不感兴趣,搞数理化不好吗?

        “嗯嗯。”刘海只有答应了。

        “样车今年能出来吗?”

        “能,但是也就样车。”刘海点点头。

        “样车出来就好,什么样子的,一汽那边造的就不错。”一汽今年出小汽车了,孙爱国在部里面看到了,感觉很好。

        刘海拿出了霸道车的效果图,给孙爱国看。

        不是没想过幻影,那玩意不配个12缸觉得亏,这个刘海准备上六缸,3L。

        孙爱国看着这图纸,吞了吞口水,这流线型,给人一种好高级的感觉,开口问道:“这能造出来?”

        这个时候的车,大部分都是方头方脑的,其实就是在八十年代的普桑都是一样的。

        “机器肯定不行,手工没问题。”没错,刘海准备手工打造,不然就这外形,现在的冲压,铸压设备可是制造不出来。

        刘海本来就准备走高端路线,这玩意拿出来。老大哥那边的老爷们喜欢不喜欢?

        喜欢啊,要买啊?那就等吧?

        “手工就手工。”孙爱国觉得哪怕是手工,只要能造出来就值了,产量低就产量低。

        “行,想找一台冰箱压缩机看看,好给车设计空调。”

        “成,明天给你。”孙爱国脑子里面都是霸道车威武霸气,高大上的样子。

        刘海下一步就准备开始进军压缩机市场,慢慢来吧,先从冰箱,车空调的压缩机干起来,等咱们石油出来,就搞大化工,大化工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