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议论纷纷,喜出望外。
接下来该李小月说话了,“所有在我们李家作坊里做事的人,从这个月所有人开始工钱翻倍。”
这话一出,引起更大的轰动。
原本一个月能赚一两银子,现在变成一个月二两银子,这么一算,一年就是二十四两银子。
这要是两口子都在作坊里,一年就是四十八两。
以前就算干十年,也未必能攒这么多钱,现在一年就能攒到。
“小月,我家二丫今年十三了,能纺线不?”梨花村的一个婶子急忙说,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工钱。
李小月点头,“可以。不过一定要做好个人卫生,不准有虱子。”
“那是一定的,我家二丫干净呢,没有虱子。”一个大婶激动说道,“我家儿子也快成亲了,到时候儿媳妇进门,也能进作坊吗?”
李小月笑笑,“能,只要干干净净,勤快,都能进来。”
这些都是梨花村的人,得知等到作坊扩大之后,继续招人,十分高兴。
内心深处对李小月一家赚了这么多银子的嫉妒消失不见,都是羡慕,感激。
毕竟那样复杂的纺车和织机,不是谁都能想出来的。
李小月在县城有个厉害的亲戚,也是他们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大家在想开了之后,也能释然,欣然接受这样的结果。
其他村的人,面露焦急。
一个月有二两银子的工钱,他们也想要啊!
“李娘子,我家媳妇也手巧,能来你家的作坊干活不?”一个性格比较外向的汉子,笑着问,眼露希冀。
李小月笑笑,“我这里预计会招收五百到八百女子纺线,织布。另外,等房子盖好,我还会招收青壮年负责净毛。到时候,都可以过来报名。”
“首先没有疾病,而且手脚麻利,干活勤快。另外,一定要讲卫生,身上不能有虱子。这是最基本的,到时候我会张贴告示,想要过来干活的,可以过来,我会派人一一面试。通过了,就能在这里干活。”
“好!”大家一听这话,都非常激动。
梨花村可没有这么多人,那么外村的人就有机会。
李小月的一番话,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下午干活的时候,积极性特别高。
李长福直接去钱庄兑换了很多二两银子的一个小元宝。
这种是钱庄那边专门溶出来的元宝,亮闪闪的,并不大,但很诱人。
不过,二两银子,需要二两一钱银票,才能兑换一个这么好看的新元宝。
图的就是一个吉利,喜庆。
李小月拿出来工资本,一人一个二两的小元宝。
“多谢东家!”众人领了钱,感谢李小月,在自己的名字上按了手指印。
人多,分成三伙。
李小月给盖房子的人发喜钱,李长欢给蜂窝煤作坊,李二嫂给在毛线作坊里女工发银子。
大家领到小元宝,一个个喜笑颜开,欢快回家,跟家人分享今日的喜悦。
等到所有工人都回家了,一切恢复平静。
吴翠红带着弟妹周小花,已经做好饭菜,跟姥爷和舅舅们一起庆祝今日的大喜事。
给其他人二两银子的喜钱,给自家人当然不能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