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黎明(绯红之月)_五十九章 四一二(二)(2 / 2)_赤色黎明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五十九章 四一二(二)(2 / 2)

赤色黎明 绯红之月 4874 字 5个月前

                以出生入死的经历以及善战程度而言,他们在光复会中可以当之无愧的号称第一。而且这批部队的近千名核心人员都多次在人民党那里接受过培训。且不说作为领导者的秋瑾与徐锡麟对光复会总会有什么态度,浙西分部的中坚力量都是倾向于人民党的。

                蔡元培从陶成章手中接掌了光复会之后对北洋实施妥协政策,浙西分部完全靠了人民党的支持才在浙西站住脚跟。这些同志心里面很清楚,北洋是完全把浙西分部当作人民党看待的。既然如此吗,浙西分部相当一部分骨干,至少姬晔认为浙西分部完全没有理由站到北洋那边去。

                有姬晔领头表态,光复会其他同志也开始发言,“没错,就算是不帮人民党也没有帮北洋的理由。”

                “咱们浙西也没理由向北洋的都督交税啊。蔡先生从咱们这里弄了不少人,特别是弄走了不少医生。当下有钱也没地方找医生。”

                “最近一年来,咱们浙西分部之外的各个势力与咱们冲突不断,总部自己做事不地道我们且不说。和别人冲突的时候,他们什么时候给咱们撑过腰?”

                听着同志们七嘴八舌的反对,秋瑾和徐锡麟也觉得很无奈。他们没敢让陶成章参加会议倒也不是怕陶成章泄密,而是怕陶成章尴尬。如果光复会总会里认为浙西分部是个另类,浙西分部的同志同样认为光复会总会的很多政策,特别是核心政策“莫名其妙”。在立场对立这点上,双方是没有不同的。

                徐锡麟此时也不敢要求同志们投票,如果使用党内民主的方式实施投票,结果铁定是浙西分部拒绝光复会总会所有要求,甚至会反过来要求光复会总会与北洋决裂。就浙西分部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在这种时候陈克总是能够通过说服同志们而获取支持。徐锡麟知道自己绝对做不到这些,在激烈而平等的争论中,他能不被同志们说服就不错了。

                秋瑾赶紧接过了话头,“大伙先不要着急。既然是开会就可以谈。”

                作为光复会亲人民党的代表性人物,姬晔大声说道:“秋区长,这件事我觉得没太多可以多谈的。若是蔡先生一定要支持北洋,我们就没必要留在光复会里面。北洋明显不是人民党的对手,选边我们也得选择胜利者一边。”

                有姬晔带头,浙西分部里面继续掀起支持人民党的声浪。

                徐锡麟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光复会的分裂,他作为光复会的元老,为了光复会的革命事业出生入死,若是因为自己没能尽力阻止而让光复会分裂,徐锡麟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但是徐锡麟竟然发现自己一时找不到同盟军,工业、农业、军事、群众卫生、教育,委员会聚集了浙西分部的全部骨干,参与会议的几乎所有人都表示不支持北洋,甚至不支持光复会总会的政策。商业部门的原本倒是想说点和大家不同的话,但是他皱着眉头想了一阵选择保持沉默。最后总算有人说了句话,却是文艺部门的负责人,“和为贵,我觉得至少与总会不要闹得这么僵才好。”

                “是从《矛盾论》来讲,一个巴掌拍不响……”姬晔毫不客气的把话顶了回去。

                “行了行了!”徐锡麟连忙把姬晔的话头给截住。姬晔继续这么一讲,整个局面还得向更激烈的争吵发展。徐锡麟感觉到自己与陈克最大的差距就在于领导能力,无论如何陈克都能压住阵,但是随着浙西分部的发展,很多时候大家纯粹是因为给徐锡麟面子才避免争吵。在实际行动上徐锡麟根本不可能让同志们违背本心也执行徐锡麟的意见。

                “那这次开会我也不抱什么想法了,还和以前一样去总会打打嘴仗,吵吵架。吵完了我就回来了。”徐锡麟无奈的说道。

                浙西分部的同志们也觉得挺无奈的,反正每次总会开会都是这么一个结果,指责加争吵。维系总会与浙西分部的只剩下所谓的香火情。可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会与浙西分部之间的分歧日渐增加,而且光复会总会的态度越来越明确,坚定支持北洋,坚定反对人民党。在这点上的矛盾毫无协调的可能。即便这次徐锡麟能够和以往一样混过去,那下一次呢?下下一次呢?战争开始之后浙西分部又该如何选择?

                姬晔说道:“徐书记,这件事我们避不开,干脆咱们自己先拿出个章程出来。光这么拖也不是办法。”

                徐锡麟就怕开这个会,浙西分部的想法他怎么可能不清楚。一旦发生战争,浙西分部固然不愿意加入人民党,却很愿意和人民党并肩作战。蔡元培的态度也很明确,讨论起来就只剩光复会内部要不要来一场内战。徐锡麟死也不想看到光复会内部的同志们兵戎相向。

                “一切都等到我回来再说!”徐锡麟做了最后的和稀泥决断。

                确定了同志们的想法,徐锡麟和秋瑾与陶成章一起踏上去杭州的旅途。路上徐锡麟开始劝说起陶成章来,“陶公,你说过下一任浙江都督会是我们光复会的人出任。却不知陶公是否有意竞选?”

                陶成章苦笑一声,“伯荪,我知道你反对加入这场战争,这次我也想当这个浙江都督,以保全浙江。但是蔡先生是铁了心要加入战争。我这次来找老弟你,就是想让伯荪能支持我。我若是能当上这浙江都督,定然尽力让浙江避开战火。”

                “但是北洋第三军又该如何处置。他们在浙江招兵买马不就是想打这一仗么?我听说的消息里面,北洋第三军要扩编到四镇兵力,十万人马。陶公若是想避开战争,第三军定然不肯答应。”

                “你们浙西也有一万多人马,浙南当下也有一万多人马,北洋第三军当下不过四万人。这四万人里面浙江人也有快一半,只要联起手来,好歹能制服第三军。那时候浙江有五六万兵马,自保总是可以的。”陶成章向徐锡麟说着自己的计划。

                “那关键就是蔡先生了?”徐锡麟问。

                “关键就是蔡先生!”陶成章重重的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