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滴水不落造成的干旱进行到了第一个月的时候,水井接连干枯,因为抢夺水源而爆发的争斗开始频频出现。
人们抢夺的不在是浇地的水,因为地里的庄家早已经干枯死绝,大地裂开了一条条纵横的沟壑,像是年老农人脸上绝望的褶皱。
这个时候的老百姓们手里还有一些余粮,不过也不多了,因为秋收的时间即将到了。
因为前年的小旱灾,百姓们手里本来就没有多少余粮了,存下的粮食都是可丁可卯的算计着熬到秋收之后的。
甚至有很多人家都已经把米糠野菜掺进粮食里一起吃,才将将能熬到秋收。
最近这几年皇上盖行宫,修皇陵,苛捐杂税过多,百姓们本就攒不下钱。
大家都等着今年的收成能好,这样熬过秋收就有粮食吃了,谁知道老天爷如此不开脸,竟然接着干旱,如今颗粒无收,眼看着就要饿死人了。
更不要说干旱的时候,树木都成片枯死,野菜更是早已经绝迹了,山中常见的野物也都逃走了,河水里面的鱼也早就被人给捞空了。
实在没有办法从外面弄吃的了,百姓们不得不把家里积攒的家底钱拿出来,准备去买粮,希望能够抗过去。
百姓们的心情都很沉重,饥荒年月涨粮价,经历过灾年的都知道,就是没经历过的,也都听家中经历过的老人说过灾年的粮商有多无良。
她们现在只希望这些粮商不要太黑心,别把粮价涨的太狠了,不然可就真没活路了。
谁知道怀着这种消极的想法去粮铺卖粮的百姓却意外的发现,这粮铺卖的粮价钱竟然极低。
应该说价钱低的出乎意料,比丰年的粮食还便宜,虽然看得出都是些陈粮,可是这粮食干净,不掺沙子,都是好粮。
就是每个粮铺里都有好几个账房和伙计守着,来买的人必须拿上户籍,排队买粮,每个人半个月之内只准买十斤粮食。
十斤米都用来熬粥,完全可以把一个人养活半个月饿不死,还不用太挨饿。
当然也有没这么多规矩的粮铺,只是那些粮铺里的粮食简直就是天价,她们倾家荡产都买不上几斗米。
百姓们也都不是傻子,这一看就是有大户人家发善心,可怜她们呢,一个个的都疯跑回家拿户籍,然后回来乖乖排队。
偶尔有人买完粮食想要不守规矩重复去买,可惜粮铺门外站的一排伙计不是眼瞎的,谁来过一次都认得。
就是这个伙计不认得其他人也认得,一旦被发现想要重复卖米,就会被罚少买一斤粮食。
少买一斤粮食饿不死人,可是肯定会挨饿,而且其她人发现了想要不守规矩多买米的人也都会愤怒指责。
人家粮铺好心,愿意便宜卖米接济她们,可是粮铺里的米也是有数的,这个人多买了,万一粮食数量不够其她人可不是就买不着了。
好在百姓们担心的粮食数量不够的问题没有出现,粮铺里的粮食一卖完,立刻就有运粮车拉着大批的粮食赶来。
以往灾年,百姓们最看不得的就是运粮车了,时长有灾年的时候,大户人家的运粮车被灾民抢了的事情发生。
可是亓官家的运粮车送过来,不但没有一个灾民眼红,反倒自发的在外面围了一圈,互相监督,都想着千万不能让这些粮食被人给抢了。
亓官双双这边做了一日平粮价的生意之后,就特意去官府报备,请求知府出手帮忙控制百姓们买粮的问题。
毕竟遭灾的地方这么多呢,光靠亓官家自己的力量也不行,不如让官府帮忙,而且知府也可以和其他地方的官员通个气。
遇到大旱,不饿死百姓,不造成大的动乱,这对于官员来说是极大的政绩,亓官双双不怕这些当官的不出力。
有了官府插手,亓宫家的压力也就转移了,只管源源不绝的运送粮食去商铺里售卖即可。
不过百姓手中的钱到底不多,到了后期,很多百姓已经没钱卖粮了,就算亓官双双把粮价降到略微赔本了,她们还是买不起。
亓官双双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只能在粮店的外面蹲着,向有钱卖粮的百姓乞讨那么一点点的粮食,知道不能继续这样下去了。
既然好事都做了,做一半不如做到底,很快那些没钱买粮食的灾民们就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她们可以免费领粮食了。
当然这个免费不是不要钱,就是你今日领走多少粮食,等到下一年秋收之后,把粮食以同等的数量补全就可以了。
而且来年种地的粮种也可以在亓官家的粮铺中领取,到时候只要还同样重量的粮食即可。
那些买不起粮食以及还有一点钱的百姓们听到这个消息都高兴疯了,不知道是谁起了头,一群老百姓跪在地上想着亓官家的粮铺磕头感谢。
她们满脸泪水,是真心感谢,如果不是亓官家,她们到现在不知道已经是什么样了,至少家里的孩子肯定已经卖出去不知几个了。
看到这一幕,被亓官双双派出来低价卖粮食,却并不怎么理解亓官双双做法的掌柜和伙计们也都动容了。
做善事的时候,就算不求回报,但是当得到帮助的人诚心诚意的感激你时,心里难免不会觉得动容。
掌柜的和伙计们走出来,挨个把这些人扶起来,来不及劝慰几句,就开始继续卖粮了,只是这次,众人都多了几分积极。
虽然可以免费领粮食,这些百姓们还是算计了又算计的小心选择领取的数量,毕竟亓官家是真好心,可是朝廷却不是真善良。
明年就算是丰年,去掉了税和必要的开销,还要留出下一年能吃饱的粮食才行,所以大家选择带走的粮食都不多,都是饿不死人就行的数量。
这一场旱灾之中,亓官家的运粮队成了一道神奇的风景,粮车大排长龙,招摇无比的穿州过省,行走之处路过无处受灾的村镇。