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看到朱亮祖长刀脱手落地时,他心中唏嘘不已。
至少、至少把这件事告诉老爹,老爹可能不会太难过?
朱标保持着平静的表情,骑马越过朱亮祖,没有看六安侯王志,而是看向了护在常葳身前的军士们。
常葳孤身逃走,这些人不是常葳的兵,是……
是大明的兵吧?
“我是朱标,你们应该听说过我。”朱标道,“有罪的人我会查清他的罪,无罪的人我会替他伸冤。相信我。”
朱标没有用激动人心的语言,甚至连语气都没有起伏。
任何人用平静无波的语气说出这样一句没头没脑的空话,大概都会被人嗤之以鼻。
但朱标开口后,永安侯和六安侯带来的军士,无论是在常葳身前的人,还是永安侯和六安侯身后的人,都丢掉了兵器,下马俯首跪拜。
他们丢掉兵器下马跪拜,一言不发,没有任何人有异议。
王志惊恐地看着这一幕。
朱标的战绩虽然恐怖,但拥有如此恐怖战绩的人又何止朱标一人?
朱标就打了屈指可数的几次仗,与他们这些老将远远不能相提并论。
为何朱标能指挥得动他们的兵?指挥得动侯爵之内,勇猛和战功都堪称第一的永嘉侯朱亮祖的兵?!
“他们为什么会相信你?”王志真的不明白。
朱标看向王志。这个人虽然是侯爵,但他有点陌生,想了许久才想起来。
“你……你出生豪强,自幼读书,所以没参加过我的辅导班,对吧?”朱标问道。
王志不明白朱标为何问这个,不过他确实没有参加过。
朱标道:“在军中教授文化课是我提议的,也是我最先实行的。军中文化课的课本是我编纂的,他们每半年一次焦头烂额的考核试卷是我出的题……”
朱标苦笑了一声,道:“虽然不是我手把手地教导他们,但他们大概都认为,是我教导了他们何为礼义廉耻,何为国法律令,何为……大明人和大明兵。他们信任我。”
这时候朱标应该自豪地笑,但他脸上显露的却是苦笑。
朱标做这些事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是明太子,不知道他爹是朱元璋。所以他做这些事根本没有一个远大的目标一个明确的目的,只是基于穿越者的“傲慢”,基于“既然缺少文臣那不如培养士兵”的实用主义。
他真的很傲慢。
所以他脑子里总想着“时代的局限性”,没认为这些士兵真的能在读书后就“觉醒”,从听从将领命令的工具,变成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
无心插柳柳成荫。
虽然数量不多,虽然看着常葳满身的伤,朱标猜测或许这些军士是在常葳不断战斗后受到触动后,才勇敢地站了出来,挡在了常葳的面前。
但事实就是他们站出来了。
他们作为被永嘉侯和六安侯带来截杀钦差的兵,肯定是跟随永嘉侯和六安侯最久,受他们影响最深的兵。
他们仍旧站了出来,挡在了常葳面前,与他们的主将相对。
朱标反省了自己的傲慢,更为这些“成就”所带来的责任而惶恐。
所以他才苦笑。
他是大明太子。
他是华夏历史乃至世界历史转折点的王朝的太子,未来的皇帝。
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和改变很多人。
那些因为他的影响而改变的人,都深深信任他。他能做到不辜负这样的信任吗?
“你有这样的名望,不担心皇帝和太子会忌惮你吗!”王志理解了,又不理解。
长刀脱手的朱亮祖神色古怪地看了王志一眼。
朱标努力板着脸,道:“不会。”
剩下的事,他带来的兵会处理。朱标骑马走到常葳的身旁,下马道:“下来。我已经来了,该晕就晕,还强撑着干什么?”
“哦。”常葳乖乖下马,然后乖乖躺平晕倒。
她是真的晕了,一安心就眼前发黑,意识断片。
这样还能撑到躺平了再晕,常葳的意志真的强得过分。
朱标嘴角微抽,本想把常葳抱起来,但发现常葳浑身都是伤(并不是他抱不动)。于是他临时指挥人砍树做了个担架,把常葳抬着走。
王志看着一场紧张刺激地截杀钦差行动,在朱标来了之后,突然就云销雨霁。别说朱标带来的人,他带来的人先丢掉武器,然后又捡起武器,老老实实听从朱标的指挥干这干那,之后居然排成整齐的队列跟着朱标一起下山。
他们甚至都没有被捆起来!手上还拿着武器!就老老实实下山了!
朱标难道会什么妖法吗!
朱标不会妖法。他只是让这群人认清了他们的处境,顺带……顺带火铳队的人子弹还在膛里呢。百步之内,枪又准又快。这些人都是大明的兵,他们怎么会不知道?
朱标收了王志和朱亮祖的武器,将他们双手捆在身后,让他们自己骑马走。
朱亮祖被捆住双手时,对朱标道:“你当时不该靠近我。”
当时?朱标疑惑了一会儿,才意识到朱亮祖说的是,他刚才不该凑进朱亮祖身边,说自己是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